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坐落于日本东京的二子玉川地区,位于一条名为柳小路的小巷道中,是一栋多位租户合租的大楼。同时,项目基地位于三个地块的交接处,反映了当地常见的一种传统地块形式。在这栋大楼的内部,基于该地块的特点,每层都拥有三家不同的餐厅。建筑师在大楼的中心设置了一条走道,并在前后端都配备了相应的楼梯,以串联空间的整体流线。
大楼的主要结构是由木头构成的。建筑师并没有采用常见的层压木材的形式,而是选择将没有处理过的木板条堆叠并拧转在一起,构成巨大的柱子和横梁。尽管这一手法略显简单,但木材本身粗糙原始的质感却表现出了强大的美学特征,不由使人联想到日本的传统木构建筑和这个地区的鲜明特点。建筑师这种特点可以受到该地区每一代人的欣赏与喜欢。建筑师还对大楼的整体骨架进行了特定的考量,以求无论内部或外部的时间变化,其都可以在岁月的流逝中,屹立不倒。
此外,业主对该项目提出的要求也是本次设计中的一大挑战。这一要求有如日本传统的禅宗问题:所建造的大楼虽然是新的,但其不能看上去过于崭新;反而其要能看到一些使用过的时间痕迹;但其又不显得过于怀旧,而需要符合当代的社会审美需求。建筑师提出的策略是在每一个设计阶段都只关注于一个元素的调整。例如,建筑师首先关注的是大楼整体的结构设计,包括墙面、窗户、楼梯和栏杆。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并不会去过渡关注最初的概念设计,而是根据这栋大楼的各方面层层更新,以促进该项目的更新迭代。
在材料选择上,墙面的建造,建筑师主要采用了铸铁,圆角窗框和预制砖块这三种材料。同时,建筑师还选用了悬挂式的不锈钢网状百叶窗,并沿着屋檐种植了一系列的攀爬植物。而金属车床加工制成的铜质灯罩,则进一步强化了该设计的色调与氛围。通过这样一些看似并不统一的元素的堆砌,建筑师旨在借此去唤醒人们心中那种似曾相识但又陌生新颖的感觉。
这样一来,该项目所传达出来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形象了。通过每个层级的细节展现,以及各个元素间不相统一的尺度和视角,建筑师旨在给观者一个模糊而又回味无穷的建筑图景。
建筑师在该项目中所保有的灵活变化的空间,给未来的入驻租户提供了极大的调整改造可能。毕竟,如果一个商业空间不能满足调整重装的空间特质,那么其必定是一个失败的建造案例。
而也正是这样的一种调整重装的可能,给了入驻的店铺和餐馆,以更多营造专属特制空间的可能。
如果单看这一栋完工后的建筑,其就有如一碗没有任何原料的高汤,从各个角度来说其都不是完整的;只有当租户作为“原料”进入到这个空间,这碗“高汤”才是一个丰富完全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