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朱家角古镇一隅,在淀浦河畔,近圆津禅寺码头。原址是一幢东西向双坡屋顶的男女卫生间。为满足AAA级卫生间的评价标准,需要对此升级改造。我们的策略是将对于朱家角古镇的整体印象,浓缩在这一幢河畔的小房子里。
十字连廊是建筑的交通与核心,也是古镇街巷的缩影。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此领域,在到达目的地之前都要经过一段廊下空间。廊的尽头是河流,是街巷,是景墙,是透明顶的通用卫生间。
宽巷中的低连廊在南北方向,是建筑的主要入口,将街巷与河流连通,由熙攘的公共街巷过渡到私密如厕空间,较低的廊顶,限定了不同于古镇街巷的空间氛围。窄巷中的高连廊在东西方向,反向坡面的廊檐,将光引入,以削弱两侧建筑高耸压迫的空间感。
梯形内凹钢柱从燕尾型柱础的外侧伸出,在连廊屋面顶端汇聚,与坡向相反的两座连廊屋顶形成吊挂的关系,钢柱避开了原本狭窄的通行空间。柱础的内侧结合廊下的十字步道整体浇筑,给架空的廊下步道予以支撑。
连廊的介入,将屋顶不同坡向的新老建筑体量切分,形成四块新的空间:男女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与倒桶间(管理室)。新的空间对应新的坡顶形式,加之交错的十字廊顶与望亭,形成丰富的屋顶关系,回应周边环境。
落雨的檐下是古镇最动人的场景。雨水沿屋檐群落下,到地面的池中,在步道下的十字水沟中汇集,纳入河流。由于施工与维护的原因,池中未能蓄水,日常留下光秃的石子,与设想中的屋在水中不太一样,但也别有一番趣味。亭是连廊尽头的休憩之所,可近距离观赏到平静悠长的淀浦河,对面的古镇以及两侧放生桥与黎明桥。
基地与古镇中心有段距离,周围环境比较复杂,有传统的寺庙、天主教堂,与居民小区一街之隔。在建筑的风貌上没有些许包袱,是一座能融入环境又个性独立的小房子。在建成使用一年后回拍,小房子被维护的很好,已经成为邻居们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