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的建筑一直让世界惊异,人们对标志性的需求让中国成为国际明星建筑师最大胆创作的游乐场。如今,中国人的观念发生转变,转向对实用性、节能性,以及建造质量的追求。剧情被颠覆了,当代中国人将目光投向那些本地建造的、谦逊而又具有社会相关性的建筑。
朱锫工作室就是坚持本土与创新设计的建筑事务所之一。朱锫工作室位于北京,由建筑师朱锫于2005年创立。工作室已在中国各地建造众多文化项目,在国际上也广为展出并屡获殊荣,以“自然建筑”作为事务所核心理念,其作品以大胆的,但又是基于特定场地而非签名式的创作闻名。主创建筑师朱锫,曾在美国顶尖大学任教,并于2018年被任命为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新任院长。接下来的谈话是在朱锫的北京工作室进行的。
弗拉基米尔·贝罗戈洛夫斯基(Vladimir Belogolovsky):最近你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新院长,请问你对学校的愿景如何?你打算培养出什么样的建筑师?
朱锫:我们学院规模相对较小,约有600名学生和50多名教师,并且大多数教授都非常年轻,我理想中的建筑院校是一种具有极度开放、包容的共同体生态(ecosystem),对各种想法都保持开放的状态。中央美院作为中国顶尖的艺术学校,拥有艺术和创新的强大文化和传统。现正值建院百年,100年前,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建立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开启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道路, 这个学校也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央美院。蔡元培的思想提倡东西兼容,互采所长,这种兼收并蓄的理念融入了中央美院的基因中,百年来,央美汇聚了来自不同背景、形形色色的教育者,培养出大批独立的个体,并且在 85 美术新潮至今,愈发呈现多学科的繁茂兴盛,以 及与世界对话的充沛活力。 我希望我们的建筑学院能够推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并探索建筑的未来。学院将专注于建筑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问题,建立一个学术平台,探索如何整合建筑中自然、文化、创意等多个方面。
作为一个包容、开发的学术平台,中央美院可以把许多教育工作者、建筑师、学者和学生聚集在一起。例如, 我们在2018年11月成功地主办了一个国际建筑论坛。5 0多名国际知名建筑师、国际院校建筑学院院长、学者、艺术家和策展人参加了论坛, 大家各抒己见,探索未来。我想鼓励学生努力探索重新发现文化的根源。我们的目标是创新,并从历史、艺术等其他学科中挖掘创新思维,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创造未来。
VB: “自然”是你最重要的灵感来源。但是当我看你的画和模型时,它们通常是黑白的,甚至当你展示景观时也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朱锫:大多数人常常把自然与绿色、山脉和森林联系在一起。在我的工作中,我不强调自然的物理性质,不试图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不试图在形式上模仿自然,我的想法是回应自然,而不是模仿自然。例如,我们可以从传统房屋的类型中学到许多智慧的想法。所以,对我来说,自然是一种态度;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如何回应自然、地理、气候这一问题的态度。
VB: 观看你的作品, 比如景德镇的御窑博物馆、云南的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或者更早的作品—都很难相信所有这些项目都是由一个人设计的。为什么这些作品如此不同?您设计的建筑背后有什么主要意图呢?
朱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必然塑造一种特殊的建筑。如果我们在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建造相同的建筑,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建筑一定是虚假的。我愿意每一个设计都是为特定环境、特定的文化设计的。
这些形式的背后永远不变的是我的设计理念。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他的一生一直都在尝试改变。拉普雷特修道院(monastery La Tourette) (建于1957年)和朗香教堂(chapel Ronchamp)(建于1955年)几乎是同时期的作品。但彼此大不相同。因为场地、功能不同。但如果你超越这些建筑的形式,你会发现它们在材料、颜色、光线处理方式,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上都有相似之处。
VB: 把著名的建筑师带到其他地方来表述当地的东西,你不觉得这有点矛盾吗?几个世纪以来,很多地方都在邀请来自海外的有成就的建筑师,这样他们就可以带来一些新的,个人的,甚至标志性的东西。贝尔尼尼(Bernini)受路易十四(Louis XIV)的邀请去巴黎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如今,就像每个博物馆都想拥有一幅毕加索(Picasso)的作品一样,每个城市都想建造一座扎哈•哈迪德(ZahaHadid)的作品。
朱锫:我不认为那是对的。作为一名建筑师,你需要塑造人们了解的经验;然后你需要尝试创造人们不了解的经验。这些都是中国艺术的概念,比如“似与不似”。谈到建筑的的意义,“藏、息、修、游”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建筑不是雕塑、不是仅仅是视觉艺术,更是有关经验和感悟的艺术。今天很多新城市都缺失厚度、深度,没有趣味,这很像主题公园,而不是真正的城市。城市、建筑都应该具有根源性,气候的、文化的根源性。如果你在中国建造,你必须挖掘它所在地域的文化、历史和气候的根源性。建筑应该有两个基本的属性——根源与创造。我认为需要把创造和根源的结合起来。
VB: 你认为建筑是艺术吗?你相信建筑师是艺术家吗?
