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作为北京最大的工业遗址,首钢园区是一代人的“时代记忆”。在首钢厂区搬迁后,此处高炉仍在却不见了隆烟滚滚,石景山畔,秀池水边,铁色的厂区历经了繁华与衰落,等待着新生。冬奥组委会于2016年入驻首钢,冬奥功能的注入是首钢园区重获新生的一大契机。园区场地为冬奥提供服务,包括冬奥训练场馆、酒店、培训、文化、商业以及作为后期入驻的企业办公等功能使用。标志着首钢园区成为极富工业遗存特色的新城。
项目位于长安街西沿线北侧,冬奥大跳台区域南侧,是整个首钢北园区的主要门户。此区域临街(长安街)靠河(永定河),并与首钢核心“三高炉遗址”隔岸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和地理优势。地块包含保留的1.6万制氧厂房、3350车间及新建腾讯演艺中心、滨湖办公及商业。
记忆
场地外有石景山、永定河及群明湖等景观资源,场地内有多处遗存的工业构建。在湖光山色中,钢铁森林诠释着不一样的风景。地块入口遗存着高耸的冷却塔和铁路钢棚;作为制氧使用的1.6万制氧厂房内部桁架结构完好,外部绿色墙皮富有艺术感;气势恢宏的3350车间位于场地中部,斑驳的外墙在室外繁茂丛生的杂草映衬下略显荒凉;原有的输气管廊穿梭在整场地中,抬头还能看到“安全第一”的警示牌,似乎又让人回忆起厂区原有的繁盛。场地具有的丰富工业风貌,成为设计的素材与灵感。设计基于最大限度尊重原有的风貌,延续工业时代的记忆。
骨骼
设计以首钢原有的肌理作为底图,并顺应了老北京城市端庄方正的气质,以“方正”为主题沿着长安街西延线展开。整个片区城市设计充分尊重及保留1.6万制氧厂房和3350车间,顺应场地的东西纵向布局,打开中部空间,以渗透的手法使长安街、群明湖以及三高炉区域,形成空间视线的流通,缝合城市与园区空间。
设计保留多处工业建筑及构架,新建建筑顺应原有肌理与保留建筑有机融合。在景观资源丰富的北侧临湖区域布置办公及配套商业;靠近长安街西延线的南侧区域,是整个长安街的收尾节点,因此将具有形象展示及人流量大的演艺中心放置于此处。入口结合广场,以旧工业厂房和群明湖为背景,营造具有个性的休憩空间。
风貌
片区规划设计结合首钢整体规划充分尊重原有风貌,重视旧厂房的保留。新建建筑在气质上力求与老厂房保持协调,以低调谦虚的姿态融入到原有肌理中,重塑地块的建筑风貌。
作为不可再生的建筑资源,工业遗存尽可能保持历史记忆,旧建筑以“少拆除、多更新”为原则,用 “织补”“缝合”的手法,与城市片区新建建筑结合,将老的厂房重新利用。场地原有的3350车间与1.6万制氧厂房更新作为新功能使用;旧有的一些烟囱和构筑物结合场地景观加以利用。
①1.6万制氧厂房更新改造
1.6万制氧厂房位于039地块东侧入口广场处,外部为绿色墙皮,内部为门式桁架结构,建筑结构保留完好。实地考察后研究决定决定作为展示中心使用,将建筑内部进行加建,丰富空间布局。设计中保留其最具特色的结构部分,在钢架外部设置新的结构柱形成钢框架结构,屋顶荷载仍由原有结构承担,而加建的二、三层楼板结构由新的框架结构承担。原有厂房加建为三层展览空间,通过一个三层通高的新建玻璃体斜插进入。新建玻璃体作为建筑的门厅区域,站在此处,屋顶保留的桁架结构清晰可见,工业时代的痕迹与现实碰撞出奇妙的乐章,让人感受到建筑在时光中焕然一新的生命力。采用灰色金属板作为外墙, 老建筑与新建的体块形成对比,并在整个场地中“跳跃”出来, 灰色的外墙面最终呈现的是低调隐于建筑群的姿态。
②3350车间改造及新建区域
腾讯演艺中心包括新建建筑及3350旧厂房两部分。3350车间设计改造作为演艺中心的附属用房及办公使用,建筑外墙面保留原有遗存。老厂房保留基本构架,将主体结构以外的耳房拆除,把部分桁架有意裸露在外,形成工业感。外墙皮部分拆除,加入玻璃材质满足室内采光;内部根据高度加建为四层,入口门厅为原厂房通高空间,给人以原有记忆。
