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临港创新创业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本项目是临港双创带的首发地块。项目位于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内,主要功能为研发、中试及其配套。总建筑面积约 21万㎡,由7栋高层建筑,17栋多层建筑组成,并设有一层地下车库。项目建成后将汇聚全球高新科技科研成果,推进产业项目积聚,为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规模化、综合性的产业研发基地。
难点
作为首发地块的产城融合示范园,设计难点在于:如何结合市场需求,汇产业、聚人气;如何打造园区地标,兼顾多样化、统一性;如何控制时间和成本,实现可持续的预制装配建筑。
总体
建筑用地为长方形,面积约8万㎡。通常人们习惯斜穿对角线,这样距离最近,于是总体布局自然生成了"X形"景观廊道,将周边的居住小区和规划中的CBD、中央公园、BRT、公交站等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将北侧退界30米的绿带营造为互利共生的产城融合带,结合绿化景观适当布置健身休闲设施。
总体
建筑用地为长方形,面积约8万㎡。通常人们习惯斜穿对角线,这样距离最近,于是总体布局自然生成了"X形"景观廊道,将周边的居住小区和规划中的CBD、中央公园、BRT、公交站等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将北侧退界30米的绿带营造为互利共生的产城融合带,结合绿化景观适当布置健身休闲设施。
根据上位要求,项目建成后,需实现50%自持和50%销售。为适应多样变化着的市场,共设计了四类建筑,尽可能做到可分可合、可租可售、弹性灵活。其中,东塔和西塔临近城市道路,适合做成地标性高层,由于体量大,适合自持并出租;中部的小高层方塔体量适中,适合自用或销售;其他的多层独栋和双拼,体量小,适合整栋或半栋销售。由此,突破了传统方盒子矩阵布局,形成秩序分明、间洁独特、多样统一的园区建筑空间肌理。
单体多样统一
为实现临港新城的这一标志性建筑群,充分体现科创精神,展现产业园区的审美特点,结合建筑功能及用户体验,建筑设计注重统一性和多样性。
PC装配式的创新
本项目规模大,单体数量多,成本控制严,同时又要满足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装配比例要求,对设计、施工与管理都是严峻的考验。设计通过以下4个方面的创新,显著提高了装配式公共建筑项目的落地性、实用性和可复制性,PC构件预制率达到40~47%。
1.设置黏滞阻尼器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即可消能减震,增加建筑抗震防灾能力,又能减少构件自重,并提升预制装配率;2.优化了框架梁柱和节点的配筋及连接方式,提高装配式框架的施工效率;3.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叠合楼盖技术,实现大跨室内空间;4.在装配式建筑中采用BIM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芯片)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
上述创新示范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其他同类型项目中。通过核心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和集成示范,为相关标准规范和标准图集的编制提供了技术实践依据。
结语
经过业主、设计、施工等各方努力,本项目已获上海市的一批重要奖项: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首届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最佳项目奖”、“园林杯”优质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