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Mark Alan Hewitt

BROWSE ALL FROM THIS AUTHOR HERE

大型木材是低碳未来的关键因素吗?

本文最初发表在Common Edge上。

中国的寺庙已经屹立了几个世纪,风雨飘摇,却依然坚固,没有一个裂缝或木材错位。它们采用一种古老的技术,称为“榫卯结构”,不需要使用钉子或金属零件来连接木质结构元素。斯堪的纳维亚的立柱教堂几乎同样耐久。毫不奇怪,在瑞典和整个中国,有大量的树木。

那么,过去几年来,“大型木材”建筑创新为何如此受瞩目呢?正如Boyce Thompson在他深思熟虑的新书《大型木材创新:商业建筑中以风格封存碳(Schiffer Publishing)》中所论述的那样,对于那些因为昂贵的钛金外皮和巨大碳足迹感到愧疚的建筑师而言,这将成为“绿色”技术领域的下一个大事件。彩色照片展示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这些建筑位于木材产业一直健康的地方,如太平洋西北地区和斯堪的纳维亚。日本人用进口材料建造原木小屋,这些材料几乎可以媲美黄金。

大型木材是低碳未来的关键因素吗? - Image 1 of 4大型木材是低碳未来的关键因素吗? - Image 2 of 4大型木材是低碳未来的关键因素吗? - Image 3 of 4大型木材是低碳未来的关键因素吗? - Image 5 of 4大型木材是低碳未来的关键因素吗? - 更多图片+ 1

远离旧建筑: 勒·柯布西耶的真正含义

本篇文章最初发表CommonEdge

今年是勒·柯布西耶的划时代著作《走向新建筑》( Vers Une Architecture)第一版的百年纪念。尽管 2007 年出现了新的英文译本并广受好评,但大多数其他执业建筑师还是阅读了 1928 年出版的第一个英文版,名为《Towards a NewArchitecture》。比较这三个版本很有启发性,尤其是在一个关键方面:在标题中插入“新”一词。然而这本书并不是真正关于新建筑的,因为它很少展示国际风格的建筑。相反,它在很多方面都是一种巧妙地批判,旨在说服欧洲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放弃大战前的各种建筑,重新开始。事实证明,这本书非常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远离旧建筑:  勒·柯布西耶的真正含义 - Image 1 of 4远离旧建筑:  勒·柯布西耶的真正含义 - Image 2 of 4远离旧建筑:  勒·柯布西耶的真正含义 - Image 3 of 4远离旧建筑:  勒·柯布西耶的真正含义 - Image 4 of 4远离旧建筑:  勒·柯布西耶的真正含义 - 更多图片

文丘里&斯科特·布朗经典作品,面临拆除危机

文丘里&斯科特·布朗经典作品,面临拆除危机 - 主图
London National Gallery. Image via Wikimedia Commons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 Common Edge 。

尽管伦敦国家美术馆拥有丰富的杰作收藏,但在其存在的两个世纪中,其建筑形象并不为人所称道。在其领导人的一次真正卓越而富有远见的决策中,美术馆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举行了一次竞赛,最终来自费城的文丘里、劳赫和斯科特·布朗(VRSB)赢得了竞赛,得以建造一座特殊的收藏展馆。

1988 年至 1991 年,在塞恩斯伯里(Sainsbury)家族捐赠资金支持下,作为对国家的献礼,这栋建筑得以增建,一经建成立即被誉为 20 世纪同类建筑中最好的作品之一,一直为伦敦市民所喜爱。并且从那时起,作为 William Wilkins 的平平无奇的古典建筑的扩建部分,它一直运转良好。研究罗伯特·文丘里、约翰·劳赫和丹尼斯·斯科特·布朗作品的学者们认为该建筑无疑是他们的代表作之一。然而,国家美术馆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文丘里&斯科特·布朗经典作品,面临拆除危机 - 主图文丘里&斯科特·布朗经典作品,面临拆除危机 - Image 1 of 4文丘里&斯科特·布朗经典作品,面临拆除危机 - Image 2 of 4文丘里&斯科特·布朗经典作品,面临拆除危机 - Image 3 of 4文丘里&斯科特·布朗经典作品,面临拆除危机 - 更多图片

