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ArchDaily,您同意接受我们的合约条款,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Cookie政策.

如果想拥有最佳网站服务体验,请注册.

主页

使用 ArchDaily,您同意接受我们的合约条款,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Cookie政策.

如果想拥有最佳网站服务体验,请注册.

聚焦: 桢文彦

聚焦: 桢文彦 - 6 的图像 9
世贸中心4号楼(纽约, 2013). 图片 © Flickr user gigi_nyc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2.0

普利兹克奖获奖者和第66届美国建筑师协会 AIA金奖得主,桢文彦 Fumihiko Maki (生于1928年9月6日) 被公认为日本健在的最杰出建筑师。他实践一种反映了其日本背景的独特的现代主义做法。美国日裔建筑师森俊子评价桢文彦具有运用简单的材料变化比如金属、混凝土和玻璃创造“妙不可言的气氛”的能力。他持续整合并采用新的建造思路,融入到自己的设计语言中,从而努力探寻对“让人难以忘怀的场景”的打造。

聚焦: 桢文彦 - 2 的图像 9聚焦: 桢文彦 - 3 的图像 9聚焦: 桢文彦 - 4 的图像 9聚焦: 桢文彦 - 5 的图像 9聚焦: 桢文彦 - 更多图片+ 4

聚焦: 桢文彦 - 8 的图像 9
桢文彦在MIT媒体实验室, 2010. 图片 © Flickr user jeanbaptisteparis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普利兹克奖获奖者和第66届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得主,桢文彦 Fumihiko Maki (生于1928年9月6日) 被公认为日本健在的最杰出建筑师。他实践一种反映了其日本背景的独特的现代主义做法。美国日裔建筑师森俊子评价桢文彦具有运用简单的材料变化比如金属、混凝土和玻璃创造“妙不可言的气氛”的能力。他持续整合并采用新的建造思路,融入到自己的设计语言中,从而努力探寻对“让人难以忘怀的场景”的打造。

聚焦: 桢文彦 - 3 的图像 9
螺旋大楼 (东京, 1985). 图片 © Wikimedia user Chris 73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聚焦: 桢文彦 - 5 的图像 9
幕张展览馆 (千叶, 1989). 图片 © Wikimedia user 掬茶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普利兹克奖获奖者和第66届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得主,桢文彦 Fumihiko Maki (生于1928年9月6日) 被公认为日本健在的最杰出建筑师。他实践一种反映了其日本背景的独特的现代主义做法。美国日裔建筑师森俊子评价桢文彦具有运用简单的材料变化比如金属、混凝土和玻璃创造“妙不可言的气氛”的能力。他持续整合并采用新的建造思路,融入到自己的设计语言中来,从而努力探寻对“让人难以忘怀的场景”的打造。

聚焦: 桢文彦 - 2 的图像 9
朝日电视台总部 (东京, 2003). 图片 © Wikimedia user Wiiii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聚焦: 桢文彦 - 9 的图像 9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Japanese Language. Image© Wikimedia user Wiiii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桢文彦1928年生于东京,于1952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那时候他师从日本现代主义大师丹下健三,之后花费1年时间赴美国密歇根的布鲁菲尔德山庄Bloomfield Hills的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进行学习。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 (GSD)获得了建筑学硕士后,他先后以学徒身份加入到了 Skidmore, Owings and Merrill(SOM)和Sert Jackson & Associates。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执教时,他获得了人生第一次委托设计项目—— 在其任教学校里的Steinberg Hall (一家艺术中心)设计,之后他成为了哈佛GSD的教职人员。

1960年,桢文彦加入了黑川纪章 Kisho Kurokawa 和菊竹清训 Kiyonori Kikutake 引领的日本现代主义浪潮。这两位狂野的乌托邦想法与现代主义运动联系紧密,而相比于那两位设计师的天马行空,桢文彦的工作内容则显得更为"落地" 。1965年,他回到日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位于东京的 Maki and Associates,参与了引人注目的项目如幕张展览馆Makuhari Messe (千叶),螺旋大楼 (东京)和芳草地艺术中心(旧金山)。

聚焦: 桢文彦 - 4 的图像 9
MIT媒体实验室新实验楼 (剑桥, 2009). 图片 © Wikimedia user Unmadindu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美国建筑评论家,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文物保护研究生院威尔讲座教授 Kenneth Frampton 先生撰文描述桢文彦获1993年的普利兹克奖,把桢文彦的作品同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冈特·贝尼斯 Gunter Benisch和伦佐·皮亚诺 Renzo Piano对比,补充道:

“不必多说,他的手法随着时间而改变,从开始非正式的立方体理性主义,到受西班牙建筑师何塞·尤伊斯·塞特 [Josep Lluis] Sert 影响,在其设计生涯中期形成了棋盘格式的极简主义,于末期表现出分层的轻质膜结构特点。”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Taylor-Foster, James. "聚焦: 桢文彦" [Spotlight: Fumihiko Maki] 07 9月 2016. ArchDaily. (Trans. 胡天宝) Accesed 31 3月 2025. <https://www.archdaily.cn/cn/794793/ju-jiao-zhen-wen-yan>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