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现有的情况文。所有的设计背景是为未来考虑。大部分的设计,大部分的建筑都是设计为一个持续五年或十年的规划方案。在这种情况下,首先,你需要适应未来的功能,为规划的目的。我想说,即使目前的项目是位于一个农村地区,它可能很快,只用一或两年,就能成为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所以当你在中国设计时,它是一种不同的挑战,。”
徐甜甜,北京2013
共时性艺术社区
徐甜甜: 总体上看,宋庄是什么情况?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过了。
Pier Alessio Rizzardi: 宋庄的发展非常迅速,一切都在建设中,特别是在你的三个项目周围,住宅都在快速增长……我必须说所有的项目,你设计的宋庄艺术家居住地,博物馆和文化中心都极度受损。
Xu Tian Tian: 那真是很令我失望
PAR: 表面被划伤,油漆消失了,金属部分氧化。他们把大量的空调放在立面上,影响了建筑物的轮廓。
XTT: 这些建筑现在需要更新吗?
PAR: 是的。我关心的是这个地方的位置。为什么他们把艺术区放在目前为止远离城市的地方,使它们很难到达。很少有用户可以到达它,这样的后果是,维护被忽视了。除了这些地区的低价格,有选择的这个地方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XTT: 艺术也就在最近,在过去的六年或七年,成为社会主流而之前一直是一个地下的东西。宋庄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1994,当一些艺术家被从圆明园艺术公社赶走。然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发现了这个地方,远离城市,但仍不太远,可以用更便宜的租金租到大工作室。他们成立了这个村子,然后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买了房子,当地的房子,然后把它们转化成艺术工作室,现在已经持续了十年。我认为这是2005和2006年开始的,他们开始参与该地区的发展。
PAR: 这种聚居是怎么发展的?
XTT: 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一些艺术家成立了这个村,并且似乎成了一种对中国其他地区艺术家很有吸引力的地方。当艺术家去北京时,他们总是来到这个地方,并最终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我想,当我们建立了我们的项目,那里的人口已经达到五千左右,都是艺术家生活在那个村庄。所以,这是不同于传统的艺术社区,是吧?他们通常有较少的艺术家,也许生活在艺术画廊中。
PAR: 是的……例如城市艺术区像北京798区;这些都是封闭的场所,隔离和城市几乎无关。它像一个泡沫,它本身之间不存在整合;住宅,商铺和城市生活分离…
XTT: 798是很有趣的,它拥有很先锋,很好的艺术画廊区,但更少的艺术家生活在那个地区,对吧?宋庄是不同的,它不是在商业画廊中,它更像是一个自发的艺术家群落,不知何故,在这一群人成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来这里的吸引力。但就像你说的,这不是与市场相关是,是艺术商业化的反面,这不是非常有选择性的工作。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它是开放的,欢迎在全国几乎每一个艺术家。那么在过去的五年或六年,有很多该地区的发展,你可以看到。但我怀疑在另一方面有没有真正好的艺术画廊,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由地方政府和中国创意产业政策策划。这是推动设计,让一般的艺术和创意产业作为一个企业的努力。所以真像突然的,一夜之间,有许多设施和建筑在宋庄开始建设,因为其蓬勃发展的艺术市场,很多艺术家开始建立起幻想,在很好的住宅区生活。
不同的视角
PAR: 你怎么形容在90年代末在清华和哈佛大学的经验带给你的设计方法?
XTT: 当时我去清华时它是一个更面向工科的学校。我想清华也在发生转变,它有了一个不同的氛围。但是当我毕业的时候,十六年前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不太关心建筑设计的而是关注工程,技术设计。另一方面,哈佛形成了一种对比,因为它是真的去设计,去进行为使建筑更平易近人和可达性的整个过程。它把大量的重点放在感知,你如何使用建筑以及你如何利用空间。我学习了建筑的MAUD设计–建筑和城市设计硕士–,它给了我一个更大的视野。它不只是专注于一个建筑,它是在教你看在一个更大的语境的构建,并思考一个更敏感的方式……思考建筑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角度。
PAR: 这些经历还有什么仍然存在的?
XTT: 在学校的那些年,我还在试图理解什么是建筑。但最终是因为我的工作经验,在波士顿的几年,去鹿特丹,回到中国,我开始与许多艺术家一起在北京的艺术社区工作。我想说的是,工作经验是最鼓舞人心的艺术家。当你对待建筑时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看,它可以给你完全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理解。
PAR: 你在荷兰的学习有什么经验吗?
XTT: 那是很短的,不到一年,我们真的很努力进行中央电视台项目,这是办公室的能量来源。这里的设计师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非常有活力,非常热情和充满建筑激情。我想,大多是关于态度和热爱建筑的感受,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
PAR: 有什么你想进行的大学制度变革?
