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长度是身高的十分之一;从下巴底部到头顶的距离是身高的八分之一;从乳头到头顶的距离是身高的四分之一。”这些可供目前仍没有测量卷尺的人使用的信息,是由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撰写的,他在著名作品《建筑十书》中对此进行阐述。维特鲁威提供的数据在约1500年后由莱昂纳多·达·芬奇所著的《维特鲁威人》中进行了汇编与可视化描绘,该著作如今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下,从书皮到厨房围裙,延伸出二次创作。
建筑师理解人体尺度的演变史
20个建筑剖面,表现人体尺度
渲染的楼层平面图和剖面图可类比于翻译,它将技术施工图转化为对于不熟悉建筑设计的人来说更易于理解的语言。换句话说,它们负责将项目中的人体尺度引入,不光是拼贴人的图像,还展示家具、质感和其它建筑的方面,这些方面更现实和人性化,使得展示更容易理解。
中国传统模块化木构建筑的前世今生
随着中国城市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工匠们开始面临着在短时间内快速建造出经济住房这一难题。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在近几年开始风靡。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提前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其连接方式的多样性,给建筑本身在设计和后期维修上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没有人的建筑:专为机器而设的空间
数据中心、自动化装配流水线、电信设施以及仓库,皆代表着建筑实用性的一面。它们作为当代社会中独特的一类基础设施,是城市日常运作、发展的基础。这一建筑类型过去在业界少有讨论,但最近开始成为建筑学的议题之一。对于这类维持当今世界技术运转的空间,人们开始思考它在建筑层面的重要性和设计的可能性。
Leonardo Fernandes Dias:“人类尺度与城市生活,公共空间重设思考”
以人为本的设计始发于当代文化与日常生活。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城市空间里人类尺度的看法。对于来自LADO Arquitetura的巴西建筑师Leonardo Fernandes Dias而言,全球城市生活的转型,与健康、公共空间和建筑直接相关。
打破常规,盘点不成比例的建筑
只要建筑结构依旧存在,尺度这个名词就一直在建筑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字面意义上讲,尺度定义了我们所熟知和接受的可量度的标准——如门框的宽度、汽车转弯半径等等,当然,也是绘制可量度图纸的手段。在更抽象和象征的表述中,尺度描述了个人在将自己或熟悉的物体与不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时经历的一种感觉。
图纸中的人物有何作用?
建筑表现图中的人物是人们了解建筑尺度的基础,无论是在插画表现,超现实表现,拼贴表现还是三维表现中都是这样。但是,它常常被人们列为最后考虑的元素,其实,它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元素,从本质上来说,它需要与你的项目相联系。那么,除了展示建筑的尺度这个功能之外,人物还能传递什么信息呢?
15个最具创意行人桥(附:施工细节图)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基础设施对行人的重要性。通过连接空间,缩短通勤距离,提高城市的质量,这些对城市环境的补充的引入不仅对行人有益,而且对寻求更环保的交通工具的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也有益处。为了鼓励使用行人基础设施,我们在这里展示了15座行人桥,以及它们的施工细节,以展示材料,形式和结构方面的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