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目山山脉由南向北奔涌到太湖的时候,彼时的峻岭与沟壑,此刻已缓慢没入广袤的湖畔平原。在湖与山之间,人们建起了城,建起了中国最富庶和浪漫的江南。西南小学就选址于这山与城之间,乘着这山水的灵秀,开始一段“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的建造之旅。
基地位于湖州新开发的城市区域,周边均是规划中的住区,北侧为社区公园,南侧隔河而望连绵渐隐的山景。在中国习惯性的建造概念中,住区与公共建筑是截然分割的不同系统。住区封闭而内向,学校作为城市区域中为数不多的公共活动集聚地,也因为功能和安全因素,在建筑形态和管理机制上,孤立一体。建筑和街区的壁垒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我们希望用一个真正能回应环境和城市的建造,来为街区带来一种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基地长轴与南北向呈45度夹角,为保证教室的南向采光,主要教学单元建筑体正南北向布置,在南北轴线上,依次布置了餐厅,教室和文体中心。由于这种轴线的扭转,使建筑体发生了有趣的变化,一分为二的主教学单元沿基地边界自然转向,形成了一个相对围合的庭院。庭院入口围合的短翼,恰巧分别面对城市和山景。我们将短翼顺势放大,并在形体上进行了斜向切削。庭院的口部由于这种外力的干预,在平面上收缩,竖向上扩大,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对称平衡。伴随观者脚步的变化,院落在不同维度上都展现出一种运动的态势,而建筑体也顺应着这种运动而进行重塑。建筑屋顶在面向城市和山景的一端,切削为放大的斜面,施之以错落的连续台阶,自然成为面向外部的看台。绿植也由地面蔓延到屋顶,成为两道掠过场地的绿光。散布其间的采光玻璃窗,如同绿野中的宝石,在白天和黑夜熠熠生辉。建筑此时不再遵循内敛的自我秩序,而是放弃自己的壁垒,融入城市,成为区域独特脉络的建立者。
建筑体的三维扭转和变化,产生了转角的弧度,这种形式语言,被提取成为整个校园的统一语素。每个单体在这种统一手法下,呈现出整体的面貌。简单的构成方式,被提取为强有力的形式语言,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以其为基础多重演绎和强化。建筑依据功能块的大小进行划分,按照远近关系形成组合,放弃了坚硬的直角,用柔和的圆弧塑造自身的同时,与城市温柔以待。
形体的塑造,暗自呼应了周边山的形态,两座教学楼之间的庭院,也像极了山间的峡谷。由低向高自然退却的露台,如同绵延上升的山体,成为学生课间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勾勒出更加广阔的天空形状。山水之间可见云兴霞蔚的瑰丽天空,这个场景也不时在庭院上空上演,映衬着灰色的建筑,成为每个平常日子的自然奇迹。水平展开的绵长线条,在流畅的运动过程中,以一种有力的方式切割,在廊的外壁,形成坚定的转折,它来自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山石的笔墨描述,也在每一道掠过的光线和云彩间,映射出山和城的力量。
庭院中依然有穿越的廊桥,解决交通连接问题的同时,让“峡谷”中的行走,拥有了悬浮的穿越和居中的停留,在看与被看间,体会空间的维度变化。桥的中部有“岛”,也有树。待晴日,坐看云起,随时光而动,在这城中,现山间景致。
学校的设计,如果只是依照规范的条文,大多只是相似的面貌,看似高效经济,却丢掉了最可贵的抽象和情趣。而我们相信,一个有情趣的房子,一定能熏陶出有情趣的灵魂。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抽象的概念,不仅只存在于建筑创作的过程中,也应该充盈在普通的建筑行走和停留中,这不仅仅只是建筑师的设想,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使用者的经验。来自于抽象的象征体系,不但能累积自我经验,也可以叠合他者经验,从而成为社会共同的记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也是我们所理解的“学习”的意义,同样更是我们在西南小学的半山半水间,想去传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