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舒晨箫)
尽管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越来越重视灾害的预防和控制,但总会遇到诸如自然灾害之类的超出意料与可控范围的情形,这种时候就急需快速建造——在这些情况中,一栋建筑所提供的即时援助甚至关乎灾民的性命之忧。
- 相关阅读:应急建筑:应对危机的设计师
地震、海啸、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武装冲突、领土争端,或如气候变化、流行病的全球危机爆发时,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控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混乱。应急建造的房舍和医院为灾民提供了住宿的和医疗,是面对灾害与冲突的人道主义良策。
对于缺乏资源的社区、难民营和遭遇自然灾害的区域,展开应急建造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灾害规模、受灾人数、可用材料、地理位置、经济资源、政府和人道主义组织所能提供的帮助等等。
尽管不同项目的细节受到如此多因素的影响,紧急建筑的实施其实只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预制建造:已经预制完成的结构以零散或整装的方式被运输到灾区,再进行组装,这一方式适用于各种的气候条件。预制构件一般包括了可安装部件、可伸缩结构、充气帐篷和织物隔墙,它们都具有易于运输、容易组装的特点。第二种方式则是在地建造,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本地材料,使受益于建造的当地居民参与到施工过程中来。在进行实际建造方式选择时,必须要根据灾情的紧急程度,地理、物资和人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在新型冠状病毒引发全球健康危机的背景下,许多国家正在采取激进的建设措施,以扩展其局限的医疗空间和紧张的医疗设施。通过比两种建设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可以帮助寻找到将二者结合,引入社区参与,促进高速高效建设的方式。
- 相关阅读:另类医疗设施:建筑师在对抗疫情的创造力
预制系统
预制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在时间和人力紧张的情况下,能够迅速运输和建造。由于预制系统属于临时结构,拆除运输后可以重复利用,不浪费土地。最重要的是,预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通用而灵活,容易扩展和修改,能够适应各种地理和气候。下面是一些预制系统的实例:
Designnobis创建了一个临时、紧凑、可折叠的,适用于各种地形和气候的“一体式”紧急避难所。避难所拆卸后的构件尺寸为4米长,2米宽,30厘米高,一辆小卡车便可容纳24个建造单元。组装好的避难所高度为2.5米,能够为两名成人和两名儿童提供舒适的使用空间。
可折叠、可折叠、可移动的庇护所/Jonathan Balderrama
这一设计注重多功能性和耐用性,将在从自然灾害到战争的各种类型的人道主义危机中为灾民提供庇护。“便携式庇护所”的预制设计充分考虑了拓展性,在不同的空间与使用需求下,预制单元之间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拼接组合。
该项目旨在解决疫情期间造成的医疗设施床位短缺的问题。医院单元基于一个可交换的底盘创建,可以毫无麻烦地折叠并移动——这种快速到达全球的便捷性正是本设计的目标。
在地建造
Ian Davis在他的《紧急建筑》一书中解释说,采用当地人熟悉的材料进行建造,不仅更受到当地人的欢迎,也更适宜于当地的地理与气候条件。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允许建筑未来的居民积极参与到建设过程中来,不仅产生了文化效益,还使得居民更能够根据自己喜爱的风格和习惯进行建造。对居民而言,在地建造的房屋比起远道而来的预制建筑更容易维护。很多时候,那些预制避难所被重新运输、重复利用的概率是极低的,它们往往成为了永久建筑。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是否适宜于本土环境呢?相反,在地建造的过程得益于居民的积极参与,能够突出地域的文化特色,进而应用到应急建造的全球化解决方案中去。下面是一些在地建造的实例:
2015年地震在尼泊尔引发了住房危机,rOOtStudio设计并建造了一个应急避难所的原型。这些原型使用当地易得的材料,包括竹子和从倒塌的建筑物中整理出来的砖块,采用当地建筑技术,当地社区居民能够独立进行建造,立即为社区提供庇护。
儿童发展中心学校建造了紧急宿舍,为因武装冲突而流离失所的学生提供临时住所。建筑材料——再生木材、竹子和芦苇——都从当地采购,这些当地居民也很熟悉的材料,确保建筑能够基于当地建筑技术来进行保养和维护。
尼泊尔临时避难所/Charles Lai + Takehiko Suzuki
该项目旨在为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灾民提供紧急避难所。结构采用当地廉价而丰富的竹材为材料,当地建筑工人可以在2-3天内组装起来。
在建筑系统和技术之间进行的最终选择取决于每个项目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但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将预制构件添加到当地的材料和技术中,以确保建筑的速度和耐用性。此外,也应该考虑到机器人、3D打印和自动化等新技术提供的新可能性。研究应根据特定的情况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所有可能性,得出一个能够优化施工过程,确保本地社区参与与投入,实现紧急建造价值的最优解。
- 相关阅读:10个震撼人心的灾后建筑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