厂房南侧新建部分以“同质”与“重复”的手法,延续了原厂房6m模数的钢桁架结构。大、中、小演播厅置于钢架空间之中,三个混凝土盒子与金属构架形成虚实对比,形成了丰富的光影变化。。西侧用圆形砼墙与方形玻璃盒子的结合,丰富了整体造型。在二层设外廊空间,为观众提供可眺望美景的休息平台,混凝土盒子既能满足演播厅隔声需求,又能很好的融合于原有工业气质中,同时通过对其立面纹理的“雕刻”形成丰富的立面表情。同质化的立面手法与低调的材质模糊了增建区域与保留区域时间的概念,两者和谐相融。建筑中部在长安街西延线与沿三高炉空间打开视觉通廊,长安街、群明湖以及三高炉通过视觉通廊串联,使建筑与城市景观、工业景观、自然景观相互链接,缝合了城市、厂区及建筑空间。
③ 檐下观景,临湖望山的新建北区
北侧新建办公区分为两部分,东侧办公区完全临湖,由一栋2层高的餐饮建筑和一栋六层高的办公楼组成;西侧办公区为6层,与制氧厂北区冬奥大跳台地块相临;新建区域具有绝佳的观景优势。建筑顺应场地肌理以方形为母题生长,设计上与场地原有风貌相和谐,立面定位展现简洁大气的企业形象。
建筑材料选取了混凝土与玻璃两种材质,混凝土质感亲切而低调,与南侧的旧建筑相协调;大面积玻璃的运用将湖景和山景引入建筑中。立面语汇中引入了“檐”这种元素,汲取古代建筑“屋檐深远”的意境。水平的檐是横向线条的延展,可以将视线拉伸,在檐下观景,使远山和近水的成为景框里的风景,给人别样的感受。
活力
设计将平台、檐廊、以及下沉庭院等公共交往空间穿插在各建筑中,将演出、办公、休憩与观景活动结合在一起。入口处多层次的活动空间——下沉广场与入口小广场形成联通的活力空间,一层檐廊、二层平台以及屋顶平台为使用者提供了观景休憩的空间。
建筑的墙体退到平台后,形成延展的观景区域,将群明湖、永定河、石景山融入到建筑中。3350车间中部打开,裸露的屋顶桁架与二层的的外廊围合出室外小剧场。小剧场以群明湖和众多遗存的工业建筑为背景,形成丰富而有活力的空间。空间因人的活动而具有意义,其赋予了人们多样的活动场所,人的行为和建筑、景观联系在一起,整个厂区从原有的沉寂变得“活力四射”。
细节
场地内建筑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砖为主要材料,建筑立面整体简洁大气又具有丰富的细节。新建办公区域以错动的纱帘遮挡排水的铁链,同时增添立面细节。混凝土通过细腻的纹理,精致的划分丰富立面表情;斜向灯槽镶嵌在演播厅的实墙上,打破了整面实墙的沉闷,夜晚来临之际,星星点点的灯火与通透的玻璃灯光交相辉映,熠熠生辉。如今的首钢冬奥公园成了北京的旅游打卡地,不同季节建筑的景色与湖光山水相映衬,十里首钢园,半园山水半园诗。
结语
工业遗址更新的重点集中在“场地激活”与“保留记忆”两方面。场地的激活再利用,从城市维度出发,需要根据政府政策和所在区位判断决策更新的方向。首钢地块借助了冬奥这个核心ip重新涅槃,冬奥项目为地块带来大量的资源和关注度,使其顺利实现了功能的转型。本案在更新过程中从场地所处位置出发,分析其周边可以利用的经济与景观等资源,进一步提升商业价值和建筑品质,吸引大型企业的入驻。空间的改造利用是更新的手段,功能业态的再生才是激发场地活力的关键。保留记忆,并不是单纯的重建老建筑。建筑存在于连续的时间流动中。运用现代的材料和建筑手法可以将这个时代的印记铭刻于建筑中。首钢039地块选取保留了3350车间和1.6万制氧厂房,将具有工业代表性的桁架序列和外表皮保留,扩建区域重复了原有的工业序列。新建的区域采用融入而不是对比的手法,用混凝土的谦逊使新老建筑互相融合。整个地块采用织补的手法,延续了原有的场地序列,缝合了时代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