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杨璐璐
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在可持续性方面取得发展,冯·布劳恩太空站正在为人类的发展迈出相当大的一步。探索巨大的未知事物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放弃我们的的星球。事实上,这个空间站可能是我们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最重要一步。
翻译:杨璐璐
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在可持续性方面取得发展,冯·布劳恩太空站正在为人类的发展迈出相当大的一步。探索巨大的未知事物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放弃我们的的星球。事实上,这个空间站可能是我们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最重要一步。
双层立面
从字面上我们就能了解这种立面系统包含两个层,通常是玻璃的,空气能够在内部空层流动。这种空间(从20立面厚到几米厚不等)是作为隔绝措施而存在的,从极端温度,风,到声音,其在高温和低温时都可以提升建筑的热工效应。也许最有名的双层立面的例子就是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玛利埃克斯街30号的“小黄瓜”。
中间空层中的气流可以顺其自然也也可以人为控制,双层玻璃也可以附带防晒设备。
夯土建造法并不新鲜,恰恰相反,长城中有几段就是用这种技术建成的。由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险些被现代建造技术取代的夯土墙目前正重新变成一种经济、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至于年轻的非洲企业家乔艾尔·埃森(Joelle Eyeson)也在猜测,这大概会成为她所在地区住房短缺问题的解决之道。
夯土法是一个基本的建造系统。在夯土法中,泥土先在木箱中进行压制,接着被分割成15厘米高的土层进行水平放置,最后经由人工或气压工具压实,以达到理想的密度。一个耐腐蚀并可长期保持稳定的结构由此生成。
这个未来主义的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住宅(Dymaxion House)是由建筑师和实践哲学家R. Buckminister Fuller 发明设计的,算起来到今天他也该有118岁了。“Dymaxion”是单词活力(dynamic),最大化(maximum)和张力(tension)的结合 ,是Fuller自己创造的词语。
1920年的时候,Fuller希望可以建造一个可持续的自给自足的单户家庭住宅,即未来的生活机器。即使方案从未落地实施过,该设计展示了前卫和极具影响力的新观念在配件预制造和可持续性方面。这座房子不仅在自给自足方面堪称典范,而且还可以大规模生产,扁平封装并运往世界各地。
更多关于这个革命性设计的信息将在小段休息后展示……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理解有了极大地提升,这让建筑师们渐渐意识到,可持续建筑设计不是妥协下的无奈之举,而是可以创造出更多价值的建筑发展方向。如果使用正确的做法,可持续建筑将会成为更加节能环保的高性能建筑,为使用建筑的人们提供身心愉悦的健康环境。
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以及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工程系统,这些都向我们证明了可持续建筑之于提高人类居住条件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潜力是不可小觑的。
以下,我们为大家精心挑选了30个有关可持续建筑项目的平面、剖面和施工详图,供大家交流学习。
土灰泥常被用在天然建筑中,它的成分和土坯砖是相同的。可是即使它很容易制作,其用处却并不广为人知。来自Ecoeficientes的Rafael Loschiavo将一步步教给我们如何在不进行大工程的情况下,给予一堵破败的墙新生。
悉尼歌剧院正在庆祝它提前五年实现了碳平衡,这是一个重要的环境相关的里程碑事件。为了通过提高处理废物和能源管理效率以达到降低剧院的二氧化碳排放,剧院已经获得了Australian Government’s National Carbon Offset Standard (NCOS)的认证。
在九月二十四日星期一的夜晚,悉尼歌剧院的风帆状的建筑内外被绿色灯光打亮,来庆祝获得碳平衡认证这一喜事。
身处建筑业的我们痴迷于建造新的东西,但经常忽略建筑生命周期结束时所发生的——非常不幸的,不可避免的拆除。也许我们希望我们的建筑是永恒的,持久的生命,但残酷的现实却并非如此,所以那些垃圾该何去何从?
