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位于福建宁德屏南县前汾溪村的村口桥头西侧,一方面紧邻溪流,与汾溪村主体隔溪而望,一方面又为较低的地势与临路的房屋所藏匿,成为自然与人工的某种交界。作为文教兴村的启动点,原本封闭混杂的粮食厂需更新为一处乡村美育中心。如何塑造开放而有活力的村口公共空间,如何对既有建筑进行筛选梳理甚至重建一种空间秩序,又如何采用一种在地可行的建造方式,均构成了设计思考的起点。
设计策略为新的“廊·房”系统的介入。“廊·房”受到当地常见的廊桥类型的启发:在我们看来,廊桥不只是一种需要保护的传统建筑遗产,它更意味着一种乡村中特有的公共空间类型,其不只是交通性的桥,而同样是村民夏日纳凉、日常祭拜、节日设宴等各种公共活动发生的场所。同样,廊房试图在美育中心中引入公共性。
七组廊房与现存建筑形成了某种匹配关系,其可谓半廊半房,不只是交通性的风雨廊,更成为室内向室外的延伸,并具备某种聚集性的作用。因此,每个廊房中都藏了一个如亭子般可令人聚集的空间,或可吹风休憩,或为读书之处,抑或被用作室外展廊、室外餐厅或开放的教学空间。
七个廊房各具特征,但采用了统一而当地可得的建造体系,由轻的钢屋架体系和重的砌筑体系共同咬合组成。此外,其中一座老房子还设置了一个房中房:原本仅存的四面夯土墙之中重新设置了独立的钢结构,从老屋中生长出来,撑起新的屋顶覆盖,空间增容的同时将光线与远山引入。
所有廊房作为一个系统,共同构建了场地的结构。一南一北为两个主院,新旧之间、廊房之内进而形成一系列的边院和天井,建立丰富对望关系的同时,帮助拉近了场地与临近溪流及对岸村落的联系。最终,新的廊房与原始建筑相互镶嵌缠绕而共同构成了一组微型聚落,一处开放丰富的乡村美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