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章明:“建筑师用职业精神感动所有人,重新定义城市空间”

2019年9月28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上海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以及原上海船厂旧址地区(包括船坞和毛麻仓库)举行。本次艺术季以“相遇”为主题,分别从“空间艺术”和“规划建筑”两大版块展开。本次采访空间艺术季总建筑师,原作设计工作室主创建筑师章明,分别对空间艺术季中船坞、5.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的设计进行阐述,同时对上海滨江沿岸的整体设计提出思考。

ADCN(韩爽):今年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题为“相遇”,您第一次听到主题时,是如何理解“相遇”?

章明:作为建筑师,我们最初进入到杨浦滨江是四年前,当时看到鳞次栉比的企业遍布在杨树浦以南的黄浦江边,不存在人和人能够相遇的空间。所以我们的工作是打破这些壁垒,打开这些曾经闲人免入的围墙,让市民能够真正地享受滨水的自由,能够“还江于民”,这是最初的理念。我们提出的核心目标是,第一是后工业新百年,第二是打造一个以工业传承为核,生活化、生态化和智慧型的5.5公里连续不间断的工业博览带,第三是要形成慢跑骑行和漫步的三道合一的活力带。所以,我们理想的状态是,将滨水空间作为承载日常生活的场所,让人们在空间相遇。今年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提出的时候,我觉得很自然,很契合,这就是我们着力打造的公共空间的目标。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ADCN:作为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总建筑师,您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章明:一方面,是对整个展场5.5公里公共空间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主要是“三馆一带”的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面,是交通梳理,从哪里进入,服务设施怎么配套,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怎么组织,同时,对主要展场大小船坞进行改造设计,并设计入口安检大厅等。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ADCN:我在开幕式中看到大小船坞,空间氛围极其浓厚,您如何理解和处理新增构筑物与历史氛围之间的关系

章明:最早做选址勘察的时候,下到船坞,觉得这个空间非常震撼,跟我们日常性的空间完全不一样。当我们从楼梯下到船坞,走到-10米标高的时候,不仅仅是因为高差发生的变化,还包括船坞周边当年造船修船的一些设施,这种工业美学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小船坞是36x200米,大船坞有44米x260米长。整个船坞这种超尺度的空间带来的工业感非常震撼。远处是大的坞门,这个坞门背后就是滔滔的黄浦江水,偶尔间会看到坞门一侧有大的船桅缓缓驶过。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它的界面,独具特色的钢板桩的墙面,斑斑驳驳,实际上是经过了多年的、多层的涂刷,可以看到最表面可能是蓝色的,中间层可能是红色的,然后你再去剥离发现最里面可能是灰黄色的。这种斑斑驳驳的色彩,是一种历史的叠合的过程。它从过去慢慢走向现在,会有故事,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想象。我们称之为叠合的原真,历史其实是一个流程,而恰恰是这种历史的流程会带来时间的厚度,所以船坞斑驳的墙面实际上也是一种叠合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小船坞作为开幕式的场所,有艺术家的作品在里面呈现,还有大型的多媒体装置艺术。到了晚间的时候,整个船坞会成为一件大的艺术品。在小船坞,考虑到人流的上下和疏散,我们用了6300根脚手架杆件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大的台地,小船坞当中还会有一个船形舞台。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大船坞我们希望它能够在空间艺术季期间,甚至空间艺术季之后,举办各种各样的展会、论坛等,把原来修船、造船的这样一个空间,转化为当下能够使用的一个时尚的空间。大船坞做了一个500人的报告厅,报告厅的屋顶同时也是一个看台,可以容纳500到600人,内部则形成一个能遮风挡雨的、相对封闭的空间。我们用钢木结构建构了这个有遮蔽的多功能活动空间,它的屋顶保证了人流从船坞两侧的贯通,并保证人流从地面抵达船坞底部。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ADCN:入口安检大厅同样使用脚手架,是为了呼应小船坞吗?但表面全部镀锌,是形成新旧对比吗?