和大多数不可回收的垃圾一样,建筑垃圾最终被扔进垃圾填埋场,当填埋所需的土地越来越稀少,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替代方案。仅仅在英国,每年从拆除建筑物中产生0.7-1.05亿吨废物,但根据卡迪夫大学的研究,其中仅有20%是生无可降解的。作为建筑师,需要在建造中对生物可降解材料更好的了解和巧妙的设计,为整个建筑的一生做出正确的决定。
冰岛的徒步旅行路线以风景美丽而闻名于世。以此为灵感,斯德哥尔摩的建筑公司 Utopia Arkitekter 设计了名为 Skýli 的亮蓝色‘避风小筑’。Skýli 可被安置在旅途沿线,不仅醒目美观,而且易于建造组装,能够抵挡恶劣的天气状况。
杳无人迹的商场静默地伫立在废弃住宅楼一旁,肃穆的楼宇因为项目的搁浅而被遗忘在天空覆盖之下。多处奥运会会馆成为“遗迹”,赛事的盛大和欢呼随着最后一位工作人员的离开成为建筑体遥不可及的遐想,因对巨型建筑结构的严格审查,这些庞然大物最终无法融入市民的生活之中。它们从被诞生到被遗忘,曾经被视为现代文明发展的象征,最终难逃人类的遗弃。扪心自问,人类执手的混凝土建筑真的是建筑进步的标志吗?如果是,我们何以狠心将它们弃之不顾?一群设计师说:“我们批评用无意识的态度去设计一栋建筑,建筑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充斥着看不见的残酷”。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宣言,让更多人理解可持续性发展,这群设计师建造了一个壳菌丝馆形状的“菌落庭院“(The Shell Mycelium Pavilion) 。
菌落庭院由两家建筑事务所BEETLES3.3 和Yassin Areddia Designs联合设计,通过展现临时性的结构传达出一种可替代的有意识的设计概念。它曾作为2016年的高知-穆泽里斯双年展(KochiMuziris Biennale 2016)的参展项目在印度进行展出,目前从属MAP项目并放置在荷兰仓库(Dutch Warehouse)中。
Vincent Callebaut Architectures 公开了以自然海岸线为主导的新菲律宾生态旅游度假村设计方案。坐落于滨海边上的两个斐波那契螺旋形陆地上的度假村, 以C2C再利用以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作一系列螺旋式的公寓和贝壳式的酒店的特色建筑。在中心地带,一座如同大山般的综合体包括了学校,娱乐游泳场所,运动场,餐厅厨房,以及一套为环境科学家打造的实验室。
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交通和 气候变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估计,30%的城市道路拥堵是由寻找停车位引起的。汽车文化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建造更多的停车场,尤其是绿色停车场迫在眉睫。 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在不断挑战城市解决暴雨所带来的问题的能力。2017年的大西洋飓风季节证明了这一点——截至周一,13个已命名的风暴 已经在大西洋形成,造成了210人死亡。
第三自然(THIRD NATURE)是一个丹麦建筑公司,在他们的POP-UP项目中为现在城市面临的暴雨、停车和绿化缺乏 等问题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法。POP-UP从上到下依次是绿化空间、停车场、水库,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储存水,创造漂浮的空间来停放汽车。
把天气带入建筑物往往和我们想从建筑外立面能够得到的相反。然而华盛顿邮报的文章报道了俄勒冈大学的新研究,旨在展示让自然进入建筑物对人们身心带来的双重好处。自然的迹象和变化对我们的健康颇有裨益,但是我们在室内并不能经常接触他们——而人类现在90%的时间都在室内活动。但是即使在一个城市环境中,自然经过都比较困难,也不能避免天气的状况。当研究人员找到方法将风和阳光斑驳的倒影带入城市里面时候,他们发现当暴露于这些自然运动时,人们的心率会降低,人们会较少地被类似运动分心。
到目前为止,绿色建筑是一个熟悉的概念,但华盛顿邮报中的文章提出了超过我们目前对绿色建筑认知的一些观点。绿色建筑在新建筑中是伟大的,但排除了大量可能而且也应该受益于自然干预的现存建筑物。理想情况下,建筑物应该积极展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拘泥于“不伤害”。
在哥伦比亚的首都麦德林(Medellin),城市发展公司(Empresa de Desarrollo Urbano / Urban Development Company)在建造新总部。它结合了当地城市再生的最佳热力性能。这个新的EDU总部是集公共公司,私营部门和来自哈佛毕业设计学院,在哥伦比亚首都安家的SalmaanCraig教授一起的三方合作。
建在圣安东尼奥公园前EDU 总部旧址上,该项目旨在为麦德林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建筑打造一个信奉着"呼吸的建筑"的准则的基准。
作为材料、 热能设计和建筑物理学的专家,Craig教授 (工程博士) 自愿为该计划的实现贡献力量。下面,他解释了这座建筑概念中热力学的难点。
召集了以"活力城市"为主题的关注可持续建与数字化建造方式,城市化以及可再生材料的亭子设计方案后,CHART ARCHITECTURE近日宣布了5名入围者。涵盖了使用了宜家购物袋,生化燃气反应器,太阳能以及其他创新设计方法的设计提案是由以Bjarke Ingels.为首的评审团决出的。最终的胜者将会赢得一次职业建筑师,建造转件和开发商带领下的师徒制的设计课程,旨在在支持年轻建筑师的职业生涯同时增进跨学科合作。
2017图表建筑竞赛的入围者:
“地域主义建筑师一种关系到当地人民种族、地域和当地“方言”的建筑语言,”Paul Oliver,《世界地域主义建筑百科全书》(The Encyclopa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的作者这样写道。但不幸的是,因为现代建筑技术快速扩展的“身份及文化活力的缺失”,传统的建筑语言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不受到重视,《建筑评论》杂志称之为“全球通用建筑潮流”。钢铁、水泥和玻璃建造的高质量建筑随处可见,而诸如土砖、稻草或是泥炭之类的地域建筑技艺则同落后联系在了一起。讽刺的是,这些当地的建筑方法却远比那些讨论可持续性重要性的当代建筑更环保,并具有文脉意识。正因如今的潮流,大量的建筑和文化知识正在消亡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