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9d3/a746/b22e/38e5/3e00/02b5/newsletter/national_holocaust_memorial_doublespaceDJI_0011.jpg?1507043134)
由里伯斯金工作室(Studio Libeskind)设计的加拿大大屠杀国家纪念馆在渥太华向公众开放,以纪念“在纳粹政权下被无辜杀害的数百万名男女老幼,并向最终在加拿大重建家园的幸存者们致谢。”
占地面积达79英亩(约319,702平方米)的现场浇筑混凝土纪念馆,坐落在加拿大博物馆的对面,通过重新解构六角星的形状,创造出一个象征意义的“体验空间”。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9d3/a75d/b22e/38e5/3e00/02b6/medium_jpg/263-Libeskind_Holocaust_Monument.jpg?1507043158)
“星形依旧是大屠杀的视觉符号——一个纳粹强迫数百万犹太人佩戴上的符号,视他们为人类之外的犹太人,给他们把标上灭绝的标志,”建筑师说明道。“三角空间代表了纳粹及其同伙对同性恋、罗姆-辛堤人、耶和华见证人、政治犯和宗教犯谋杀的标志。”
两层平面通过结构建构起象征性的循环路径:“指向未来”的上升平面;通往沉思内部空间的下降平面。特定的空间分布在六个混凝土三角形内,包括了解加拿大和大屠杀历史的教育说明空间,三个独立的沉思空间,一个中心的聚集空间,以及“铭记之火”在内永远燃烧的“Sky Void”大教堂空间。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9d3/a767/b22e/38ef/b100/0112/medium_jpg/068-Libeskind_Holocaust_Monument.jpg?1507043168)
每个三角空间的墙上都采用了爱德华·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的作品,带游客去感受大屠杀现场让人难以释怀的场景。“希望的阶梯”朝向附近的议会大厦(Parliament Buildings),将游客从中心聚集空间引向上层广场。点缀着些针叶树的岩石景观围绕着纪念馆,将伴着建筑的变化发生更替,这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加拿大幸存者们对文化和加拿大现今社会的贡献。
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说:“能有幸与一支如此优秀的团队合作设计并建成这座纪念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这座国家纪念馆不仅是纪念在大屠杀中丧生的人们的重要公共空间,并且是对今天世界还在遭受反犹太主义、种族歧视和偏见威胁的不断提醒。加拿大支持无关种族、阶级和信仰的基本民主价值观,而这座纪念馆正表述了这一原则和对未来的憧憬。”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9d3/a751/b22e/38ef/b100/0111/newsletter/156-Libeskind_Holocaust_Monument.jpg?1507043145)
里伯斯金工作室在顶尖建筑公司当中脱颖而出,赢得此国际竞赛的设计权。点击这里,查看六个入围设计方案
点击这里,了解更多关于大屠杀国家纪念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