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将于2018年5月26日-11月25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展出。4月27日,中国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正式公布本次中国馆主题“我们的乡村”,策展人李翔宁教授讲述了策展构思理念和展览的基本框架,并表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开放的、有各种可能性和机会的场域,“我们的乡村”主题是对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自由空间”的回应。这次展览共六大板块,分别以“业、旅、社、文、居、拓”,展示中国建筑师近年的乡村实践作品,目的希望回到中国文化的发源之地,去寻找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于此展望我们未来的乡村。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振林主持,期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党委书记李金生致辞,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公共艺术年鉴》主编、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建筑设计院研究员王明贤代表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方案评审专家委员会发言,对本届威尼斯双年中国馆的表现寄予厚望。
随后,播放了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介绍视频短片。建筑师袁烽(创盟国际)、华黎(迹·建筑事务所)分别介绍了参展作品。水雁飞(直造建筑)、李涵 & 胡妍(绘造社)等参展方代表、赞助方代表及媒体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我们的乡村”
预展时间:2018年5月24–25日
主展项
丙丁柴窑,张雷,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新寨咖啡庄园,华黎,迹·建筑事务所
一座旧的新房子,林君翰+Joshua Bolchover,城村架构
西店记忆:一座记忆的小镇,刘宇扬,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山居,水居,林居,董豫赣
竹里,袁烽,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云市,袁烽,上海数字建造工程技术中心(户外)
A. 业
丙丁柴窑 / 张雷
华腾猪舍里展厅 / 李以靠
临安太阳公社生态农场 / 陈浩如
松阳樟溪红糖工坊 / 徐甜甜
武夷山竹筏育制场 / 华黎
B. 旅
新寨咖啡庄园 / 华黎
飞跃莫干 / 金江波
庾村大乐民宿 / 直造建筑事务所
七园居 / 博风建筑
云夕深奥里书局 / 张雷
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 / 张利
C. 社
一座新的旧房子:乡村再循环 / 城村架构
昂洞卫生院 / 城村架构
尤努斯中国中心陆口格莱珉乡村银行 / 朱竞翔
石门廊桥 / 徐甜甜
贵州中关村乡村建设实践 / 中国乡建院
壹基金援建天全县新场乡中心幼儿园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柴米多农场餐厅和生活集市 / 赵扬
D. 文
西店记忆装置 / 刘宇扬
楼纳乡村实践系列 / 李兴钢 承孝相 西泽立卫
板万村改造 / 吕品晶
桦墅乡村工作室 /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连州摄影博物馆 /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小岞美术馆 / 董豫赣
E. 居
山居、水居、林居 / 董豫赣
九江德安县耳里庭住宅 / 董豫赣
杨柳村重建 / 谢英俊
船长之家 / 董功
金台村重建 / 城村架构
F. 拓
云市 / 袁烽
竹里 / 袁烽
石塘互联网会议中心 / 张雷
淘宝村半亩城 / 绘造社
空中读村 / 李振宇
当下建成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即是乡村的未来发展。作为当代建筑实践的前线,中国正以西方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着乡村建设。在这一充满无限机会的舞台上,建筑师、艺术家、开发商,以及资金流一起涌入其中。
归田园居,是中国文人传统对居住的美好理想。在当代,居住则往往与国家政策、资本力量、基础设施、技术条件等相交织。现代化进程和技术允诺了窗明几净、电视电话的美好生活。然而,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乡村生活与传统的关联。面对城市化带来的千篇一律的乡村住宅,建筑师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探索一条中间道路,诉诸现代化的技术而寻求与乡土的联系。
从滋养华夏文明的黄土高坡到氤氲文人画意的江南水乡,从广袤的东北黑土到俊秀的南国田园,中国当代乡村发展的大规模和多形态在全球均是前所未有的,它更孕育出了一套植根中国特质的新方案。产业筹措、村民自建、文化下乡,成千上万的乡村构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乡建现场;互联网、物流系统、共享经济等技术与创新为乡村未来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巨大的契机。
“我们的乡村”是对上述图景的勾勒与呈现。从诗意栖居到乡土制造,从文化实践到自在游憩,从社区营造到开拓创新,六条线索在空间和类型上描绘出中国当代乡村的发展趋势和一个充满机遇的自由格局。
策展人李翔宁:“这次展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乡愁’,更希望回到中国文化的发源之地,去寻找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于此展望,我们未来的乡村。”
策展人及策展团队
李翔宁,策展人
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建筑评论委员会(CICA)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兼秘书长。他曾多次策划当代中国建筑与城市相关展览,并出版相关学术专著。他还担任 Architecture China(中国建筑)杂志主编及中国建筑基金会主席。曾与诸多国际性博物馆及学术机构展开合作,并曾担任众多国际奖项及建筑竞赛评委。
助理策展人:姚微微,莫万莉,高长军
研究团队:张晓春,林琳,邓圆也
展示设计:刘宇扬,张子岳
平面设计:倪旻卿,黎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