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Daily
-
社会正义
社会正义: 最新资讯
通往圣雅各之路的坡道,朝圣路上的U型混凝土构件 / CREUSeCARRASCO Arquitectos © Luis Díaz Díaz随着建筑环境不断演变以反映和应对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包容性建筑的概念日益凸显。这种方法优先考虑同理心、无障碍性和公平性,致力于创造能与不同人口统计特征、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个人产生共鸣的空间。它超越了仅仅满足无障碍标准或融入通用设计元素,而是体现了一种范式转变,使建筑人性化,并使其与基本的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通过这一视角,包容性建筑促进了联系,拥抱了多样性,并确保物理空间有助于集体福祉。
本文通过 2024 年发表的精选文章,探讨了四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同理心、包容性建筑以及空间公平性和无障碍性。这些主题共同揭示了建筑如何回应社会挑战和愿望,展示了其作为社会变革催化剂的潜力。从设计情感联系到解决空间不平等问题,2024 年的经验教训强调了建筑师的责任,即创造超越功能性的空间,在每个层面上倡导包容性,并营造每个人都感到被看见、被重视和被赋权的环境。




+ 11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5109/mian-xiang-suo-you-ren-de-she-ji-tan-suo-jian-zhu-zhong-de-tong-li-xin-bao-rong-xing-wu-zhang-ai-xing-he-kong-jian-gong-ping-xingDiogo Borges Ferreira
Staircase on the Stationsplein, Rotterdam, by MVRDV. Image © Laurian Ghinitoiu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它承载着人类生活的意义和节奏。在城市景观的结构中,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通力合作,创造出超越美学、社会正义和诗意表达的空间和谐。市民参与其中,成为城市持续叙事--大都市旋律--的积极参与者。
2023 年,ArchDaily 撰文探讨了城市化的诗学,探索了城市满足人们社会和情感需求的未来:




+ 2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1930/li-jie-cheng-shi-hua-cheng-shi-de-he-xie-zheng-yi-yu-shi-yiAnkitha Gattupalli
The Painted Houses of Tiébélé. Image © tumblr在环境面临挑战、对真实性和文化多样性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建筑师们越来越多地转向土著知识体系,不仅将其作为灵感来源,还将其作为适应和应对当地及全球挑战的可行解决方案。作为土地的传统守护者,土著社区对其生态系统、当地可用材料、文化规范和社会制约因素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些知识蕴含着塑造当代建筑的宝贵见解,有助于建筑适应当地人及其环境。
乡土和本土做法正在成为建筑重新构想的基础,为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建筑技术提供信息,同时也允许创新和现代表达方式的融合。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精心融合可以对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采用本土方法利用现有资源的建筑师不仅可以创造出植根于当地环境的建筑,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生态的影响。此外,直接与原住民社区合作,可以使项目优先考虑社区参与、文化敏感性和可持续发展。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1807/tan-suo-tu-zhu-zhi-hui-zhi-gen-yu-chuan-tong-he-she-qu-de-jian-zhu-zhi-luMaria-Cristina Florian
科堡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 T2023年“时空间的存在”展览, 莫拉宫 © Federico Vespignani在今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欧洲文化中心 ECC举办了第六届大型建筑展览“时空间存在 Time Space Existence”。2023 年的“时空间的存在 Time Space Existence”展意在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多种形式,并囊括了从对环境与城市景观的深度考量、到在创新、再利用、社区、包容性间的展开对话等多个概念。截止至 2023 年 11 月 26 日,Snøhetta 及MADWORKSHOP 等卓有成就的设计事务所、及 Urban Radicals、ACTA 等新星事务所都将参与其中,并在威尼斯本博宫(Palazzo Bembo)、莫拉宫(Palazzo Mora)和玛丽娜瑞莎花园(Marinaressa Gardens)展出。
为了回应气候危机问题,展览装置均展示了各自对新科技与建造方法的研究,并呈现了如何通过循环式设计、及深化创新、有机、可循环建筑材料以应对这一难题。此外,参展者还提出如何为流离失所的社区及少数群体提供可行的居住方案,从而打造社会公正性设计。同时,一些参展作品还旨在研究建成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间的紧张关系,以此寻求未来可共存可能性。