章明:脚手架很重要,过去修船旁边铺满了脚手架,脚手架代表修船的意向,我们有这个意图,看到现场就能感受到过去修船的氛围。当然,从建筑师角度来讲,不想纯粹模仿船的形态,所以入口大棚是做了一个转折。包括小船坞中的脚手架,并不是简单的形态演绎。另外我们将脚手架重新镀锌,代表着新生的呈现。同时也解决了包括取票、志愿者服务、物品寄存等等这样一些设施配置问题。这种脚手架的搭建方式能够快速建造,未来也能够快速拆除,是一种完全装配式的做法,满足大型展览的临时使用需要。上面的板,像一片片瓦,也像鱼的鳞片,另外有一个小细节,瓦的下面是红色的,原来船的水线以下是红色的,所以这个红色取之于船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ADCN:与前两届的城市空间艺术季相比,有哪些不同,并有怎样的新尝试?

章明:从建筑师角度来讲,此次城市空间艺术季最大的主角是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师团队所创造的公共空间艺术,是最大的公共艺术品。艺术品不再固定放在艺术馆中,而是锚固在城市空间中,像从这个场所当中生长出来的,但它又是游离在这个场所之上的。所以我说建筑师同样是艺术季的主角,公共空间是我们给市民所“设计”的最大展品。

户外艺术品. Image © 田方方

ADCN:也可以将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段句划分下,城市空间的艺术季,将重音放在城市空间中。

章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师对公共空间艺术的理解如果更到位的话,将对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有更大的好处,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空间中摆一个艺术品

户外艺术品. Image © 田方方

ADCN:如果____ 相遇____填空,您怎么填写?

章明:我们可以说各种各样的相遇,但是对我们来讲,首先是艺术和公共空间的相遇。把艺术放在城市公共空间当中,产生良性的互动,让艺术品成为公共空间的一个有机的部分,同时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和艺术感。反过来,空间也支撑了艺术品存在的合理性。

户外艺术品. Image © 田方方

其次,杨浦滨江有着非常厚重的工业感和历史感,所以我想相遇其实也是当下跟历史的相遇。在更大层面上,我觉得这个相遇是要有故事的,是要把过去跟当下连在一起打造,值得思考的空间,这也是今年相遇主题一个主要的方面。

户外艺术品. Image © 田方方

但是最重要的,我想可能还是人与人的相遇。上海黄浦江两岸45公里贯通工程,还江于民。从曾经的闲人免入的工业区,转变为老百姓茶余饭后休闲观光健身运动的共享开放的空间,我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所以我觉得更多的是人们在这里相遇,人们在这样高品质的滨水空间当中相遇。

户外艺术品. Image © 田方方

我曾经在工地上碰到过原来厂区里的老工人,聊起他们的故事,这个空间也让他们觉得把自己的过去跟现在形成了一种相遇。人在这个空间当中,真正的发生故事,让空间跟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讲,最欣慰的就是看到每天黄昏的时候,周围的居民摩肩接踵地来到这里纳凉散步,健身交流。这样的空间它不仅仅是一个参观的空间,更应该成为老百姓日常愿意去使用的空间。这样的相遇可能是最具价值的

户外艺术品. Image © 田方方

ADCN:随着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也全部开放了,回顾整个项目过程,对比规划改造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章明:刚进入场地时,已经开工了,部分设备和材料已经入场,但我们将原来的设计进行了全面提升。原来设计图纸中地面都要铺花岗岩,栏杆也是市场上固有的现成品,将杨浦滨江的历史痕迹抹杀了,变成和一般城市公园一样。所以我们进行了“抢救式挖掘”,将已经拆除放入仓库中的老工厂、老码头上的构件搬回来。我们重新建立了从业主方到管理方,从设计方到施工方的共同价值观,这是我们总设计师团队最大的贡献,他们对后介入者从抵触情绪转为认同。我一直对小朋友们说,建筑师要用职业精神感动所有人,获得新认同。

电厂. Image © 田方方

这个过程很难,你看滨江示范段那个粗粝混凝土地面,第一步要进行修补,再磨,再抛光处理,再上固化剂和保护剂,看到的还是原来的地面,但品质大大提升了,不再像工业时期一样起灰粗糙。后来施工方说:“感谢追求极致的设计师,正是他们的小作(zuo),才成就了今天的大作(zuo)”。施工方从刚开始的抵触到后来的全面认同,从最早的价值观重构到大家为共同价值观集体推动,我觉得建筑师团队在项目推动上可以是很有力量的。

