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将北向斜坡上,匿于暗处的住宅改造为服务于陶艺制造的小屋的项目。经过对屋主为保护他的作品,且为使他的生活远离外界纷扰(如干扰工作的噪音、他人的注视、眩光与反射、热环境以及非必要的来访等等)所提出“要塞般的小屋”的要求的考量,该项目的概念以半透膜的特性为基础,即选择性地接受外界元素。
因此,一个能够在严苛的光学环境中从高处引入斜向光源的单流通风构件,与另一个万字符般旋转的单流构件在此相结合。其交接处的区域被覆上像温室一样的透明波浪板,使其成为了通风、采光等环境的节点,因而该区域便被定为如同细胞膜般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区域。
以高处窗体连通室内空间的,屋顶/外墙的通风区域既允许了光线在室内的畅通无阻,也起到了外墙与室内之间通风散热的枢纽作用,凭借通风区域的风压差及顶部的一个通风扇实现了对外墙/室内环境之间置换通风、重力通风与自然通风的被动+主动调节。
图纸中相应标注区域的方形坐标轴向自东向北偏移了 22.5 度,再加上它与相邻地面的水平高度差使它既能感受朝夕日光的色温变化,而不受午后刺眼光线所扰。光线一透过高处开口上一度三寸坡度的透明波浪板(于某种程度上刻意为之),就弥散开来,渗透斜天窗的雾化玻璃。以高处的开口为例,可以看出,光线被有选择性地纳入了室内。
不仅如此,住宅的地面部分遵循一条与空间结构分区相异的对角线。一个复杂而纯粹的室内空间从而诞生,不同的活动在不同环境相互穿插、交融的微地形中进行,任意挑选着最合适的落脚点,并在欣赏强光从窗外透入的同时,沐浴在它被柔化后的温和照射中。
住宅的墙上没有窗体,而开洞被集中在房屋四角的缺口处。这么做的成果就是大面积的完整墙面以及凭借推拉窗、类似于京都那边用以避开鬼门的内凹结构创造的局部气压差而实现的环形通风系统。室内空间因此变得平静祥和,风穿过巨大的墙体,被反射的光线与画作在其上交相辉映。
通过抹除传统窗体的存在,住宅的表皮舍弃了那些只会引入吓人的外部视线的无用洞口。在充斥着紧闭的窗帘的日本街景中,它的有机半透膜与外立面提出了一种新的房屋形式。通过将原本作为“家”的标志的,从窗里透出的灯光替换为有机半透膜与封闭的外墙,该作品或许可以给“家”赋予全新的定义。
尽管它的外观是沉默而富有内涵的,我的设计以一系列有机半透膜为基准,例如装有风扇与暖气的外衣,内眼(消化器官)与外眼(感受器)。
文字描述由建筑师提供
译者:李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