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吴桥村,原址为吴桥村供销社,作为临近东河岸轮渡码头的生产资料部合作社,是南北船贸的必经之地,直至改革开放初期,见证了千灯浦上的舟车辐辏与商贾云集。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下,传统村落的建筑尺度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多是推倒重来或是另辟新地,打破了原有江南水乡传统村落的肌理,也是对其村民生产生活的行为秩序的打散与重组。设计团队希望能够维持建筑原本的尺度,通过公共空间的秩序恢复和历史肌理的延续来化解原场地改建后新与旧的隔阂,重塑乡土文化记忆。
改造以尊重历史及场地的原则出发,延续了建筑的 L 形布局,不改变原建筑高度,保留具有在地记忆的红瓦屋顶,通过空间功能的围合,赋予建筑全新内在的活力。外部沿河开敞通透,南侧、北侧是民居,在建筑的立面进行了相对封闭的处理,设置花格墙划分内外空间界面,并联通内部空间的茶室、村史馆和接待室。
原建筑采用钢木结构屋架,白墙红瓦,因年代久远建筑主体结构已经受损,正门位于西侧, 北侧和东侧相对封闭,南侧围合院落因长期缺乏管护,杂草丛生,整体空间流线不通畅,设施陈旧。在建筑布局上采取了体块和院落相互渗透的平面组织,在不同功能区布置了三个院落,并在南侧围墙与连廊围合处设计了一个半开放的院落,凸显室内与室外空间的通透感,引入移步换景的效果。
入口处的芭蕉院设计为相对外向的院落,作为茶室、连廊和围墙外的景观空间,起到导向和联通作用;与芭蕉院相连的水院,作为整个建筑的主要室外活动空间,面向村史馆和接待室,院内沿水面种植竹子、乌桕和睡莲,四季有景,从深度上进一步延伸空间;接待室附属的内院则种植了喜阴的蕨类植物和千年木,小巧别致,营造静谧感,从广度上丰富空间。院落大小、开放程度的不同,使得不同空间交融且联通,从院外走过,透过花格砖墙隐约能看到院内景观,院子里的人也可以透过花格墙以隐约看到建筑外侧路上的行人, 内外之间产生互动。
为了体现传统建筑与现代元素的和谐感,在结构处理上对原有三角形木架结构做了改进,通过增加梁柱体系,开阔内部空间,在屋架与钢梁之间的空隙做高窗,增加采光和通风,增设廊道连通内外空间, 视觉通廊上形成对景关系。
材质处理方面,设计团队研究了砖的多种砌筑方式,砖墙砌筑采用江南传统的空斗砖墙和镂空花格墙,院墙采用了双层镂空砌筑样式,虚实结合。而钢结构梁柱结合木结构屋架则为有别于传统的新形式,形成新与旧的对话感。软装布置也以手工编织为主,强调自然材料。
此次改造是在保留历史感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更新实现其在现代新的生活方式中的转型,让有限的空间可以承载更多的活动。浦畔庭院,白墙红瓦,与吴家桥的过去与未来融合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