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 2002 年,也就是国际奥委会将 2008 年夏季奥运会授予北京一年后。最初的旅行是探索自然、美食、古老的寺庙、考古遗址,以及总的来说,体验中国的生活方式,主要并不是在中国大城市。我一个西方游客,在纯粹好奇心驱使下,来到一个东方国家寻找旧世界、异国情调,希望瞥见一个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其即将发生不可避免的彻底转变。当时,中国没有现代建筑,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当代建筑。只有少数独立建筑师几乎完全在雷达下进行的潜在新建筑语言开发的有前景的最初迹象。
传统材料: 最新资讯
Vladimir 观察记|中国先锋建筑师王澍&陆文宇、张永和&鲁力佳、刘家琨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1653/lun-san-wei-zhong-guo-xian-feng-jian-zhu-shi-wang-shu-zhang-yong-he-liu-jia-kun-de-zuo-pinVladimir Belogolovsky
Snøhetta 公布‘韦斯特海姆文化园区’方案
Snøhetta 公布了为位于爱荷华州迪科拉的韦斯特海姆园区设计的新建筑和景观方案。该园区内还设有国家挪威裔美国人博物馆和民间艺术学院,通过挪威裔美国人的视角探索美国移民文化的多样性。这座被称为“共享空间”的新楼总面积为 743.2 平方米,将成为整个文化园区的入口和主要聚集空间。除介入场地外,此设计还将加强场地和城市的联系。该建筑预计在 2023 年夏天完工。
https://www.archdaily.cn/cn/997142/snohetta-jiang-nuo-wei-he-shang-zhong-xi-bu-chuan-tong-rong-ru-mei-guo-ai-he-hua-zhou-wei-si-te-hai-mu-wen-hua-yuan-qu-she-jiMaria-Cristina Florian
印度手制遗产与生态材料,应对气候变化
印度人的生活传统贴近大地,他们的文化是由与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塑造的。印度艺术和手工艺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的形式,哲学和存在。本土地景唤起了居民社群的艺术敏感性,并通过不断发展的工艺实践,满足了实用和仪式的需求。生态和文化的交叉性通过祖先的工艺形式显而易见。
https://www.archdaily.cn/cn/988045/ying-dui-qi-hou-bian-hua-de-gong-yi-lai-zi-yin-du-de-sheng-tai-cai-liaoAnkitha Gattupalli
传统材料,在中国乡建中的当代转译
受制于交通物流的不便和资源的匮乏,近年来建筑师们在乡建中开始广泛利用当地的材料,这样不仅解决了运输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当地的文化。本文将通过浅析一系列此类项目,来探讨当地材料在乡建项目中的运用,以及传统材料诸如瓦片,金属,石材,竹子,柴火棒,木材,夯土和砖是如何在乡建中发挥它们的二次生命的。
https://www.archdaily.cn/cn/943586/chuan-tong-cai-liao-zai-zhong-guo-xiang-jian-zhong-de-dang-dai-zhuan-yiScarlett Miao
莫干山“裸心小馆” - 生态营造技术 / 晓辉设计工作室
https://www.archdaily.cn/cn/871212/luo-xin-xiao-guan-sheng-tai-ying-zao-ji-zhu-xiao-hui-she-ji-gong-zuo-shi胡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