+ 9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2520/snohetta-madworkshop-deng-10-wei-she-ji-shi-wei-2023-nian-wei-ni-si-shuang-nian-zhan-ou-zhou-wen-hua-zhong-xin-shi-kong-jian-de-cun-zai-zhan-lan-da-zao-jie-gou-zhuang-zhiClaire Brodka
Parque Fresnillo en México / Rozana Montiel | Estudio de Arquitectura + Alin V. Wallach. Image © Sandra Pereznieto2 月 20 日,又一个世界社会公正日到了。今年的主题“消除隔阂,创造机会”极其适合用来反映社会各领域——尤其是建筑和城市化方面——公正的重要性。的确,建筑和城市化都是建设便捷城市的基本条件,且在应对经济不平等和社会排斥问题的方面,它们都是重要手段。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1045/xiao-chu-ge-he-la-ding-mei-zhou-jian-zhu-zhong-de-she-hui-gong-zhengFabian Dejtiar
The Whale / de Architekten Cie. © de Architekten Cie.2020 年,在大流行病导致的第一波封锁中,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宣布了其通过采用“甜甜圈经济”概念从这场危机中复苏的战略。该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 Kate Raworth 开发,并通过她于 2017 年出版的著作《甜甜圈经济学,像 21 世纪的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的七种方法》而广为人知。在这里,她认为经济学的真正目的不一定等于增长。相反,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最佳点,一种平衡的方式为每个人提供他们过上美好生活所需的东西的方法,一个“社会基础”,同时限制我们对环境的影响,“生态上限”。在 Raworth 的帮助下,阿姆斯特丹将这种方法缩小到一个城市的规模。该模式现在用于为全市范围的战略和发展提供信息,以支持这一总体理念:在不给地球带来额外压力的情况下为所有人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其他城市也在效仿这个例子。




+ 5
https://www.archdaily.cn/cn/997913/a-mu-si-te-dan-ru-he-shi-yong-tian-tian-quan-jing-ji-xue-mo-shi-wei-ren-yu-huan-jing-zhi-ding-ping-heng-zhan-lueMaria-Cristina Florian
Wandile motivates students in Swaziland to chase after their dreams. Image © Troy Homenchuk, Andrew Von Maur, Andrews Universit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Interior Design设计公正总是根植于个人经历,通过改变日常生活来实现。Wandile Mthiyane 是正在践行这一理念的建筑设计师,也是在种族隔离政策施行时期成长于南非德班市(Durban)的社会活动人士。他很小的时候就为建筑设计所吸引,这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他意识到自己想要通过努力来消除种族隔离制度积累的社会影响,为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目前,他创造的社会影响,包括改造自己家乡德班的工作受到了世界认可。




+ 26
https://www.archdaily.cn/cn/985137/jiang-jian-zhu-she-ji-cong-ya-po-gong-ju-gai-bian-wei-she-qu-ying-zao-gong-ju-nan-fei-jian-zhu-shi-wandile-mthiyane-zhuan-fangEric Baldwin
© BOGDAN & VAN BROECK and BC ARCHITECTS & STUDIES比利时 BOGDAN & VAN BROECK 和 BC Architects & Studies 建筑事务所目前正在为布鲁塞尔设计一座戒毒综合中心,为这一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全天候开放的、安全、温暖、友好的环境。建筑就像一所临近城市港口的现代化客栈,布置了暂住空间和社区公共空间,为原本体制化的功能注入一丝温暖的内在品格。




