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年代末期,由Flora Manteola、JavierSánchez Gómez、Josefina Santos、JustoSolsona和Rafael Viñoly领导的MSGSSV建筑设计公司和Carlos Sallaberry合作设计了Prourban大楼。该项目在彼时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建筑之一,同时成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El Rulero”。
Prourban大楼位于七月九日大道(Av. 9 deJulio)的尽端,伫立在Del Libertador大道与Carlos Pellegrini大道的拐角处。这座办公建筑具有自由的边界和独特的圆柱体形态,特殊的圆形平面布局与镂空管状结构使其在七月九日大道延伸段拔地而起、脱颖而出。
这座塔楼位于两条通向城市干道的交叉口,与周围的建筑完全隔绝,圆柱形的敦实体量冲出地面,像地标般伫立在城市中。
该建筑的结构和外表皮由同种材料——钢筋混凝土形成统一,同时形成了建筑物的结构与外围护体系。稍稍突出的窗户附着在表面,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外表皮的片状形态。同时,薄板结构还巧妙地融入平面中。
施工时,通过略微凹陷的楔子在混凝土中绘制网格,从而标记每个办公模块。方形的、向外突出的窗户安装在混凝土板的中央,凸显出中心性的象征和代表性的特征。
“然而自相矛盾的是,这些塔楼的形态特征可以被归为如此狭义的类型,这也正使得其文化价值更容易被理解。它显露出特殊的‘强烈力量感’,这在最初的设计过程中就已然呈现。在进行这个项目的设计工作时,我们就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特殊的情形’。这不仅仅是因为具体的技术贯穿其中,还在于常规的设计流程被转化为不那么具体的设计任务。——Mario Gandelsonas”
这些灰色镜面玻璃窗户均匀地、几乎没有重复地排列开来,它们间歇地反射来自天空和城市的光线。不同位置的窗户不断反射着不同时间的变化影像,它们在这里叠加、变幻。这座外立面被超过50%的裸露混凝土覆盖的大楼也因此成为了前所未有的“城市万花筒”。
从远处看,这座圆柱体大楼插入城市天际线,凸显了它的形态特点以及它反射出的城市背景。体量凹凸形成的光影对比塑造出这座大楼及其紧凑的密实感,就像被巨大的单色刻度定义,在灰色与银色阴影交错中,供我们阅读。混凝土和玻璃就在这光影反射的作用下失去了原有的物质属性。
“在这些项目中,核心概念在于将塔楼的体积视作一个‘能够容纳其他单元的更大单元(一个空盒子)’。这个想法源于如何将一种元素置入高塔的空间原型中去,这个元素的内涵强调了‘容器盒子’的隐喻:一个空隙(a void)。在UIA中,将这个空隙视作“内部空间”(interior space);在CGE的角度,可以将其视作“缝隙”(interstice);在IBM视角,又可以作为“有限的空间”(limited space)。在这三种情形下,这个盒子的形象会随着立面夹层的消失而变得清晰,通过展示单元的相互组合作为标志。这也取消了传统意义上塔楼立面的处理方式。——Mario Gandelsonas”
大楼体量置入倾斜的地面中,其下方就是停车场。在首层,一个十米高的大型门廊插入外立面的大理石面板,以非常突出的姿态划定出入口区域。
技术规格
建筑设计:MSGSSV / Manteola, Sánchez Gómez, Santos, Solsona, Viñoly
项目建筑师:Flora Manteola, Javier Sánchez Gómez, Josefina Santos, Justo Solsona, Rafael Viñoly
协理:卡洛斯-萨拉贝里
地点:Av: Av. del Libertador y Carlos Pellegrini, 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
项目:1976-1977
定稿:1982年
开发商:Creaurban
承包商:Eugenio Grasetto S.A. / SIDECO Americana S.A.
建筑面积:31,400平方米(21,000平方米的办公室+1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
底层面积:750 m2
高度:28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