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2900号,是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提升及“水岸汇”公共服务的一环,意在调整并柔化场地,强化建筑与开放空间的联系,优化滨江空间流动氛围,同时增加公共服务功能,为徐汇滨江再添一处充满日常生活气息的公共场所。业主希望在不改变原有建筑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对场地及其附属建筑进行调整,梳理场地关系,提升内部功能与外部环境;在延续配套服务设施C建筑既有空间功能的同时,提升整个节点的可达性与活力值,以更好地服务并贴合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
基于场地的实地勘查以及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观察与理解,我们归纳了亟需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1)出于防汛规范的考量,场地既有的边界为完全封闭的玻璃围栏,与市民日常使用的临江步道关联度较低;仅有的场地入口位于西侧,与外部道路存在较大高差,使场地内建筑的可达性较弱。2)建筑中部公共卫生间两侧的旧有廊道较为狭窄,导致市民使用体验不佳。前后贯通的空间状态使气味和人群动线均对一旁的公共服务空间有所干扰。3)建筑的空间成分较为复杂:北部的公共服务空间占地约142平方米,中部公共卫生间与南部变电站累计占地约190平方米。三个体块相对独立,在整体风格外观的呈现上较为琐碎。
综合业主的诉求与上述三个核心问题,我们在项目中采用了三个对应的设计手法,意在改善场地对徐汇滨江空间整体流动性的阻隔,使其更好地贴合市民日常生活的空间使用方式,给场地日后的运营和使用以积极促进作用。
场地的柔化与流线的梳理
结合市政设施管理要求,项目在保持防汛标高的同时,破除了场地东侧局部的封闭围栏,尤其是正对北部公共服务空间的部分,以串联不同高差上临江步道和场地内的人群流线,解决原有单一出入口的可达性问题。项目还对场地进行了整体抬高,让西侧的出入口变得更为便捷。这样一来,场地原先对人群动线所造成的硬性阻隔得以柔化,市民在徐汇滨江该区段内的通行选择也变得更为自由与人性化,场所的日常使用需求亦得到满足,北部公共服务空间的运营与使用也能从中获益,继而呈现出真实多元的日常生活场景。
空间的再分配与公共性的延续
项目将建筑两侧原有的狭窄通道调整合并为东侧面向江面的敞廊,在不改变建筑占地面积的同时,对既有空间进行再分配设计,让室内外间的半开放过渡空间更为高效且适应市民的日常公共生活方式。同时,项目也调整了公共卫生间的布局,以满足场地盘活后日益增多的人流量所提升的使用需求。
调整后面江敞廊所配备的活动挡板弱化了内外空间的界限,并给敞廊内的市民提供了一个观赏徐汇滨江风貌的取景框。项目还在场地高差边界处将栏杆设计为连续长桌,结合增设的坐凳,构建出市民在徐汇滨江纳凉、休憩、闲聊或观景的日常生活场景。
抽象的表达与活力的回归
为解决因功能差异而产生的整体风格矛盾,项目对建筑的外观表皮进行了改造更新。设计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既有建筑的结构与外侧骨架,综合徐汇滨江现有的城市风貌,以一种抽象的、去符号化的手法更换了建筑的外表皮。调整后素雅简洁的外观,在保留原有三个差异化功能空间的同时,使建筑更具辨识度,以吸引周边更多的来访者并赋予场地以久违的活力。此外,立面表皮极简的图形语言与适当的弧度选择给建筑以呼吸感,为场地注入更多的生机与能量;结合定制的照明设计,整栋建筑在夜间宛若江畔水面的粼粼月光。
我们在本次项目中所关注的并非只有实体的建筑空间,而是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物质空间所容纳并服务的市民日常生活场景,尤其是在徐汇滨江建筑群以抽象体量和简洁外观所营造的去符号化语境中,“如何柔化场地现有的硬性阻隔使其更好地贴合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成为了我们本次设计介入的首要目标与指导思想。
改造后的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C建筑(水岸汇),自场地西侧更便捷的出入口,到空间再分配后的半开放面江敞廊,接以适当破除边界的长桌围栏,再到与临江步道连通的木制台阶,于东西走向上呈现出贯通且延续的公共属性,消除了场地原先对滨江流动空间的阻隔,使得市民真实且丰富的日常公共生活得以回归,赋予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提升及“水岸汇”公共服务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