+ 10
https://www.archdaily.cn/cn/970742/bu-lu-sai-er-jie-du-zong-he-zhong-xin-bogdan-and-van-broeck-lian-he-bc-architects-and-studies-xin-zuoAndreea Cutieru
Courtesy of DESIGN AS PROTEST在本周的《大都会》(Metropolis)再版中,作者莱拉·斯通(Leilah Stones)探讨了全球各地建筑师、设计师和规划师如何重新定义设计行业倡议者的意义,并列举出了6项实践设计正义的举措。

https://www.archdaily.cn/cn/968506/liu-xiang-shi-jian-zhen-zheng-de-she-ji-zheng-yi-de-shi-fan-xing-ju-cuoLeilah Stone
Courtesy of Cuningham Group社会正义始于建立理解和社区。对于Cuningham Group的美国原住民设计负责人和Full CircleIndigenous Planning的创始人Sam Olbekson而言,社区与当地文化和传统有着深厚的关系。作为奥吉布韦的白土印第安人,Sam带来了一个在原住民社区内和外长大的土著部落成员的视角。如今,他正在使用设计来反映并为子孙后代建立当代的社会价值。




+ 11
https://www.archdaily.cn/cn/948570/sam-olbeksontan-yuan-zhu-min-she-ji-he-she-hui-zheng-yi-jian-zhu-dui-yu-dang-di-wen-hua-zhi-guan-zhong-yaoEric Baldwi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Rotunda. Image © Anna Wesolowska建筑应当具备人文关怀——在冠状病毒肆虐,呼唤社会正义的声音响彻全球的年份里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时事影响波及到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多个领域。作为弗吉尼亚大学的在职建筑师,Alice Raucher负责为校园基本规划和设计纲领提供专业建议。Raucher女士致力于解决独特的设计挑战,在继承大学昔日精神的同时也为其规划未来。




+ 23
https://www.archdaily.cn/cn/945431/alice-raucheryu-fu-ji-ni-ya-da-xue-tan-she-hui-zheng-yi-yu-ke-chi-xu-fa-zhan-feng-ge-shi-fu-qian-deEric Baldwin
Courtesy of Design Yard Sale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学生和校友正在发起一个名为 DesignYard Sale 的线上市集,以筹集资金支持反对黑人种族歧视的运动。该线上市集将出售和拍卖由设计界人士捐赠的创意作品,所有净收益将捐给 Bail Project 和 Colloqate Design。售卖的作品中,有不少来自著名设计师、艺术家和学者的捐赠,如森俊子、Oana Stanescu、Rachel Israela、Jeanne Gang、Billie Tsien、Snarkitecture、Jerome Byron和VERV LONDON等。




+ 2
https://www.archdaily.cn/cn/943925/ha-fo-she-ji-yan-jiu-sheng-yuan-xiao-you-cheng-chong-zu-zheng-yi-pai-mai-she-ji-zuo-pin-xian-shang-mu-juanEric Baldwin
Design for Philadelphia's iconic Benjamin Franklin Parkway by Paul Crét and Jacques Gréber, 19172018费城城市设计挑战赛 | 一等奖 $5,000
本次面向大学生的国际城市规划与设计比赛现已开放注册。为庆祝费城标志性的林荫大道——本杰明•富兰克林公园大道建立100周年,活动主办方 theCenter / Architecture + Design 希望能由此比赛发掘出有创意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如何安置新的城市大道于密集的21世纪城区中?如何通过道路建设连接社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期待从学生们的方案中找到答案。
https://www.archdaily.cn/cn/879066/2018fei-cheng-cheng-shi-she-ji-tiao-zhan-sai-the-next-parkwayRene Submissions
Mumbai Skyline. Image via Pixabay by user PDPics (public domain)2015年,印度政府发起智慧型城市计划.pdf),计划截止2020年前发展100个智慧城市,以关注印度快速的城市化;30个新城市于上周加入官方名单, 目前已确认的城市总数达到90。这项75亿的计划需要核心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的支持-水电供应,城市交通,保障性住房,卫生,健康和安全——同时引入科技化的“智慧方案”以提高经济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这个官僚腐败严重的国家,此项计划因其透明性和创新性受到好评。开展国家内部的 “城市挑战” 并奖励本土市政机构提出的优质提案。然而,乌托邦式的宣言.pdf)和务实的执行如今却引发了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的忧虑,质疑印度智慧型城市的想法是否存在着本质上的缺陷。
https://www.archdaily.cn/cn/875251/yin-du-de-100ge-zhi-hui-xing-cheng-shi-ji-hua-zhen-de-ke-xing-maSuneet Zishan Lang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