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面临大规模的住房危机。在米兰,人们进行一系列应对住房危机的规划,为意大利北方城市规划了能够容纳50,000至130,000人的卫星社区。这类社区的建设于1946年破土,也就是危机出现的第二年。1956年,十年过去了,随着一个全新城市总规划 Il Piano Regolatore Generale 的施行,为第二阶段的建设,又称“加拉拉特西公寓”,创造了条件。新社区的场地被一分为二,后半部分隶属于 Monte Amiata Società Mineraria per Azioni。在1967年年底,由于先前的规划给了加拉拉特西第二期的私资开发机会,该项目就委托至建筑事务所 Studio Ayde,即其合伙人卡尔罗·艾莫尼诺(Carlo Aymonino)身上。两个月后,艾莫尼诺就邀请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一同为该社区设计一栋住宅建筑。这两名意大利人致力于实现各自对理想微观社区的设想。[1]
1970s: 最新资讯
AD经典: 加拉拉特西公寓 / 阿尔多·罗西 & 卡尔罗·艾莫尼诺
https://www.archdaily.cn/cn/867265/adjing-dian-jia-la-la-te-xi-gong-yu-a-er-duo-star-luo-xi-and-qia-er-luo-star-ai-mo-ni-nuoLuke Fiederer
保罗·鲁道夫在东南亚,重读那些被遗忘的混凝土‘怪物’
谈及保罗·鲁道夫辉煌的事业生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的建筑浪潮。最为人所知的是早期他在哈佛求学时师承于格罗皮乌斯之下,受格罗皮乌斯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影响,设计出了早期备受赞誉的佛罗里达海边住宅系列,随后不断探索并打破了初期Sarasota School的风格以及僵化的现代主义风格:在耶鲁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期间,他的风格开始转向粗野主义派,追求不朽的形式感,粗糙的混凝土和多级空间里光的交织与相互作用。接着走向低谷:备受推崇的耶鲁艺术与建筑楼因为当时建筑行业开始质疑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并迎来后现代主义而被推向风口浪尖,他在美国的业务越来越少以至于不得不转战东南亚市场。除了在美国几个分散的委员会偶尔出现,鲁道夫的最后二十年主要生活在香港、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直到1997年去世。
但当然,历史学家们后来通过重读他晚年未被研究过的一些作品一次次的试图挑战这位没落建筑师的传奇。此外,建筑摄影师Darren Soh拍摄的纪录片——鲁道夫在东南亚的主要作品: 新加坡的The Colonnade (1986), The Concourse (1994)和印度尼西亚泗水的the Intiland Tower (1997)为越来越多对鲁道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线索。
https://www.archdaily.cn/cn/886097/bao-luo-star-lu-dao-fu-zai-dong-nan-ya-zhong-du-na-xie-bei-yi-wang-de-hun-ning-tu-guai-wuZoya Gul Ha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