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亭”位于上海徐汇滨江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广场。这一带原为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水泥厂,大穹顶及一侧的传送带,作为工业遗址被保留下来,并重新激活开发为当代艺术与公共活动的载体。随着穹顶艺术中心的各类活动不断更替发生,广场上会有潮汐一般人群在此游玩休憩,在上海高密度城市中形成了一片充满活力的滨江公共空间,给人以开阔、自由的场所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教授在此策划了“西岸-同济建造节”的活动,纸鸢亭是三个构筑物中的一个。
场所与概念
设计之初,任务是设计广场周边的供人休憩的亭子,面积100㎡以下。体量限制的小亭子如何大而旷的场地中被识别,且人的身体介入后有丰富的空间感知,是设计最重要的命题。因而在同等面积前提下,拥有更大的迎接面的“长亭”成为了整个项目的出发点。
充分捕捉滨江场地的特性,设计采用了迎风起飞的风筝意向,塑造自由、轻盈的空间感知。线性的形态最大限度地提供延展界面,为自由停留、休憩、穿越等多样行为活动提供可能。纸鸢亭屋顶形态由直纹沿中轴翻折形成曲面,一端形成穹顶,一端形成一对落地的“翅膀”。尺度的变化和内外空间的连绵交织,在覆盖下加强了各种行为的身体感知。在夜晚,屋顶变成鱼骨形的发光体,如同悬浮的灯笼一般为场地提供照明。“纸鸢亭”步移景异的形态使其本身也成为城市中一道富有趣味的风景,激发人们的想象以及与之互动的自然愿望。
设计通过“正面性和对象感”的操作使得纸鸢亭与活动广场产生关联。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广场四周被建筑和围墙包围,亭子坐落在其边缘意味着只有一个主要的面被大多数人所体验。因而将其长边面向广场,让人可以同时看到水平的檐口,以及上凸下凹两种内外关系的面。希望纸鸢亭成为场地上的一种易于识别的公共展品,吸引人前来自然的坐下。结合初步确认的体量关系,亭子最后落点选择在场地东北角,形体的另一条长边面对着建筑和围墙之间的空隙,两分的坐凳之间恰好留出广场中到场地边缘公共厕所的动线,人走进后可以通过坐凳和屋盖挤压出来的空间指向远方的天空,放大场地边缘上难得的“空与透”的感知。
结构与建造
由外部关系和身体感知而形成的形态通过与结构的磨合得到技术性落实,钢、木、膜共同受力的混合结构实现了轻盈、简洁的整体。上部的屋顶由膜、边索和木撑杆构成,形成弹性的张拉体系以应对江边大风。中部人字撑和中轴斜撑是主要的支承结构,落点简化为三个。半圆锥悬挑和斜撑尾端的一榀三角桁架形成屋顶结构两端刚性的支撑,涂上白色漆消隐在屋顶之中。体量尾部以点接的方式落于坐凳之上,触发感知上不稳定的错觉。
构件的重复性和节点的简易化是纸鸢亭得以在6天内(2021年7月10至15日)快速建成的基础。纸鸢亭主体结构构件可以拆解为三种类型:圆钢管(现场相贯焊接)、胶合木杆(工厂预制+现场与钢管焊接与钢索拉结)、钢索(现场拉结)。钢索拉紧是主体结构建造的最后一步,索的柔性的很好的消化了钢管和木杆的施工误差。设计有意安排建构节点的隐藏与凸显,形体长边有两道索,膜索穿越耳板靠上方的洞口,被包裹在膜中固定其边缘形态。边索通过连接木杆端头的耳板来固定木杆并拉结整体结构,它与膜的间隙使得边索外露,从而满足施工方便的同时获得了形态边缘的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