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主题空间叙事线的设定
上海杨浦滨江是指杨浦区从西面的秦皇岛路至黎平路、绵延5.5公里沿黄浦江的滨江带。杨浦滨江是在世界范围内工业遗存最大、也是保护较好的区域之一。上海制皂厂创建于1923年,坐落于杨浦区临近江边的杨树浦路,原为英国联合利华有限公司在杨树浦建立的英商中国肥皂有限公司,曾是远东第一制皂厂。此次改造项目位于于原上海制皂厂生产辅助区,南临黄浦江,由陆域景观与水域码头组成。陆域部分的西侧原为生产区与辅助区,设计以原始墙基为线索,砌筑红砖矮墙,还原历史空间格局,形成半开半合的庭院;同时通过浮起的钢栈道连通各处,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东侧部分由原生产车间中压水解楼及污水净化池(调节池、格栅池、生物转盘池、气浮池、次氯酸钠池、观测楼)组成。根据早期的相关城市规划,上海制皂厂的原有水池归入被拆除行列,负责建筑改造与景观设计的#致正建筑工作室#极力保留了这些构筑物,通过增加水池之间管道和上人景观屋面重新确定了这些水池的再利用的方式。建筑改造之后呈现的空间骨骼有力,工业和科幻感对撞,路径设定完整并具电影场景感,是空间条件极具独特性和辨识度的工业遗存空间。
室内设计团队#蘑菇云设计工作室#围绕这个核心特质,注入以制皂主题为核心体验内容的叙事线,结合新媒体手法,完整呈现了制皂主题的魔幻意象室内空间,穿越皂厂历史和当下的时间场景,成为杨浦滨江岸线深受欢迎的公众活动空间。最终完成的室内改造空间被命名为“皂梦空间”,是策划,建筑,景观,室内,照明,展陈等共同协作完成的完整体验路径,制皂流程转化为富辨识度的物理空间,生动串联了咖啡,展示,餐饮,艺术事件,制皂实验室等一系列创意公共活动内容场景。
制皂流程转化为空间体验
在自然中采集的制皂原料,经历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后,成为一块皂,使用后又归于大地和河流中。我们尝试用空间形式表达这个线性叙事流程。我们选择了一系列制皂工艺流程的动词,命名了一系列的连续行进空间:注入---混合---萃取---呈现---回归---泡沫,被动式的观看路径反过来激起了观者对场景内容的好奇心和关注度。五个长短不一2.4米直径的钢制圆筒,联接不同的分镜头空间,每个空间各具鲜明的主题预设场景。圆管除了承载关键的转场功能,也被植入动态可变视觉装置,成为流程的关节空间。
第一幕:植觉和注入 ----- 恣意蔓生的丛林,隐秘的开关,被水流冲入不可知的前方
皂字拆开,为“”白七“”,白七咖啡从江边的半户外下沉空间开始,这也是“皂梦空间”的起点。设想中是枝蔓丛生的野生树林环境,被选出的皂荚植物和原料(植觉),被处理后进入输送管道和生产车间中(注入)。
第二幕:混合和萃取 ----一些天然物质配方提纯的过程,被再次凝视
制作手工皂的过程往往会带来充满惊喜的时刻———透明澄清的油在碱液的作用下慢慢变得粘稠,伴随着颜色的丰富变化,入模后的等待,脱模,变成一块剔透美丽的透明皂。白七咖啡的空间配方,试图还原这一多少带着魔法体验的提纯过程。
第三幕:皂荚岛 ----- 一块放大的自然切片,皂荚树长成的岛
白七咖啡馆连接的另一处,是相对独立的皂荚岛展区。各种不同年代出产的肥皂,包裹在一个个肥皂泡型的透明展示球内,“长”在高大的绿色植物丛中。
第四幕:花食-----在巨大花瓣的光影中,带入花食的世界
盛开花朵的样貌,在现实世界中有一种散落、变化、消逝中的美。花也是香皂中常用的原材料,转瞬即逝的花期和香气以皂的形式固存下来,传递着瞬间自身所感受到的情感。蜂花檀香皂是上海制皂厂最受喜欢的经典品牌之一,首创于1928年,以天然檀香木为基调,隐隐散逸着茉莉花香和柑橘果香。花食餐厅的概念,来自花瓣在绽放时刻中的姿态,巨大抽象的花瓣包裹、交叠、穿插在两层高的空间中,围合出独特的光影和氛围。
第五幕:制皂实验室 ----- 在空游泳池中,亲手制皂
制皂的程序,是提炼又提炼的过程,繁复、琐碎、专注,一如所有心爱之物之铸造。从橙色钢梯盘旋而上,皂梦空间的屋顶空间,一个亲手体验制皂的实验室,一个淡绿的空泳池,一段亲手制皂的时光。
“皂梦空间”,穿越一个个时空隧道,链接每一个关联空间,最终见证了皂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