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十年来,工业制造领域已经普及了机器人自动化。大多数汽车、家用电器、甚至家用机器人本身,都来自于机器人“大军”的制造和组装。机器人自动化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安全的工作环境,更低的成本和更卓越的品质。经过多年发展的机器人流水线,过程中已经仅需要极少的人工干预和配合。
近几十年来,工业制造领域已经普及了机器人自动化。大多数汽车、家用电器、甚至家用机器人本身,都来自于机器人“大军”的制造和组装。机器人自动化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安全的工作环境,更低的成本和更卓越的品质。经过多年发展的机器人流水线,过程中已经仅需要极少的人工干预和配合。
建筑业消耗了地球上75%的自然资源。石头、沙子、铁和许多其他有限的资源被大量开采以满足市场需求。此外,无论是建造、拆除还是改建,建筑工地本身也会产生大量的废物。例如,在巴西,建筑垃圾占城市固体垃圾总量的50%到70%之间[1]。这些废物往往最终被填埋和倾倒,而不是被妥善处理,他们污染了市政卫生系统,并造成了非正式的处置场所。
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超过100亿,人满为患的城市成为了当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的技术手段、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新的社会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日益改变着人们和社区的需求,这将对人口过剩和我们的建造环境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
增材制造(AM)指通过层层叠加而实现的3D打印制造的方法。这一方法不仅能够通过使用精准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用量来减少浪费,而且这一受机器控制的制造方法因不需要使用其它工具和仪器而比传统方法快很多。
增材制造的实现基于一个数字化模型。这一过程首先需要一个平面设计或是三维扫描,然后将这一形状转换成可以打印的被切割成剖面的物体。这一技术被使用在工业设计,考古文物复制,生产人工人体器官组织等大量范围。
在多年的创新实践中,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计算机设计学院(ICD)、建筑结构与设计学院(ITKE)与学生共同设计建造了一系列研究展亭,探究先进的建造方式。这些建筑述说了计算机设计及辅助制造的过程,并在材料和技术相互作用之下,创造了全新的空间和体验。
假如你要买一个书架。很多年前你可能会去城镇上的家具店或古董店找。如今,你可能会在网上打开几十个网页来比较价格和型号。但如今还有另一种选择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开源家具(Open Source Furniture)。
开源家具的原理很简单:下载一份家具的设计,并将其发送到CNC数控机床。这有点像发送PDF文件给打印机打印。把零件切好,就可以组装起来了。我们用了书架做例子,但也可以是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个橱柜、一条长凳。Opendesk 是目前最火的开源家具平台之一,它汇集了大约30份家具设计可供下载。用户可以下载家具项目,并在 FabLab(微观装配实验室)或个人工作坊中切割和组装家具,或者使用该网站与制作这些零件的工匠联系。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生成设计已经开始塑造我们所知道的建筑。作为重构建筑环境的系统和工具,它们提供了让我们重新思考传统工作流程的机会。设计师们也担心这些技术可能会反过来影响实践,从而限制建筑师的服务。所以新公司目前也开始着眼于建筑技术,他们正通过开发软件和实践项目以探索未来设计。
一项技术创新正在颠覆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增强现实技术近日进入现场,开始改变土木行业。这些改变不只存在于设计与建模领域,同样影响着建造,惠及包括工程师,设计师,建筑师,项目经理及服务供应商的整个施工团队。
不同于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全新环境,增强现实技术包括与既有现实互动的虚拟元素,使得将虚拟建筑设计与现实施工现场的结合成为可能,提升效率与精确度,减少失误从而节省时间,费用与资源。
总部位于洛杉矶的创业公司 Fernish已获得3000万美元(约合2.02亿人民币)的融资,已改造1万亿美元(约合6.74亿人民币)规模的家具产业,重新想象人们如今的生活方式。这一基于平台的家具定制服务让用户得以对整个房间或个别物件进行定制,而平台能够提供一系列的展览设计师的作品以供选择。在关于移动性和所有权的新趋势之下, Fernish 预计将在未来的12个月之中为2500万租房和计划搬家的年轻职场人士提供服务。
2019年1月12日,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混凝土3D打印步行桥在上海宝山智慧湾落成。该工程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南置地数字建筑研究中心徐卫国教授团队设计研发、并与上海智慧湾投资管理公司共同建造。
该步行桥全长26.3米,宽度3.6米,桥梁结构借取了中国古代赵州桥的结构方式,采用单拱结构承受荷载,拱脚间距14.4米。在该桥梁进入实际打印施工之前,进行了1:4缩尺实材桥梁破坏试验,其强度可满足站满行人的荷载要求。
麦迪逊广场花园公司 (Madison Square Garden Company) 公布了在伦敦拟议的 MSG Sphere 的图片,一个寻求“重新定义现场娱乐”的新一代演出场地,通过一系列准备好的技术向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建立起变革的、沉浸式的联系。
为了配合这项伦敦的计划,一个 MSG Sphere 也将设于拉斯维加斯。这两处场所都将由Populous 公司设计,,一家位于堪萨斯城的公司,曾负责过全球大量的体育场和竞技场。
21世纪的大量技术创新导致了所谓“智慧城市”的理论化和 实践,即有数据驱动的城市环境和为效率而进行的设计。尽管大多数只能技术都专注于基础设施,但一家名为 UNSense 的心科技创业公司推出了采用以人为本的方法,专注于人类的健康和 福祉。
该公司由荷兰公司 UNStudio 创始人 Ben van Berkel 创立,是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 的创新中心,UNSense 的目标是在城市领域运用技术干预手段,改善人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作为一个独立于 UNStudio 的姊妹公司,UNSense 将更加专注于基于传感器的技术构架——“软件”与UNStduio的“硬件”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