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生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我们都与咖啡保持着长期的稳定关系。我们一见到废纸箱就下意识想拿来当模型材料。我们都有一间大学提供的工作室,逐渐成为我们“家之外的家”。当我们互相了解之后,发现每个工作室其实都是一个微社会,由十种迥然不同却又可爱的灵魂组成。
“全能学生“或许就是我们都想成为的那种人——动作迅速,效率极高,也十分有条理。即使他们的宝库里有全套模型,图纸和书本,也没有一次作业是绝对安全的。“全能学生”随时做好应对任何状况的准备。
“追求加分的学生“坚信一点,只要向教授展示越多成果,他们就越可能打破怀疑。这么做或许有让人沮丧的时候,但当Mark连续六周向你展示同一个过程模型,你也会忍不住关注他。
无论当天天气如何,“全勤学生“都会出现在每节课的第一排座位。即使是在迫在眉睫的交图期,这些认真的学生也会独自出现在课堂,代表其他身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同学出席,因此,他们是十分值得保持关系的同学。
“总是提问的学生“经常就坐在”全勤学生“旁边。在一节两小时的课中,他们总是忍不住要在课堂结束之前跟教授开展一次具有深度且反思意义的对话。好奇心不会害死猫,却会让大家避开午餐时排队的希望破灭。
“总是缺课的学生”简直是新生代建筑学位的先锋,典型的一周三天上班时间,兼职形式。关于他们长期的缺席课堂,我们也没什么好评论的。在极端的情况下,工作室里或许会流传这样的说法,这个学生只存在在大家的想象之中,像“搏击俱乐部”中那样。
“极客学生“是冉冉升起的新星。我们只可能为他们惊人的毅力以及知识量,还有探索建筑世界的不懈动力诧异不已。他们拥有一台仿佛来自星际迷航的手提电脑,引领着建筑专业最创新且最有技术含量的方向。
对于多数建筑学生来说,一天有24小时都被占满。因此,“课外活动丰富”的学生总要主动解释一下他们如何找到时间去参加制陶工坊,折纸课或是摄影社团的。这种疯狂行为背后倒是有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想办法从建筑角度去施展这些兴趣爱好。
“永远亢奋的学生“像是工作室里的托尼·史塔克(钢铁侠),具有疯狂的想象力,混乱的时间安排,当然还带着大量药物。就像年轻创业家可以靠强烈批评而卖出电影票房,那么教授对他们设计的飞行航空母舰的反应也一样,都是一场小阴谋。
“总是帮了忙的人”掌握了团队合作的艺术,尤其是自己同组同学的失望。他们预计好同组成员总能获得同样分数的结果,所以就当上了“只看不做的老大”。
“借用点子的人”是“总是帮了忙的人”的远房亲戚。他们不将自己的任务委托给别人,只需把整个设计过程转移他处。最终成果由其他所有人的想法组成,是一个“美好的组合”,但这不仅让人失望也并不具有说服力。我们只能假设这是他们赞美一个天才想法的方式了。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文明都是建立在建筑师设计的建筑上,而建筑师们的声音却消失在统治者,军队或是神秘怪物的故事中。
The Leewardists正在透过建筑师这种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声音来重写人类文明的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