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近代以来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中国的城镇开始急速膨胀和扩张。随处可见的老城区拆迁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工业垃圾,更将已经碎片化的文化传统永远埋藏在了光鲜亮丽的摩天大厦下。当老城在新城建设中被逐渐吞没合并时,城市的一部分脉搏也在消失的风景中停止了。王澍和陆文宇,作为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公民,在探索过去与当代的关系中,通过在建筑中运用可回收材料给了我们一个通达古今的解答。本文将从王澍和陆文宇的三个知名项目:宁波历史博物馆(2008),中国美院象山校区(2004),和宁波当代美术馆入手(2005),浅析这对建筑搭档在设计中的人文主义手法。
“在中国近代飞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在建设中妥善处理过去和现在的的关系显得迫在眉睫。而中国现代建筑是否应该秉承传统还是展望未来,也在大众中引起了广泛热议。”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在给王澍和陆文宇的颁奖词中曾这样指出。显然,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难以计量的财政收益。在那些崭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古老的村庄被拆除,而曾在此居住的村民们,也被迫失去了一部分的成长回忆。而身为建筑师,如何在新建的土地上保护这一部分濒临消逝的传统文化记忆,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王澍和陆文宇夫妻在1997年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名为“业余”,意在创造出一些有别于冰冷商业建筑的人文主义有温度的建筑。在业余建筑建于2008年的宁波历史博物馆这一著名项目中,运用自然有机的设计手法将建筑与古老场地相互融合,针对以上挑战递交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据王澍和陆文宇介绍,他们的设计手法深受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在设计前期,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在城市与山野中研究场地文脉,直到对场地充分了解后,设计才在脑海中逐步具象化。
在宁波历史博物馆中,王澍和陆文宇就地取材,回收再利用原场地拆迁剩下的废弃的陶瓦片,将建筑的立面赋予山川表面般的纹理。这一设计手法在材料上对场地的过去致敬,在微观形态上也保留了原有场地的记忆,充满新意又传承古韵。
王澍和陆文宇认为,“建筑的周遭,在某种程度上,远比单一的建筑本身更深刻。所以建筑应该与环境相融而非相斥“。建于拆迁废墟之上的宁波历史博物馆,是对王澍和陆文宇这一理论的实践体现。当新的建筑与旧的场地在材料上形成共鸣,建筑也就有了大于本身几何体快的美感,王澍和陆文宇用充满人文温度的手法使建筑成为了一种文化基石。
在王澍和陆文宇的“回收诗学“中,他们主张建筑不仅应该与场地共生,更应该与场地一起随着时间成长。与那些用钢筋水泥和反光玻璃幕墙包裹的高楼大厦相比,王澍和陆文宇的作品更偏向于传统建造技艺的运用,以及和传统匠人之间的合作。在传统和现代的碰撞相融中,王澍和陆文宇在传统的土地上将传统材料交还给了真正懂得它的手艺人,实现了一种历史的包容。
王澍和陆文宇在他们的另一个项目,中国美院象山分校中,运用了当地建造采茶场的传统工艺来搭建石材基底,还回收再利用了20种不同尺寸的屋顶砖瓦,以及用竹条来覆盖楼梯栏杆,在设计中巧妙穿插了场地文脉的元素。
“我们想要创造一种更接近于普通人可以使用的,更接近于人的尺度的建筑。更多使用自然材料,也是希望建筑可以像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你硬生生的放在上面的。那么根据时间的推移,建筑应该比它刚被建成时更美。“王澍与陆文宇,在面对CNN采访时这样说道。就地取材,就地由当地匠人二次加工的设计思路,不仅在建筑中添加了当地人的尺度感,也赋予了建筑一种与土地共生共长的时间上的尺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建筑与场地共生,建筑也就不再仅仅是一堆几何堆积的体快,建筑成为了土地与自然风景的一部分。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会宾区建造中,王澍和陆文宇采用竹条覆盖的立面,夯土墙和洞穴般的开口,无论在形态技艺还是材料纹理上,都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王澍和陆文宇试图通过这样一种融合来呈现出纵横交叠的空间,和“垂直山水画“一般的意境。当自然材料被叠加使用在建筑中,人流和活动也在空间上被分割成不同层次,诗意般的空间氛围从而得以在古今交错中静静流淌。
然而,在当今中国的建筑项目中,诸如王澍和陆文宇这样的尝试仍然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建筑的建成最终还是需要建筑师,手艺人和决策者之间的合作。
举个例子,王澍和陆文宇的另一力作,建于宁波港口区域的宁波当代美术馆,正如王澍和陆文宇所言,是建筑师和当地政府良好合作达成的典范。正是由于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业余建筑对地方主义的探索才得以实现。尽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量,这座历史港口建筑的很大一部分要被拆除。王澍和陆文宇还是通过将建筑垂直分割成上层艺术展览和下层商业展览两部分,来营造一种“中式仪式感空间“。在这一项目中,业余建筑再一次回收再利用了拆除下来的灰砖来再造建筑主体的基石。
总体而言,我们应该通过在现代中国建筑中采用回收材料这一尝试,来重新思考我们与周遭环境,乃至与过去传统之间的关系。如何去创造一种有历史感的,并与传统文脉紧紧相联的建筑应该是每位建筑师的责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本文是 ArchDaily 主题: 再生材料 内容的一部分,每个月我们都会通过文章、采访、新闻和项目等内容深入探讨一个主题,点击此处可以了解更多主题内容。ArchDaily一如既往,提供优质的内容给全球读者,如想提交项目/文章,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