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华侨城创意园内,在作为业主会友、阅读和写作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画廊。由于复合的使用特征:既是私人空间也是公众画廊,因此改造设计主要考虑了两个核心因素:空间和业主的关系以及空间和展览的关系。
空间与业主
画廊位于四楼,东边外墙1.1米以上均是玻璃窗并面对着外部一排茂盛的树木,树木另一边是城市里的高楼,树丛在画廊及高楼之间形成一层自然的过渡。这种在城市中被树冠亲密环绕的自然感和来自东边深深投射到空间深处的清澈阳光触动了业主使她选择了这个场地,因此如何保留这些动人的风景并把这些自然现象延伸到内部是设计的要点。基于人的视点和室外树冠高度的关系,窗户的高度被调整到人透过窗户只看到树木但看不到树木背后的高楼。这一微小的调整使空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然环绕感:似乎画廊所处的位置是在森林之中而不是城市之中。75平方米大的画廊人们在入口处便可一览无遗,视线的尽端是窗户,光线从浓到淡长长的渗透到空间里。设计通过适度弯曲墙体表面进而拨动明确且僵硬的空间边界,借此带动光在空间内表面的浓淡变化以及空间的流动,由此空间成为一个吸纳及再现自然现象的盒子。业主可以在空间中散步并感受她所喜爱的自然现象,场地不再一目了然,而是有了丰富的层次和尺度:环境色微妙的变化,光影过渡的浓淡层叠或基于身体尺度展开或收缩的局部区域。最终空间所呈现的具象与抽象并置的自然特质是关于业主在城市中对自然渴望的回应。
空间与展览
调整后的窗户高度使透入室内的阳光不会直射在画作上,而弯曲的墙体同时也隐含了展览的动线,画作布置的节奏以及营造出可让个人安静观画的小区域的考量。墙体的变化主要位于末端,而中间区域则相对平缓,因此卷曲的墙面并不会影响常规挂画的基本功能。最终,掀起的边界也延展了不同画作之间的过渡距离,给每幅画周边创造出更多的缓冲及留白,并由此突出每一幅作品各自的呈现。
在空间中置入实体时必然会占用空间/虚空,可是减少场地内虚空的比例时就必然会使空间感变得狭窄吗?在本次画廊空间的改造中环绕画廊的墙体数量是原来的两倍,但到场的人们所反馈的却是一种轻盈延展的自然广阔感。在这个项目中室内是外部环境在建筑内部的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