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面对何种设计命题,建筑师都具有一种义务,给司空见惯的事物带来一些 ‘惊喜’
——何兼,goa大象设计执行总裁&总建筑师
西行入浙第一站
嘉兴服务区地处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内,坐落于沪杭高速沿途,是由上海江苏方向进入浙江的第一座公路服务站点。原服务区设有分离式南北两区,采用“一字形服务楼结合露天停车场”的传统布局。自1999年投入运营以来,嘉兴服务区坚持探索多元化的商业运营模式。全国首家高速公路星巴克诞生于此,嘉兴粽子在这里走向全国。然而,局限的场地条件及功能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流量、服务需求。因此,浙江交投公司于2020年正式启动了嘉兴服务区整体改造工程,项目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展开。goa大象设计以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形式赢得投标,将这座“公路东大门”塑造成为浙江省首座采用底层架空模式的综合型服务区。
复合型服务场所
设计的起点是对“高速服务区”这一特定建筑类型的审视与再思考。作为高速公路上的中转站,服务区天然具有汇聚流量的特点,它不仅提供必要的休憩服务,更为人们带来集中性体验当地物产、文化的机会。基于此,建筑师认为,当代服务区不应被局限为提供基本服务的功能性构筑物,而应被视作充满活力、提供更积极价值的综合性平台。团队提出 “服务区+”的概念,描述对嘉兴服务区的未来期许。所谓“服务区+”,即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区服务半径大、流量集中等优势,于基本功能之上拓展文化传播、提升商业价值、完善服务内容,使得服务区成为复合型服务场所,同时也成为嘉兴市向外递出的一张公路名片。
立体化&集约化
复合化的行为设定意味着空间容量的提升,而与之相伴的则是紧张的用地条件带来的重重限制。建筑师化“限制条件”为“创新的契机”,在既有土地边界的范围之内通过“立体复合”的策略形成全新的、集约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功能内容的扩充及停车流量的增长两方面诉求。“底层架空停车”是其中的核心策略。设计通过将建筑抬升、释放地面空间等方式,有效组织进出车流,并扩充了停车规模,极大地提升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
人性化的旅途体验
嘉兴是典型的江南城市,夏季伏旱多雨、冬季阴冷潮湿。因此,引入架空层的设计降低了恶劣天气带来的潜在隐患,使旅客的抵达与离开更为从容,进一步促进良好的用户体验。综合楼内部空间围绕下小上大的“漏斗状”中庭组织。底层门厅中拔地而起的跨二层及跨三层的扶梯(飞天梯)构成建筑的垂直交通体系,宛如一株向上延伸发散的大树,上引抵达的旅客、下疏离散的人流。在不同标高的“树冠”处,各类商业及餐饮空间环绕中庭展开。建筑师为具有不同时间诉求的旅客预留行为可能性——时间宽裕的旅客可沿中庭游逛,匆忙者也可方便通过跨层扶梯直达洗手间或简餐处并快速离开。建筑师希望人们在建筑中的行为是放松而自主的,而并非在过程中给予过多的规定。考虑到特殊群体需求,建筑师在首层架空层增设爱心洗手间和无障碍电梯,全面覆盖多种人群的使用感受。
高速路上的标志物
嘉兴服务区静立于杭嘉湖平原,周边除高速路外皆是广阔的村落、农田。建筑设计没有采用“风情化”的语言,而是意图以现代、写意的手法完成对形象的塑造,于重复而乏味的公路场景内嵌入简洁而强烈的场所识别度,同时传达出嘉兴独有的地域意味。平原之上,服务区南北两区综合楼成为了“悬挂”于高速公路的两个醒目的几何形体块,其生动的表皮则是对地域文化的回应。建筑师将嘉兴红船文化抽象解构,提炼水、舟、嘉禾元素,以北区“南湖映波”、南区“未来之舟”的概念,共同诠释“依水行舟”的主题。北区以曲面肌理暗示农田风吹麦浪与南湖水波荡漾之意;南区则以光洁的金属质感及三维曲面造型细部营造“未来感”。北区曲面采用聚碳酸酯板。聚碳酸酯板性能优异、安装方便,其半透明的质感给人以自然、温暖的感受。轻盈的聚碳酸酯板立面与厚重的水泥纤维板吊顶形成强烈对比。于细节上,建筑师关注为旅客带来场景的“愉悦感”。南区综合楼前,人们在入口处波光粼粼的镜面不锈钢顶棚上看到反射出的倒影,这一无心之举成为人与建筑之间的微妙互动。在有限的成本体系下,得益于团队精心的材料选择、工地打样,南北两座建筑均完成了舒适、耐久、高性价比的建筑呈现。
面向未来的交通建筑
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习惯,人们对于公路旅途的认知与期待也随之日新月异。正如项目总建筑师何兼所言,“交通建筑的设计永远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内容。” 面对不断流变着的生活场景,建筑师有义务发掘新的可能性,让人们在建筑环境中感受到始终如一的“对人的关怀”。正是这种“面向未来”而又“以人为本”的态度,引导着设计团队不断反思与突破既有模式,为高速公路服务区这一普遍存在的建筑类型开拓出了一个新的可能性、找到了一个创造性的解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