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面积: 24200 m²
- 项目年份: 2020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山地标识性场馆,占地约62hm²,位于张家口古杨树组团的西北角,距古杨树主入口广场北侧直线距离600m,其竞赛场馆造型与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契合,包括山上顶峰俱乐部、山下看台区、竞赛区以及综合区等。
山上顶峰俱乐部主要为赛后的观光、会议使用。山下看台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侧看台设观众席、媒体记者席、评论员席,看台下为技术楼,奥运大家庭用房位于其中;北侧看台设观众席。
竞赛区由大跳台(HS140)与标准跳台(HS106)两条赛道组成,裁判塔位于标准跳台一侧。结束区南侧设混合采访区,东侧设仪式区。在山上标准跳台出发区层设运动员综合区。山下看台区北侧设置停车场、直升机停机坪、训练跳台,南侧设置转播综合区。
山地标识性冬奥场馆的设计建造在可持续方面往往面临一定的争议,如因山地区域小气候扰动、林地面积损失等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地形气候限制带来的建造成本增加,因山地场馆非赛时利用率不足带来的资源浪费,因赛区气温较低带来的观赛舒适度欠缺等。面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可持续诉求及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采用场馆形态数字化设计、赛道剖面精细建造、赛后运营功能复合、竞赛观赛环境保障等规划设计策略,通过全尺度空间干预应对上述可持续争议。
从全尺度空间干预的角度来看,作为竞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设计策略在远尺度(步行15~30min可达)、中尺度(步行1~15min可达)、近尺度(步行1min可达)、微尺度(单次动作可触及的范围) 4个维度上对可持续目标作出回应。
远尺度上,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通过提供与长城遗址视觉连接的跳台朝向等策略,以期帮助文化传播;中尺度上,主要关注高识别度的中国文化元素形态、多功能事件场所定位、控制生态负面影响的山地工程等,注重文化可持续、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近尺度上,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通过装配式建造方案应对山地复杂地形与严寒气候带来的施工难题;
微尺度上,聚焦个人感受,通过可进行准确精度控制的赛道剖面、助滑道的新表面材料、集成运动员起跳行为捕捉及飞行轨迹分析技术的起跳区等设计帮助运动员提升成绩,通过提升观赛区域局部空间热舒适性提升观众观赛环境品质,从而贡献于冰雪运动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