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设计: HPP Architects
- 面积: 59287 m²
- 项目年份: 2021
-
摄影师:CreatAR Images
上海东外滩拥有120多年的历史底蕴,近几年来,随着上海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快速建设,上海东外滩因其卓越的地理位置和“世界仅存的大型滨江工业带”的历史积淀,迅速成为“外滩第一站”。未来,东外滩将由“交通运输、渔船码头、工厂仓储”向“旅游文化、商业办公、海洋经济”的方向转型,成为杨浦区最具地理价值及上海中心城区最具升值潜力的地段之一。上海中企滨江智慧广场由HPP担任建筑及室内设计单位,其总建筑面积59287平方米,是集办公、文化休闲、商业配套为一体的办公综合体,旨在助力东外滩复兴,打造以人为本、品质卓越、面向未来的商业办公和公共文化空间。
01 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上海东外滩核心商贸区沿江一线,毗邻东方渔人码头,面朝黄浦江沿岸最大的滨江文化港——民生码头。因场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上海中企滨江智慧广场构成了上海城市景观峡谷的端点和入口。沿着杨树浦港河,建筑衔接喧嚣密集的杨浦市区和广阔的黄浦江河岸,民生码头文化中心与场地隔江相望,构成了黄浦江畔城市景观峡谷的一端,与另一端的上海之冠——陆家嘴遥相呼应。
02 新旧结合
项目遇到最大的挑战来自场地中心一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楼“旧仓库。在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和尊重人体尺度的同时,HPP巧妙地将原本占满整个地块的长形建筑体,整合为更宽大的体量并退至地块的一端。设计通过激发历史建筑的潜在现代价值,将原建筑具有保留价值的立面移植到新的体量上,以立面的模数重新定义柱网和布局并引入中庭,而旧仓库作为一个线性建筑被重新打造成密集的零售设施空间。上层办公大楼以近似比例位于旧工业厂房上,并延伸展开,结合改造后线性的旧仓库和场地,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
旧工业时代遗留的的种子将在新的发展机遇下焕发新生,激励和引导周边地区未来的整体走向,同时,它也在不断重构和定义新门户形象,面对着黄浦江上往来的邮轮和周边道路上不息的车辆,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关注的目光。
03 内外延续
由于一线地理位置,项目自然而然地被纳入东外滩天际线,即使场地存在大约100米的限高条件。主塔楼通过两次微量的旋转变形,形成两层沿街退台,减少对北面住宅区的日照遮挡。通过变形衍生出的三段式塔楼,凸显与众不同的建筑形象。白色绸缎般的垂直线形装饰条包裹着整个建筑,随着建筑高度和朝向不同,装饰条发生着尺度变化:塔楼由底部到顶部,由面向城市到面向黄浦江,立面越发敞开,形成诗意的流动。
室内设计延续建筑立面的线性语言,从自然流水中汲取灵感,汇集融合到大堂及标准层等公共空间中。立面分割与幕墙、地铺及天花的分割产生联系,使整体更为统一。空间色调以冷色为主,透过镜面装饰材料营造视觉的穿透与反射,增强人与建筑和周围环境的联系。
04 功能分布
主体办公区域的结构和布置不仅可以容纳大型企业,作为独家用户进行完整使用,也可以被分割成小型灵活的单元,供中小型公司使用。灵活多变的布局和形式,轻松形成开放空间,单元格办公室,团队办公室,组合式办公室和VIP 办公室等工作区块,且大多数向陆家嘴的天际线、黄浦江畔的滨江公园以及杨树浦港河敞开,极大地提升了办公品质。
商业用途设施位于“德国楼”的一、二层,主要为办公楼本身的用户直接提供服务。未来,商店、精品店、酒吧和服务零售店等小型和中等规模的功能设施沿场地设置,与办公楼的直接服务功能设施一齐,为该区域商业提供了基础设施,丰富用户工作环境。
05 结语
上海中企滨江智慧广场作为HPP在上海滨江地带建设的一系列重点项目之一,平衡嵌入到健康绿色的自然景观之中,使得小尺度的公共空间与地标式的上层建筑共存。以其商业办公功能,和黄浦江沿岸的“绿肺”功能产生联动,助力上海杨浦区域的复兴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