电厂. Image © 田方方

ADCN:其实,旧建筑改造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没办法界定文物保护和风貌保护的概念,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章明:建筑保护保留最重要的把握一个度,比如说如果原来的工厂厂区全面保留,也许是最好的遗产保护,但当其转变为城市公共空间,是需要斟酌的。所以我们提出第一步要甄别,第二步要价值评估,第三步才列出保留清单。甄别经济价值的原则一方面要看各方面的价值,艺术价值、技术价值、生态价值,还有情感价值等;另一方面从更大的城市设计角度看,比如说阻碍了区域的发展,建筑本身价值又没有很高,那就不保留了。它是一个综合的判断,建筑师根据特征要素,进行取舍,我们称为“锚固和游离”。将最有特色的东西留在场地,精神寄存在此,但是要有游离,就是创造新的东西,如果没有游离,很容易变成工业区的修缮。

绿之丘. Image © 田方方

比如绿之丘,原来是烟草仓库,22000平方米,六层楼高,距离滨水空间很近。建筑下方规划有平行于黄浦江的安浦路,本来这栋建筑要拆除的,但我们设计团队觉得拆除太可惜了,但是若保留,其对滨水空间的压迫度太高,所以最后设计是减量处理,是削减出来的建筑,沿着陆家嘴方向做了斜切。沿着城市绿地方向也做了斜切,北侧做了一段绿化坡地,从杨树浦路一直蔓延到绿之丘,这样一来,二层可以直接变成桥通向滨江,是开放空间,底层和夹层是办公空间,三四五层以及屋顶花园,都变成开放空间。将整栋建筑变为生态建筑,道路从底层穿越,实现城市道路和建筑的复合,有类型学的贡献

绿之丘. Image © 田方方
绿之丘. Image © 田方方

ADCN:杨浦区的工业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城市的“废墟”,有两个观点,第一,罗西所讲述的城市中沉默纪念物,是某种意义上的纪念品;第二,路易斯·康描述,废墟是会说话,是建筑的记录者可以朗读历史,是透明的。您如何理解“废墟”?

章明:废墟对我来说是时间的厚度,比如船坞,坞壁在长时间经过多层涂刷,层层叠叠的,像一幅油画,艺术家也无法用画笔画出,所以我觉得废墟最大的价值是时间的厚度。时间是在场所中游离的,一般人可能感受不到,建筑师要能感受到。建筑师要做的就是剥离出时间的剖断面,把叠合的原真呈现出来,就像考古学家,这很有趣。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ADCN:那20年后,30年后,有人再接手这个空间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设想?

章明:我觉得技术发展可以创造一些新的形式和空间状态,但我觉得建筑最本质的还是对人的庇护、对人精神感受的庇护。对建筑学颠覆式的发展和改变,我可能看不到。对空间来说,体验是最重要的。只要未来二三十年人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相信人的体验诉求也不会产生质的变化。只是由于技术改变以后,建造方式、形式和材料会对空间形态塑造上产生影响,但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

电厂. Image © 田方方

ADCN:杨浦滨江5.5全部开放,对于上海发展有什么影响?

章明:两方面吧,第一,从理念的改变到制度的建立,上海是走在全国其他城市前面的。第二,上海开始从早期的从土地上出效益、追求高密度高容积率逐渐转变,变为在存量上出质量。做完黄浦江后,原来的浦江办改为一江一河办,下一步要将苏州河沿岸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黄浦江和苏州河形成的T字空间格局,是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骨架,是线性的,再加上城市中的点,形成一个整体公共空间格局。下一步政府已经提出苏州河的三年计划,对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已经进入设计阶段,这也是黄浦江两岸更新的延续和影响。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现在在很多不同的城市也有对滨江两岸的更新。比如重庆的两江四岸。大家都逐渐开始发现打造母亲河两岸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可以提升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觉得上海应该给全国立了一个标杆,起到了示范作用。示范作用不仅是设计上,还有制度上、管理运营上的。

船坞改造. Image © 田方方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韩爽. "章明:“建筑师用职业精神感动所有人,重新定义城市空间”" 09 1月 2020.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931593/zhang-ming-jian-zhu-shi-yong-zhi-ye-jing-shen-gan-dong-suo-you-ren-zhong-xin-ding-yi-cheng-shi-kong-jian>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