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装满传感器,建筑空间可以获得“看”的全部能力时会发生什么?在2019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到来之际,Archdaily与双年展“城市之眼”板块的策展人们紧密合作,探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如何影响城市建筑和人们日常生活。点击此处阅读由“城市之眼”板块策展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都灵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Torino)和华南理工大学(SCUT)撰写的策展宣言。
如果不仔细分析这几个词的出发点,“比较“、”迁移“和”隐喻“这几个词可能会产生误导。数字时代为我们带来了 “街道之眼”(Eyes on the Street)这个概念的全新形态:“城市之眼”(Eyes of the City)。“街道之眼”这个概念由《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作者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首次提出。简·雅各布斯认为,在城市街道上活跃的居民,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意识或有意识的监控是确保公共安全的最佳方式。“城市的公共安全——人行道和街道的安全——首先并不是靠警察来维护的,虽然这是他们的职责。公共安全首先是由市民内部错综复杂、几乎无意识的自发控制和标准网络所监控,并由市民自己进行维护的。“简•雅各布斯写道。
当我们试图将“街道之眼“这个旧概念迁移到数字时代时,应该记得一些重点。首先,由市民进行的监视并不等同于由警方实行的自上而下的监视,也不等同于由任何其他居高临下的权威部门的监视。反之,“城市之眼”这样的机制存在的风险,恰恰来源于此类权威机构的干预。说到这个问题,怎能不让人想起奥地利裔德国导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的最后一部电影《马布斯博士的一千只眼睛》(the Thousand Eyes of Mabuse)呢?在这部1960年的电影中,朗导演想象邪恶的马布斯博士在某个地方监视着城市里的每一个人。而对“城市之眼“的反乌托邦(dystopian)设想正是:通过使用传感器、仪表和地理定位装置,实现无处不在的,损害个人自由的监控。从这个角度看,倍受推崇的“智慧城市”所需要的控制和操作场所,其实正如马布斯博士监视一切的那个隐秘的小房间一样令人恐惧。正如简雅各布斯阐述的那样:分布的、散落的、自发的监视建立起奇妙的秩序。不需要”老大哥效应“,而是一种群体状态,一种 “错综复杂、几乎无意识的自发控制和标准网络” 奠定了城市公民权的基石,维护着街道安全和城市自由。
然而难题随即出现了:如果城市的监控权不受警察和其他机构的垄断,那么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何种集体在监视我们的城市呢?而考虑到计算机算法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这个问题的难度还会翻倍。在我们所熟知的传统人类社会组织,乃至如今社交网络时代所衍生的各种令人不安的新组织形式之外,我们还必须想象一种由人类和非人类角色(AI、机器等)组成的团体,而这两方都有一言九鼎的权力。举例来说,几年后,我们的街道上将行驶着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它们也会监控街道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当然,简·雅各布斯并没能预想到这一点,但我们对城市未来的愿景中已经不可避免地要开始考虑各种人工因素了。由上述引用和推断可知,隐喻的思想力量不仅在于它们能通过类比揭示道理;它们还能把两个概念放到一起,使我们能够把握两者的本质区别。数字时代的“城市之眼“当然不仅仅是”街道之眼“的迁移演变。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散布式的、高度空间分布化的,这种特点使得它和 “老大哥”式的集中监视无法相提并论。
话题再次回到简•雅各布斯所说的“错综复杂、几乎无意识的自发控制和标准网络”,我们最后要强调一下“标准”一词,换句话说,即一种潜在的和共同的评价准则。“标准“虽不天真无知,但也不绝对公平中立。人们评判的眼光总是被“标准“所渗透,或者换句话说,是被准则和价值观渗透,否则街上的市民怎能区分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行为不可接受呢?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承认:人的眼光总是带有政治立场的。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JacquesRanciere)用他的“审美体制”理论阐述了这种政治观点的一些决定性特征。根据他的观点,“审美体制”决定了 “可感性分配”(distribution of thesensible),换句话说,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什么是可以让人们看见的,什么是不可见的,可见的事物对谁可见。归根结底, “城市之眼“这个新概念向人们提出的最根本的问题,可能与这种“可感性分配”有关。
安东尼·皮康(Antoine Picon)是G. Ware Travelstead建筑历史与技术教授,同时也是GSD的研究主任。作为一名工程师、建筑师和历史学家,皮康致力于研究18世纪至今的建筑和城市技术历史。他在这个课题上发表了大量文章。
他最近的三本书都在广泛地讨论数字化给建筑和城市带来的变化。《建筑中的数字文化》全面概述了这一重要转变;《装饰:建筑的政治与主体性》着眼于装饰在数字建筑中的“回归”,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智慧城市:空间智能》探讨了数字化对城市的影响。
皮康教授是法国技术研究院(Académie des Technologies)和法国建筑研究院(Académie d'Architecture)的成员,也是勒·柯布西耶基金会的主席。
关于更多关于公开征集项目的信息,请访问:
城市交互—第八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中国,2019年12月15日
http://szhkbiennale.org/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将于2019年12月15日于中国深圳举行,今年主题为“城市交互”。本届展会包含两个板块:“城市之眼”(Eyes of the City)和“城市升维”(Ascending City),展会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城市空间与科技进步之间不断演变的关系。“城市之眼”板块将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建筑师卡洛·拉蒂(Carlo Ratti)担任主策展人,华南理工-都灵联合实验室(Politecnicodi Torino -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作为学术策展人。“城市升维”板块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与意大利著名策展人与艺术评论家法比奥·卡瓦卢奇(Fabio Cavallucci)担任主策展人。
“城市之眼”板块
总策展人:卡洛·拉蒂
学术策展人:华南–都灵联合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孙一民,都灵理工大学–博明凯)
执行策展人:贝丹尼[CRA],爱兜,徐好好
湾区学院院长: 米兰理工大学 (德博)
“城市升维”板块
总策展人:孟建民、法比奥·卡瓦卢奇
联合策展人: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吴岩)
执行策展人:陈楸帆,玛瑙,王宽,张莉
-----------------
1 - 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1961, new edition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93), p. 40.
2 - Jacques Rancière,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2000, English translation London, New York: Continuu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