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公布了哈尔滨机场T3航站楼方案设计。回应中国北方平原辽阔起伏,冰天雪地的地理环境特点,MAD设计的T3航站楼就像是一片飘落在东北大地的雪花,晶莹闪烁,与哈尔滨“冰城”的城市特征贴切呼应。同时,她又像是超现实的星际太空基地,极具未来感。

作为黑龙江省会的哈尔滨,占据着辐射欧美的东北亚核心腹地的重要战略位置。哈尔滨T3航站楼位于现有的T1、T2航站楼西南侧,整体规划占地约3300公顷,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包括航站楼、地面交通枢纽及酒店、停车场等一系列机场附属设施。

MAD的设计避免出现传统航站楼的尺度过大、用者不便利的缺点,创造了贴近人体尺度、“有温度”的宜人氛围,同时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拥有89个近机位的T3呈雪花形五指廊状,大大缩短了旅客步向登机口的时间;中心港湾多条滑行通道的设计有效提高机位使用率。

航站楼内的多个花园既是室内景观也是极具亲切感的公共空间,更是指引乘客去往不同空间的路标。花园顶部的玻璃天窗将室外的自然光纳入室内,使旅客在室内也能感受自然的律动,同时也有效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地面交通中心(GTC)汇聚了高铁、城市地铁、机场巴士等城市交通。人们可从市区直达同一轴线的航站楼和酒店,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前提条件。GTC内退台花园式的布局,让景观与不同业态的功能完美结合,为出行旅客提供舒适放松的休闲场所。

T3航站楼建成后,将显著提高哈尔滨机场的客货运承载能力。在2030年T3将实现年旅客吞吐量4300万人次,年客机起降架次约32万次,让哈尔滨机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
竞赛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机场顾问: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甲级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公用交通基础设施
基地面积:3269公顷
建筑面积:918,500平方米
主持合伙人:马岩松, 党群, 早野洋介
主持副合伙人:刘会英, Tiffany Dahlen
设计团队:李存浩, 孙守泉, 朱禹豪, 姚冉, 马悦, 杨雪兵, Giorgio Castellano, Connor Hymes, 陈奕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