这是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组精心策划实施的“朗读者"第三季的"七十二小时新媒体"不间断直播活动现场。在横跨南北相隔千里的三座城市,在有着特别用意的三处公共场所: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南广场、武汉汉口江滩公园、厦门曾厝垵的滨海音乐广场,这三个木房子目睹了几百名普通市民捧起书诵读出自己心声的那一刻,见证了他们的伤痛与慰籍、喜悦与回忆、勇气与希望;同时也牵动了无数网上国民的关切与心绪。
但针对一组从开始设计、建造、到使用再到拆除一共不到两个月时间的临时建筑而言,但这样的使用与关注密度,是不是应该引起对专业技术之外的思考。为了节目的顺利播出,我们还是要在基本使用要求、技术可行性、时间进度与经济性之间快速找到平衡。这毕竟只是个空间简单、技术难度不高的小房子,但正是某些特殊的要求与限制,使得关于技术可行性的沟通讨论成为关键,并密集伴随着工程的始终:
1. 装配式木结构差不多是唯一的选择。快速建造的严格限时要求只能采用装配式构件搭建,但对场地现状严禁破坏以及施工期间禁明火禁噪声的要求,还有极短的构件加工允许周期,基本上把装配钢结构的可能性排除掉。当然钢构的冷峻特性也不支持对朗读空间书卷气质的设定。
2. 正常中空玻璃幕墙的生产加工已无可能,用PC板(亚克力板)替代也是无奈的选择。期间也尝试用双层中空PC板来解决隔热节能以及平整度问题,以及设若干玻璃开启窗,但限于重重障碍,最终只能实现单层12mm厚PC单板围护。好在是十月中旬,对三地来说气温都比较温和稳定,只能依赖开门调节自然通风了。另外这种板不耐划伤,表面磨损会影响通透性,同样因为用时短,注意维护的话至少可以坚持半年。
3. 类似满堂基础的双向密排钢构底座,是为了让上部荷载均匀分散,不会对广场的铺地(均为石材)产生破坏。基座完成后上面满铺雪松木板(省掉防腐工序),变成这个速成建筑周边一圈高度适中的可坐地板,再次利用木质的温暖感令人易于接近。
4. 屋面采用铝镁锰直立锁边板是常规做法,也是防雨耐久的必要保证。金属板下的屋面结构板(同时也是顶棚完成面)延续了之前的SPF板NLT钉合木系统,比较重也比较贵,但这个重量反而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厦门海边,再简单的屋面也要考虑台风负压的不利影响。所以房子整体要轻但屋面要重,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要求依赖于较强的结构整体刚度来平衡满足。
还有诸如各个场地与周边现状的方位与关联问题,如何容纳“朗读者”第二季的象征物——八角朗读亭以及带来的施工工序问题、通向朗读亭的通道是否设门的问题(在直播之前决定拆掉)、空调终端的选用和摆放问题(也是在使用前拆掉)等等。这些紧张而匆忙的讨论和决策瞬间,已经随着直播活动的圆满结束而轻松飘散了。72小时的直播,与之前720小时的案头技术工作与在三地的奔波确都是一刻也不松懈的紧张,这是我们和节目组、承建方共同体验的紧张,共同面对的问题,以及共同应对的事件。
是的,这篇文字很不建筑,其实更像是对一个事件过程的繁琐叙述。对节目来说,朗读空间是一组特别的道具,但对建筑师来说,这个房子更像是媒介,或者窗口,它确实具有一个建设工程该有的全部特征,但又那么清晰地击打着对专业技术的习惯性判断。瞬时性、公众参与、书店限时管理、临时与舒适性、材料极限与空间潜力、新媒体时代的时空互动…这个已然消失的临时建筑给我们留下只有影像与记忆,但似乎可以牵引出不少非常规的话题,在脑海中像很多光斑在交叠闪烁。
透过闪回影像,第一次跟栏目组讨论方案的情景如在眼前。最初的建筑师趣味使我们提出类似可轻便装卸的“手提箱”空间的提案,以应对临时性和可能的异地重复使用的设想。但在主持人董卿的坚持下,最终还是采用了现在看到的对称内倾屋顶的形式。这一次我很佩服“甲方”的直觉,因为这时,艺术性不重要,一个像“家”的阅读空间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