朱锫:是的,我坚信建筑就是艺术。艺术家创造了以前不存在的经验。但建筑不仅仅是视觉艺术。它不仅关乎空间和形式,也关乎经验和感悟。建筑是非常具体的,建筑是为特定的人、地方、文化和气候而建造的。
VB: 你说过:“建筑最重要的时刻不是建筑的完工,而是空间与人交汇的时期。”
朱锫:当你看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时,感觉看起来是不完整的。不完整的部分、期待读者借助自己的经验,靠想象来完成。中国的文人们从来不会坐在山前写生,他们会在山中游历数月来感悟自然山川。只有回家后,他们才会把所有的记忆、感受由笔墨表达出来,它不是对自然的重现,而是感悟和经验的表达。中国的园林和建筑也注重经验,注重“藏、息、休、游的空间环境。建筑不应过于完美,应该留有缺憾,。留给一定的空间给人们去诠释、想象,就似一部文学作品。中国传统建筑、绘画、音乐、文学都有着相近属性。就像建筑中围合的院子,表面看,它空无一物,但它却意味着一切。人们在院子里吃饭,社交,游玩。院子是房子里最重要的空间,是空间的灵魂。设计建筑时,我们尽量避免提供过于固定、具体的解决方案,我们留下给人们自己诠释的空间,这样它就可能衍生出各种超出我们想象的功能。建筑应该像海绵一样、而不是实体,其中应该有许多不确定的空间、可能。
VB: 您还说过,“创造模糊空间是我的特色之一。”
朱锫:比如,我在北京为艺术家蔡国强做四合院改造时,最大的挑战是在极其传统的建筑中植入新的经验。新的部分按照四合院间的概念组织,但在材料、形式上没有任何老建筑的痕迹,漫反射的金属材料,反射的却是周边的老房子、天空和树木,让自己消失。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有些人会说它过于自主,但对我来说,这种新旧并存的方式意味着尊重过去。有人会说它在新旧之间过于冲突,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我如何去寻找一种新和谐的方式。在每一个项目中,我都在寻找机会以最现代的方式来表达我对根源的理解。
弗拉基米尔·贝罗戈洛夫斯基(VLADIMIR BELOGOLOVSKY)是立足纽约的非盈利组织"策展人计划"的创始人,曾就读于纽约Cooper Union建筑系,出版过9部著作,包括《纽约:建筑指南》,《与名人时代的建筑师对话》,和《苏维埃现代主义:1955-1985》。曾策划过大量展览:Harry Seider(自2012年起),Emilio Ambasz (2017-18), Sergei Tchoban (自2016年起)作品世界巡展,哥伦比亚:变化(美国站,2013-15),第11届维纳斯建筑双年展俄罗斯展亭象棋赛(2008)。Belogolovsky也是德国建筑期刊《SPEECH》的美国驻地记者。2018年,他担任北京清华大学的访问学者。他曾在超过30个国家的大学和博物馆举办过讲座。
贝罗戈洛夫斯基(Belogolovsky)的著作,思想之城,将向Archdaily的读者介绍近期他与最具创新力的国际建筑师之间的对话。自2002年起,他采访了超过300名建筑师。这些亲密对话将在策展人的近期展场上展出——包括以录音组成的特定装置,和发人深省的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