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第一责任应该是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第二责任是传递社会的价值观,最重要的责任是:呈现完整、多层次的内容,引导大众对某些议题关注,最终推动社会一点点改进。
过去的一年,我们被“禁足”了,只能通过手机/电脑这个小小的窗口与世界对话,线上会议让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但很快过多的线上内容也变成了一种快餐文化,大多数都变成手机里的小浮窗,等等再看≈再也没看。快速呈现的内容让我们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再也不想去等待空间的气候、光影、人文的变化,只想看到“定妆照”的呈现。同时,无法有肢体的接触使我们逐渐形成“内循环圈层”,将建筑设计固化在中国建筑中,社会共识基础上的统一价值共同体正在逐渐消融,对建筑师的个人评价成为了建筑设计的评价标准。
作为一家国际建筑媒体,ArchDaily 再一次提高内容标准,来自全球的22个编辑将呈现世界建筑视角的、多向度的、开放的、专题化、关心社会问题的建筑内容。2019、2020 ArchDaily Topic 内容让我们不仅仅有最全的建筑资讯,还有立场。今年我们的主题是“知行合一”,忌虚假图、夸夸文。
除了建成、未建成项目发布,我们还关注以下内容,望奔走相告。
01 城市策划
政府和地产的策划影响建筑设计的方向。
2020年,我们共发布了615个国际竞赛,在未来的10年内,大多数获胜者的作品都会变成城市肌理,所以我们更加关注决策者的想法和理念,拉近工程源头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决策者希望构建怎样的城市?关注哪些层面?
02 县城美学
五条人乐队为什么会被大众追逐?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情绪,可以跨越不同地域、文化、年龄的情绪。
2020年,我们共发布了5776个建成项目,671个中国地区建筑,1309个未建成项目,大多数项目分布于一线二线城市以及自然景观中。在我们刻板印象中,县城建筑大多数都是无趣平庸的,没有个性的建筑,但县城建筑的使用者确实更具有烟火气的,这样的人情味会不会催生出更“在地(localization)”的真实的建筑呢?
03 第三条路
公共性、人体尺度、保护性更新、屋顶花园、中庭景观、材料建构、传统元素变形、模糊边界、透明性、地域性等等… …
能否在这些设计策略中找出“第三条路”?
04 建造现场
我们逐渐被建筑“定妆照”迷惑,ArchDaily Instagram 账号一年收到了近1000万点赞,读者们只关注某一个时刻呈现出的建筑片段。如果我们呈现更多建造现场照片和文字,是不是大家会通过结构框架更多的关注空间设计和结构设计?
05 建筑师的立场与成长
国营设计院,私营设计院,合伙人模式事务所,主创模式事务所,国际事务所的中国办公室,是怎样运营的?建筑设计是如何协作的?青年建筑师面临怎样的困境?什么样的经历和教导影响了设计理念?2020年,我们采访了150名建筑师,谈论思想、设计和建筑等议题。我们需要个性化的表达。
06 城市/建筑展览
城市/建筑展览是建筑师针对社会议题的设计回应,不是作品的秀场。2020年,我们共发布了60个展览,包括群体的、个体的,我们希望看到的展览是对话式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探讨,而不是图纸模型的文献展示。
07 建筑奖项
2020年,我们发布了普利兹克奖得主,AIA荣誉院士,ArchDaily年度大奖,ArchDaily中国建筑年度大奖,建筑童话竞赛,eVolo 摩天楼竞赛,日光奖,RIBA 皇家金奖,IPA国际摄影奖,ArchDaily 建筑可视化,ArchDaily最佳青年建筑师,凡尔赛建筑奖等等...ArchDaily保证,发布的奖项都是对设计引领者的褒奖,不是花钱就可以买到的奖。
08 批判性文章
只有批判才有对话。请不吝发表对社会现象、建筑设计的评论,我们希望使用者、观察者与设计者产生对话,建立建筑创作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桥梁,而不是只限于设计师的自我独白,自嗨式表达纯粹理念性和专业化话语,多种声音才能构建多元的建筑评论体系,才能在碰撞后产生“第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