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与定位
项目总体区位在上海杨浦大桥以东,隶属于杨浦滨江南段,这一片原先为“杨树浦工业带”——杨树浦路以南、滨临黄浦江,西起秦皇岛路,东至黎平路的条带状工业聚集区域。自西向东横跨六个历史厂区,分别为电站辅机厂西厂、国棉九厂、电站辅机厂东厂、上海制皂厂、杨树浦煤场及杨树浦煤气厂,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约1.2公里的水岸线。作为上海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滨江工业带,绵延十数里的工厂区具有时间早、类型多、分布广、规模大等特点。公共空间以密集的工业厂区(300-500m一段)为设计节点,体现了对空间多样性的需求。
继完成浦东民生码头贯通项目之后,致正建筑工作室、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和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三家独立事务所于2018年起受邀参与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的前期策划与概念规划,并以集群模式组织联合工作组由致正建筑工作室牵头完成全过程贯通设计和分段区域的深化设计。最终希望实现有限介入,低冲击开拓。以最小限度的人工介入,最大限度地保留工业码头的原真性。除了参与牵头总体规划和贯通设计,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也具体承担了其中电站辅机厂东厂区域的深化设计及后期现场配合与落地。
设计策略与景观布局
方案基于保野趣,保生鲜,保慢活,保自然的总体规划愿景,透过低扰动介入的方式,保留现场香樟林,并改造原有一座仓库成为开放式的共生构架。设计重点挖掘场地历史肌理,因地制宜地引入慢行系统,以历史遗迹如内河,建物遗址为印记,重塑景观结构,打造印记花园、野趣区、生态水池等景点。使场地不但是承载城市生活的滨江开放空间,也具备江南园林移步换景的悠游趣味性。
共生构架
共生构架原为锅炉厂(1953-1979)期间建成的老厂房,因安浦路通过而需要被拆除; 设计利用道路斜切角度,对原结构采取一半拆除、一半保留的加固策略,所形成的特殊形态和几何关系,结合新旧门窗洞口,打开屋顶,引入阳光和绿化, 加入亲子沙坑、景观造坡,使墙里墙外形成一体。既保留了老锅炉厂的空间样貌, 又转化成了供市民休憩活动的开放场所,成为建筑与景观、历史与城市的共生构架。
印记花园
在原厂房的轮廓上, 以原建筑破碎后再利用的材料砌牆, 再现了原场地的遗迹; 并透过景观堆坡与园路的引入, 将室内的办公空间转化成了花园的日常, 与漫步道一同, 联繫了工业厂区与黄浦江河岸景观。
野趣区
在原内河及厂房遗址上, 以混凝土砌块牆的手法重现原厂房空间, 并透过人工化草甸概念, 鼓励参与与观察, 在草甸变迁与演化的过程中,体会上海的四季。
生态水池
生态水池利用海绵城市技术, 聚集了场地裡的雨水到原厂房/內河的遗址上并与地下水位相连接。它是人与黄浦江自然的联系, 也是亲子亲水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