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的新冠疫苗带来的好消息,使世界看到了快速恢复半正常生活方式的曙光,同时人们也开始思考公共交通的未来将会如何。尽管有人预测,我们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高峰时段挤地铁通勤的生活常态,这个问题探讨的不仅关于个体在城市内穿梭时摩肩接踵感受如何,更关于我们被疫情重塑的生活方式会对全球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目标产生怎样的影响。随着社会经历着重大的根本性转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策略使客流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使出行环境恢复常态?
良好的出行环境对许多城市居民不仅是便利的,更是必要的。如果像许多人预料的那样,从城市向郊区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变成现实,这对全世界人们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郊区向外蔓延,随着更多的人开车通勤,汽车产生的污染增加,可用耕地面积缓慢减小,这只是对环境影响的冰山一角。从社会层面来说,留在城市里的人将是无法承担离开费用的低收入家庭。种族差距将会被进一步激化,就业市场萎缩,已经面临严重资金匮乏的交通服务将会崩溃。
但这样的场景不一定会发生,而且似乎是最坏的情况。公共交通需要做的是重新塑造运送数以百万级旅客的方式和人们选择公共交通的理由,这两点将受到疫情产生的长期后果以及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人群的吸引力的影响。
从美国第一例新冠疫情病例确诊以来,巴士和铁路系统的乘车人数已经大幅下降。在旧金山湾区下降了87%,华盛顿特区下降了79%,纽约市则下降了74%—这为公共交通应该如何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对乘坐公共交通的恐惧需要时间消退,并且需要相应岗位上工作人员采取措施来应对。纽约市的大都会运输署已经要求乘客佩戴口罩,否则将会面临罚款。并且他们开始在夜间关闭曾经全天候运营的地铁进行深度清洁,为乘客提供安全感。其他城市进行的内部研究表明,病毒在公共交通系统的传播率很低。例如位于纽约市南部行政区的史坦顿岛(StatenIsland)高度依赖汽车通勤,却比依赖地铁和巴士通行的曼哈顿行政区拥有更多的病例。香港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大量使用公共交通,确诊病例却不到堪萨斯州农村地区的十分之一。
重新思考公共交通也需要重新设想其作用。高峰时段通勤的日子也许已经过去,因为全球都在探索混合工作模式:职员在家工作,办公室更多的只是处理必要事务的目的地,这意味着通勤人数的减少。仅仅这一项就意味着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数也许再也回不到疫情前的水平,由此带来的压力将会促使公共交通系统变得更创新,高效以及可靠来说服人们乘坐它们在城市中移动。
公共交通对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它通过为人们的商务和娱乐活动提供媒介来支持经济的增长。在疫情消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公共交通需要变得更有创造性,并且在为时已晚前维持它基本的服务质量。
译者:纪宏飞
我们邀请您查看关于 COVID-19相关报道,以及阅读有关于“居家办公&效率”文章,了解关于“健康设计”技术指南,为未来设计的思考提供灵感。此外,请随时关注世界卫生组织 (WHO) 发布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建议和信息。
本文源自 ArchDaily 十二月主题:年度回顾。每个月,我们会以文章、访谈、新闻与项目的形式来深度探索一个主题。您可以在此阅读过往月度主题内容。ArchDaily一如既往地欢迎读者的贡献;如果你希望提交一篇文章或项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