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纳·班纳姆(Reyner Banham)在他的著作《建筑中的新粗野主义:伦理还是美学?》(The New Brutalism in Architecture: Ethical orAesthetic ?)给出了他认为“粗野主义”一词的根源,即它来自“建筑中无可争议的转折点之一,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的混凝土杰作”马赛公寓“。其中,柯布西耶用清水混凝土(法语:béton brut)来表示未加工或粗铸的混凝土,为粗野主义成为建筑术语奠基,之后便蓬勃发展。在书中,班纳姆强调了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的里程碑意义,以及塑造它的社会政治背景。二战后,欧洲钢铁匮乏,让裸露混凝土成为正在蓬勃发展的粗野主义运动中建筑的首选材料,该运动的建筑由裸露和粗糙的表面及引人注目的几何形状定义。
教育建筑与其他建筑形式类似——大体上与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密切联系——同时也受到各自时期建筑风格的影响。与他们对纪念性的追求相结合,世界各地教育机构的设计审美也转向粗野主义来突出他们的“制度主义 (institutionalism)”。为了与粗野主义的传统风格保持一致,钢筋混凝土为首选材料,在些教育中心的表面增添了各种形状和纹理。
除了为记录集体住宅及教堂中的粗野主义的文章提供图片以外,摄影师 Stefano Perego 还由衷记录教育建筑中的粗野主义,包括大学、中小学、研究所、学院楼和大学图书馆。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讲述一些来自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法国、荷兰和瑞士的机构,涵盖了整个欧洲范围,同时介绍它们背后的人:包括建筑师 Gerd Hänska、Rolf Gutbrod、EnricoCastiglioni、Hermann Fehling、Daniel Gogel、ChristophParade、Brigitte Parade、Walter Schrempf、Georges Adilon、Guido Canella、MicheleAchilli、Daniele Brigidini 和 Johannes Van den Broek 等:
德国
许克尔霍芬中学礼堂
- 建筑师:Christoph Parade,Brigitte Parade
- 年份:1963-1974
- 地点:许克尔霍芬,德国
科隆大学图书馆
- 建筑师:Rolf Gutbrod
- 年份:1964-1968
- 地点:科隆,德国
柏林自由大学卫生与微生物学院
- 建筑师:Hermann Fehling ,Daniel Gogel
- 年份:1966-1974
- 地点:柏林,德国
医药实验研究所
- 建筑师:Gerd Hänska
- 年份:1966-1974
- 地点:柏林,德国
萨尔兰大学餐厅
- 建筑师:Walter Schrempf 和Otto Herbert Hajek
- 年份:1966-1970
- 地点:萨尔布吕肯,德国
法国
里昂圣玛丽中学
- 建筑师:Georges Adilon
- 年份:1976
- 地点:拉维皮耶尔,法国
意大利
“Silvano Fedi”工业技术学院(中学)
- 年份:1970
- 地点:皮斯托亚,意大利
小学
- 建筑师:Guido Canella, Michele Achilli, 和 Daniele Brigidini
- 年份:1972-1981
- 地点:皮耶夫埃马努埃莱,意大利
里贾纳玛丽亚阿德莱德奥斯塔学院
- 年份:1976
- 地点:奥斯塔,意大利
阿图罗托西州立科学学院
- 年份:1980-1985
- 地点:布斯托阿西齐奥,意大利
荷兰
代尔夫特理工学院讲堂
- 建筑师:Johannes Van den Broek 和Jaap Bakema
- 年份:1966
- 地点:代尔夫特,荷兰
- 更多Stefano Perego的作品可在他的instagram上查看。
- 阅读更多关教育建筑于与粗野主义建筑的文章。
Stefano Perego (1984) 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米兰的建筑摄影师。他经常和建筑工作室与艺术家合作,也是 SOVIET ASIA(中亚现代苏联建筑)一书的合著者。他对20 世纪下半叶建筑的兴趣是推动他捕捉现代主义、粗野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品的摄影焦点。
原文作者:Belén Maiztegui
原文译者:Maggie Johnson
译者:孙衍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