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建筑图, 滨水](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7456/3bdd/1a01/65b0/d94d/newsletter/feature.jpg?1648719037)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建筑图, 城市](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40/3e4b/316d/6300/0096/newsletter/02开放的园中之园.jpg?1648696377)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对文化的更高需求,新时代的大剧院不再仅为艺术爱好者和游客专属的文化设施,而应努力融入大众,让艺术走入生活,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时代使命。运河大剧院的设计基于场地、建筑与城市关系的研究,探索出一种面向全民开放,筑景相融的文化建筑模式,让运河大剧院成为扬州这座公园城市的一个鲜活的样板。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建筑图, 城市](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4a/3e4b/316d/6300/0098/newsletter/01明月湖畔的艺术园林.jpg?1648696385)
项目概况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千年扬州,明月之城、运河之城、园林之城。明月湖畔,一座融合了观演、展示、商业、休闲、园林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拔地而起。扬州运河大剧院总建筑面积144700 平方米,其中大剧院包含1600座歌剧厅、800座戏剧厅、500座曲艺剧院、300座多功能小剧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赢得国际设计竞赛并承担了本项目设计总承包工作,目前项目已竣工验收并于2021年7月份正式运营。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建筑图, 表皮](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824/3e4b/316d/6300/0082/newsletter/07.jpg?1648695323)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建筑图, 表皮](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9e/3e4b/315c/8800/00a9/newsletter/16横贯东西的空中云廊,现代手法演绎瘦西湖名景——二十四桥.jpg?1648696470)
水月诗园、艺术云桥
扬州运河大剧院位于城市与明月湖之间,为了维持并强化城市与公园的联系,总体设计以虚代实,以一个对外开放的庭院作为整个场地的核心,再现园林、艺术与生活三位一体、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场景。庭院取明月之形,勾勒出醒目、优美的空间轮廓,再现“亩中山水、壶中天地”的园林意境。场地正对城市南北轴线,设计以瘦西湖上的二十四桥为原型,在南侧形成一个50米跨度的宏伟云桥,凝聚成联系东西两翼文化场馆的纽带,并树立起南北通融的开放文化门户。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室内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5d/3e4b/316d/6300/009a/newsletter/05_开放的文化之门.jpg?1648696404)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75/3e4b/315c/8800/00a3/newsletter/09开放的城市界面.jpg?1648696429)
文化巨幕,竹石之间
建筑简洁的体量结合斑驳的石材,唤起古城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记忆。隐藏在石材之间的泛光照明,使大剧院在夜晚幻化为文化巨幕,将扬州故事娓娓道来。内院通透柔美的玻璃幕墙与厚重的外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内院四周通过退台、台阶、坡道,形成一条立体漫步游览路径,让人们穿行于婉转灵动的“竹海”,空间与音乐在此共鸣。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83/3e4b/315c/8800/00a5/newsletter/10展望未来的文化巨幕.jpg?1648696443)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建筑图, 城市](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7b/3e4b/316d/6300/009e/newsletter/10厚重的文化之石.jpg?1648696434)
九曲长河、四季诗园
大剧院室内空间取运河神韵,开放的九曲长廊贯穿南北,串联起各观演大厅,并兼具展示、参观和社交等功能。四个观演厅以专业、灵活、互动为设计目标,以“春花、夏竹、秋叶、冬雪”为主题,打造出“四时不同、扬州特色”的艺术空间,彰显新型观演空间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科技含量。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室内图, 视窗](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a4/3e4b/316d/6300/00a4/newsletter/17_大剧院北侧门厅,曲面GRG和折面大理石板相结合,塑造出流光溢彩的艺术空间.jpg?1648696476)
1600座歌剧厅:观众厅设计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平面呈马蹄形,采用三层台地式布局的看台如繁花绽放,一轮明月悬于天顶,呈现出云开见月明的唯美意象。照明设计实现了多样、灵活的场景化设计,烘托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主题效果。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室内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ad/3e4b/315c/8800/00ab/newsletter/21层层绽放的台地式观众席.jpg?1648696484)
800座戏剧厅:戏剧厅同样采用马蹄形平面与镜框式舞台。观众厅为双层台地式坐席,内饰设计以夏竹为主题,墙体与顶面连成一体。将竹节抽象成墙面的肌理,配合LED柔性灯带,勾勒出竹林纤细摇逸的身姿。在舞台口外两侧设置耳台,与活动的乐池配合使用,拓展舞台的面积,拉近演员和观众的距离。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室内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88d/3e4b/316d/6300/0090/newsletter/27_800座戏剧厅.jpg?1648695430)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室内图, 楼梯](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86a/3e4b/315c/8800/009b/newsletter/25_800座戏剧厅.jpg?1648695394)
多功能厅:扬州之秋以银杏为美。多功能厅墙面深浅不一的吸音模块如同纷纷落下的银杏叶,勾勒出鳞次栉比的古城剪影。多功能厅空间为黑匣子模式,配备活动的看台,舞台和灯光设备。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室内图, 椅子](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8be/3e4b/316d/6300/0092/newsletter/28_300座多功能厅.jpg?1648695478)
曲艺剧场:白色的曲艺大厅如同雪霁初晴的古典庭院,底层座椅布置还原传统的中式戏园,二层设置环绕式楼座。舞台前的活动的格栅可前后移动和上下开启,以现代的手法演绎古典戏台。活动的舞台和开放的大厅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场景的灵活切换。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室内图, 厨房, 视窗](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cf/3e4b/315c/8800/00af/newsletter/32_二层楼座看向舞台.jpg?1648696518)
空中客厅:东西两个建筑通过空中连廊在五层相连,形成对市民开放的城市客厅,将明月湖与城市美景尽收眼底。天花造型为与屋面钢架对位而采用了菱形的框架,结合连续的弧线灯带和金属垂片形成立体的波浪造型,表现出“水波轻扬”的文化主题。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室内图, 梁, 柱](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cdd/3e4b/316d/6300/00ac/newsletter/36_空中文化客厅.jpg?1648696533)
结构与幕墙的精细化设计
为了使建筑的室内空间与外部立面相互统一,获得更好的室内外视觉效果,门厅部分钢结构设计通过数字化找形,使结构构件与建筑立面形态保持高度一致。双曲面造型的幕墙通过精细化建模分析,让结构柱、玻璃、装饰杆件均优化为平面构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和建造难度。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建筑图, 表皮, 扶手](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82c/3e4b/316d/6300/0084/medium_jpg/14-2.jpg?1648695333)
绿色的大剧院
通过内院引入夏季舒适的自然风,结合适应扬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绿植,为室外活动营造了舒适的环境。日照模拟显示大剧院全年均沐浴在充足的阳光下,由此可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立面的水平石材和竖向百叶均可形成有效的遮阳,并鼓励自然通风。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52 的图像 55](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45/15ab/3e4b/315c/8800/008e/newsletter/鼓励自然通风的幕墙.jpg?164869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