关于‘1980年后五座最佳建筑’评选,建筑师、社会、商业之间的关系

本文始发于Common Edge上。

千禧年后不久,《名利场》(Vanity Fair)——这本自称关注各种文化里程碑的杂志,邀请52名“专家”评选出1980年以来五座最佳建筑。评选结果异乎寻常;每座建筑基本都是由这些“专家”之一设计的,这些在候选建筑中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很少有建筑能获得5票以上的。

建筑模型的魅力和重要性

本文最初发表于 Common Edge。

在本周的再版中,作者 Mark Alan Hewitt 谈到了模型及其重要性。他说,“对于我们这些在1950年代和60年代长大的人来说,模型是很热门的东西”。70 年代的建筑模型,类似于今天的虚拟效果图,这篇文章便回顾了模型的发展历史以及制作它们的艺术家。

为何美国不传授中国建筑教育?

本文原载Common Edge,原标题为 “为何我们不传授中国建筑?”

试问有多少美国建筑学教授知道有一本等同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的中文专著?我估计答案是,很少。我教了20多年的建筑史,才发现了这本由一位据我们所知非建筑师或建设者的朝廷显贵所著的宋代书籍——《营造法式》。事实上,在明代以前,中国没有任何一座著名的寺庙、宫殿或祠堂是由建筑师设计的,因为在东亚的任何一种设计环境中,一个人负责一个建筑项目的概念是陌生的。

12种方式重塑建筑学教育

文章最初发表于Common Edge

本文摘自“绘见世界:建筑设计的认知史”一书的最后一章。文章概括了重塑建筑教育与实践的几点建议,使用体现认知理论,即人脑在建成环境中作用的科学,来强调设计师应摒弃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传统,自工业革命以来建筑师们已逐渐远离了手作艺术。尽管下列练习方法已经被一些个人教育者和课程采纳,但并没有由注册建筑师协会(NCARB)批准并广泛传播。

为什么建筑再利用需要且必须要成为未来一大要务

由专业建筑组织吹捧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奖项类别和标准制度往往在开幕后就落幕,对建筑物的日常能源使用缺乏考量。在目前的形式不可能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重新思考可持续性在当今建筑中的含义?第一步可能是停止奖励专门建造的建筑,而是把目光投向我们已有的建筑。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commonedge, 原标题 "为什么建筑再利用应该成为接下来的一大要务"(Why Reusing Buildings Should be the Next Big Thing)

在1992年就全球环境主题举办的里约会议(Rio Conference)的开幕仪式中, 三个问题变成不容质疑的事实:地球确实在变暖;化石燃料不再是一种可靠的能源;建筑环境必须适应新的现实情况。那一年, 我在《建筑教育杂志》(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不可预知的环境而建筑》(Architecture for a Contingent Environment)的文章, 建议建筑师与自然学家和环保主义者一起来面对这种情况。

罗伯特·文丘里与困难的总体:建筑界的离经叛道者何以彻底改变设计

文章最早以“罗伯特·文丘里和困难的总体”为题发表在《公共边界》(Common Edge)

罗伯特·文丘里(1925-2018)是上世纪影响力最广泛的美国建筑师,不过,这并非因其建筑作品,或是因其设计师的身份。他作为建筑师可能永远无法与赖特甚至盖里比肩。在1965至1985年间,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丹尼斯·斯科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改变了所有建筑师看待建筑、城市、景观的方式,他们改变的方式近乎等于同一时期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鲍勃·迪伦(Bob Dylan)和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改变我们看待艺术、媒体、大众文化的方式。

我在1970年代做学徒时,曾与鲍勃·文丘里(同指罗伯特·文丘里)共事;我同样是读着他的书、看着他的建筑、感受着他如父一般的关怀长大的。他和我的父亲仅相隔一年,而丹尼斯与我母亲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