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酷儿(queer),意味着要经历无从获取酷儿历史的缺失感,这种缺失感具有破坏性。对我们来说,这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方面。”在这样的想法的启发之下,艺术家 Adam Nathaniel Furman 和建筑历史学家 Joshua Mardell 把那些为建筑领域带来新视角、分享挑战异性恋道德的空间故事的创造者集合们起来,为那些寻求活出自己人生的人提供一个空间。这一探索形成了一本书,名为《酷儿空间:LGNTQIA+空间与故事图集》,探讨这一群体中独特的社会、政治、地理背景下的故事。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本书背后的动机及其对建筑师的启示,我们对设计师 Adam Nathaniel Furman 进行了采访,他与我们分享了这本书的写作经历以及它是如何影响现代社会的。完整采访内容如下。
Victor Delaqua(VD):在“Vespasiana”一文中,您认为真实和虚构的概念都很重要。能否请您评价一下这本书讲述的内容对于建筑的重要性?
Adam Nathaniel Furman(ANF):大学里的建筑教学非常狭隘和封闭。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和规范既是虚构的,也是真实的。它把人类真实体验的一部分排除在外。如果你想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身份,而这个身份又游离在现行规范之外,你就需要了解那些跟你一样的人的历史,以此作为你想要创造的空间的基础和参考。对于酷儿设计师而言,这一点尤其困难,因为自现代主义诞生以来,酷儿主题一直被认为是空间创造和时尚表达中最糟糕、最堕落的。不仅没有伟大的酷儿空间和设计师历史可循,而且任何想要沿袭这一脉系的人,想要采用酷儿主题的人,几乎总是被几代人的嘲笑和仇恨所打击,抱有嘲笑和仇恨态度的人认为酷儿主题从根本上就有道德问题。
过去的二十年间已有大量关于酷儿主题和空间的优秀研究,我们这本书的突出之处在于,有意识地旨在成为一套为设计学生提供建筑方面酷儿历史的案例研究,这些案例是易懂的、视觉信息丰富的、多元化的,遍布全世界,贯穿现代史。这是非常有力量的,因为它有可能给建筑系那些不被异性恋学者重视的作品提供一条脉络,(沉闷的)异性恋学者往往局限在追求内部空间一致性上。这本书展示的空间范围非常重要,因为它体现了酷儿作品如何在城市化、建筑、室内设计方面粉碎了大学里对这些区域的定义,从而为酷儿的创作自由建立了一个新的跨学科空间。
VD:你和你的共同编辑 Joshua Mardell 为什么把这本书分成了家庭、社区、公共三个部分?这些维度是如何关联并探讨酷儿生活与空间的?
ANF:我们在分类上尽可能温和,希望这些空间及其排列关系能够不言自明。我们以一种反 Venturi-Scott Brown 精神来处理这本书,并不是像游客参观跟自己无关的场所一样对所有东西分类、贴标签、列表,面对学术观众为了便于理解可能会这样做,而在我们的书中这些空间是透过它们自身的多元化的方式原样展示出来的。这三种类别是松散的,它们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我们有意地打乱地理条件、年代和类型。这样做总是能产生令人眼前一亮的对比效果,展现出 LGBTQIA+ 群体创造的空间多样性和其所达到的程度。皇家成员建造的场所与工薪阶层同志的故事放在一起;南美激进团体组织与东亚商业活动场所放在一起;过去几个世纪的空间与最新创建的空间放在一起。这本书创造了横跨时间和地域的酷儿地理志和编年史,联结起了那些被分开的人们,颠覆了图集的概念。
VD:书中介绍的很多项目都体现出,酷儿空间消除了建筑中的一些二元问题,比如公共和私密,您对此有何看法?
ANF:酷儿及其空间表现往往(且必须)在夹缝中的隐蔽区域生存。显露在外的通常会被施以伪装。同志空间一般不适用于传统的建筑类别和类型。
所以,是的,有一种趋势是模糊界限、打破二元论。这既是必要的,也是精神需求。因为这种千变万化的灵活性和颠覆带来的喜悦已经不再是环境产品,而成了荣誉勋章。它是一种存在方式,也是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激动人心的积极可能性。
VD:毫无疑问我们可以探讨酷儿空间,那么能否探讨酷儿建筑?是否有可能设计酷儿建筑?
ANF:我觉得可以,是的,不过这只是广袤丰富的酷儿空间中的沧海一粟,这些空间的建造方式种类繁多,并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设计。作为一名一直以酷儿视角设计、创造、表现的酷儿设计师,我对酷儿建筑和酷儿设计师创造的空间都非常感兴趣,我们在书中选取了一些案例。然而对我们来说,不过分倚重于某一个特定类型的酷儿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囊括了建造/概念化酷儿空间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本身就是同类型的代表。比如,书中记录的几个档案馆,是世界各地为酷儿群体建立实体历史库的重要代表,但囿于空间限制,还是有很多无法收录。同样地,一些酷儿建筑师和设计师的酷儿设计需要代表其他作品,但这些被代表的作品同样有效和重要。
VD:建筑师们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
ANF:希望这本书能够打开并拓宽那些非酷儿的建筑师的视野,对于酷儿建筑师,我们希望这本书成为一个生命认同并坚实有力的工具,同时能鼓励他们设计更多空间,更加自豪,创造纯粹不加掩饰的酷儿作品,重新意识到他们的作品将处于一个荣耀的脉络体系当中。
文字说明由 ArchDaily 翻译及整理,如需转载请邮件联系 ArchDaily ,未经允许擅自转载至其他平台, ArchDaily 将采取措施以维护本平台合法权益。
译者:许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