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Daily
-
César Pelli
César Pelli: 最新资讯
© César Pelli



+ 12
城市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们所拥有的特别的建筑作品。即使它们的食物,音乐或者整体的生活方式都很棒,缺少建筑会使它们变得虚无缥缈并难以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变得缺乏真实感。也许我这个观点有些极端了,但一座非同凡响的建筑于我而言确是参观这个世上不少城市的唯一目的地。这些城市包括沃斯堡,毕尔巴鄂,瓦伦西亚,圣塞巴斯蒂安,广州,悉尼和吉隆坡等等。当1996年88层的双子塔在吉隆坡的土地上破土而出时,这个城市随即获得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新形象。直到2004年,这两座独特的标志性塔楼依然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它们背后的建筑师是阿根廷裔美国人西萨·佩里(César Pelli)。他于上周去世,享年92岁。
https://www.archdaily.cn/cn/921937/xi-sa-star-pei-li-da-jia-du-ke-yi-fa-biao-yi-jian-dan-wo-shi-na-ge-chui-ding-yin-de-renVladimir Belogolovsky
© Pelli Clarke Pelli阿根廷裔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César Pelli)于2019年7月21日去世,享年92岁。佩里因设计世界上一些高层建筑而闻名,如吉隆坡的双子塔、马德里的水晶塔和智利圣地亚哥的 Costanera 中心大厦。该消息是由阿根廷图库曼省省长胡安•曼祖雷尔(Juan Manzurel)公布的。
https://www.archdaily.cn/cn/921560/a-gen-ting-yi-mei-guo-jian-zhu-shi-xi-sa-star-pei-li-qu-shi-xiang-nian-92suiNiall Patrick Walsh
Petronas Towers. Image © Flickr user einalem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丰富的手法和选址,是西班牙裔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 César Pelli(1926年10月12日生)广为人知的特点。他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场地和环境的高度感知。佩里的个人设计生涯起始于他洛杉矶的太平洋设计中心(1975年),而后是位于纽约的世界金融中心(1998年,现布鲁克菲尔德广场),到买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1996年),再到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的,旧金山的跨湾转运中心和Salesforce大楼,每个项目都是对场地环境的独特回应。




+ 9
https://www.archdaily.cn/cn/881748/ju-jiao-xi-sa-star-pei-liVladimir Gintoff
© Steve Hall本文首发于芝加哥建筑双年展(Chicago Architecture Biennial)专题博客上,该平台是北美区最大的现代建筑平台。2017年的双年展主题为“重塑历史 Make New History”,于2017年9月16日至2018年1月6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芝加哥的标志性建筑——论坛报大厦(Tribune Tower)坐落在市区的文化遗产中心已逾百年。宛如古老的教堂尖顶在城市中的非凡地位,它见证了芝加哥的崛起,也在美国百年的成长足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看来,它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标记”,它所经历的一切折射出20世纪以来建筑史的种种改变,追溯其过往,我们甚至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城市轮廓线的变迁。





+ 3
https://www.archdaily.cn/cn/881214/you-zhi-jia-ge-lun-tan-ta-da-sha-de-li-shi-guan-zhan-jian-zhu-shi-de-bian-qianLeo Shaw
© Nico Trinkhaus [Flickr], bajo licencia CC BY-NC 2.0马德里神秘莫测。规模庞大的城市本身已是奇迹,城中有趣的建筑则更加令人着迷。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德里一直是西班牙现代和当代建筑的实验室:既有众多创新性和实验性建筑的成功案例,也有很多未获重视和认可的失败尝试。这份名单挑选了那些超越时代限制的典型建筑,但并不试图列举城中建筑作品的详尽清单。许多人会认为,名单中缺少某些重要的建筑物;作者本人也完全赞同这个看法。或许这就是马德里的美丽所在:多元化的观点,数以千计的游览地,步移景异,这座城市总能为你带来惊喜。




+ 18
https://www.archdaily.cn/cn/880289/jian-zhu-cheng-shi-zhi-nan-mei-ge-jian-zhu-shi-du-ying-gai-qu-ma-de-li-kan-kan-zhe-20ge-jian-zhuMiguel Picado

除了最乐观的建筑师,几乎每个新入行的建筑小白们都会遇到一些关于建筑行业的焦虑和不安。在这些时刻,面对当代建筑和城市现状带来的挑战,我们不得不需要那些建筑大师的智慧,需要他们给我们加油鼓气,激发我们对建筑的热情。下面来看看来自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 阿尔瓦罗·西扎,西萨·佩里,弗朗西斯·凯雷, 珍妮·甘,诺曼·福斯特和保罗·门德斯·达·洛查等建筑师的忠告,希望能给你带来醍醐灌顶的清醒。
https://www.archdaily.cn/cn/875869/zhi-ye-jian-zhu-shi-gei-nian-qing-cong-ye-zhe-he-xue-sheng-de-7tiao-zhong-gaoVictor Delaqua
© Flickr user diversey licensed under CC BY-2.0当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得主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在设计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华丽而怪异的学术园区史塔特科技中心(Stata Center)时,他得到了什么?一笔巨额的设计费,加上一场大诉讼案 ,指责他由于屋顶倾斜的设计上疏忽,导致漏水 ,发霉,开裂,排水问题和溜冰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有时最具灵感的设计也可能会走上歪路。 而若这些设计果真存在许多实用上的问题,一些客户便可行使了他们的法律权利。 这里列出了9个精彩的案例。
https://www.archdaily.cn/cn/871277/fa-ting-jian-jian-zhu-jie-jiu-da-zui-zao-gao-su-song-anThomas Mus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