XTT: 更加开放。尤其是尤其是在进行建筑教育多年的早期教育的学生,开放他们的心灵非常重要,看到更多的建筑和建筑师之上。有很多灵感来自他人,来自艺术,文化,文学,一切的一切,从一般的生活提炼。所以你需要把你的基础打好,当你开始学习建筑。清华是一个很好的过渡,例如所有的老师和我一个月前去了清华进行讨论,讨论都是用英语进行的,他们的学生与其他国家的学校合作。他们真的很国际,有很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NO EXISTING CONTEXT
PAR: 你现在在进行什么项目?
XTT: 我们有一个在天津的项目;它不是太远离北京,是一个相当小的项目,2000平方米。它就像一种游览建筑;它实际上有很多的功能。这是一个居家屋酒店,也更像一个旅游中心,一个规模较小的公共建筑。这不是一个私人企业项目,但也还没有对公众完全开放。
PAR: 是在城市中吗?
XTT: 在城市的外面。它是在天津的运河旁边;这是一片相当的农村的地方,但有更自然的环境,但它可能成为城市或一个新的城市的一部分,在任何时候。
PAR: 当你设计这个建筑的时候,你怎样实现你的想法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
XTT: 它始终是一个挑战;设计并不是为了此时此刻是吧?你真的应该进行未来的设计。很多项目都是这样的,也许这是一种不同的方法,相比于一个欧洲城市。你想要建筑融入现有的历史,现有的文化语境。但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现有的情况。所有的建筑背景是为未来考虑。大部分的设计,大部分的建筑都是设计为一个持续五年或十年的规划方案。在这种情况下,首先,你需要适应未来的功能,作为计划的目的。我想说,即使目前的项目是在一个农村地区,它可能很快,只是一或两年,就成为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所以,这是一种不同的挑战,这种在中国的设计。
就像你在场地上种下一颗种子
PAR: 设计必须考虑到未来的情况时,你有什么方法?
XTT: 对于宋庄美术馆,我们的工作项目是一个废弃的砂厂……所以这完全是一个废弃的工地,没有人,没有生命,没有任何背景。第一个设计像寺庙或教堂,对于该地区的艺术家群落。所以,当你设计时你需要进入自己的感觉或气氛,想象在未来的一个非常活跃的艺术家社区。目前,宋庄 已经变得非常活跃,在很多方面。有很多建筑,很多艺术家工作室建在那个地方。它变得像一粒种子种在你的场地上。它并没有想要填补差距而是带来更多的活动,将在未来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PAR: 像改变问题,随着现状创造一个新的类型。
XTT: 没错,你创造的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的新背景。在鄂尔多斯,我们做的这个艺术博物馆也是这样,我们要与场地和景观和对话,朝着不同的方向开放。所以它变得像一个中央部分-它实际上是场地的第一个建筑但它真的能演变。我们要打开它周围的未来发展的坑内。但是,鄂尔多斯博物馆是一个不同的故事,因为没有继续发展,是吧?所以我真的很想看到什么可能成为这个场地的未来。他们几年前有鄂尔多斯一百项目,后来却有了鬼城的后果…当我2006年走在当地,就像整个城市是一座小山,不存在这些建筑。主要街道出现这个未来的城市,只有市政厅正在建设。这是一个巨大的市政厅;每人的工作区域就是在一个空旷的城市中一样,有108平方米。
居住区和房地产
PAR: 建在鄂尔多斯的项目大部分是住宅,房地产建筑,这是一种建筑类型,形成了中国各地城市形象…
XTT: 我不是在房地产行业工作![笑]但我认为,房屋拆迁有一定的效率。我的意思是,每个公寓必须根据效率赋性,规划,设计布局类型,定义市场的需求。我必须说,如果我们不得不处理这些类型,我们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是建筑师,我宁愿从头开始。
PAR: 会有怎么样的不同呢?
XTT: 我不认为那是错,而是应该有更多的努力。例如,如果我们要设计一个住宅社区,我会从社区本身出发。如果我们建立这样一个大规模的住宅社区,应该有很多的努力,使公共区域也集中在社区中,社区与城市、景观有良好的关系;应该有漂亮的庭院,漂亮的公共设施在社区公共空间中。而不是像现在那样的东西;它就像一个错误,一个鬼城的表现。
这是关于社会的问题;它可能不只是一个建筑问题。所以当你问我这个住宅的问题,我会先问真的在房地产行业工作的人。也许是客户,或开发商需要受过良好教育。他们需要更多的教育,是吧?
Architect: 徐甜甜, DnA设计和建筑事务所
Interviewer: Pier Alessio Rizzardi & Zhang Hankun / TCA智库
Location: 北京
Date: 2013年7月29日
Photographic credits: Pier Alessio Rizzardi
Text editing: Rory Stott, Edna Gee
“DnA事务所徐甜甜的访谈是书: 《中国建筑现状》的一部分,由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研究与Venice Biennale Fundamentals, l’ARCA国际杂志,STUDIO建筑与城市杂志共同完成 ,由米兰大学Polytechnic.赞助。
Pier Alessio Rizzardi是一位建筑师、学者和理论家,是TCA智库的创始人,这是2011年在上海创立的国际研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