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泰国北部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城市清迈市中心,2017年落成的帕尼亚登大厅承载着技术创新与对传统的尊崇,通过竹子这一元素焕发出勃勃生机。该项目将泰国数百年的手工艺与现代设计方案相结合,体现 Chiangmai Life Architects 的精神理念,该事务所致力于将自然材料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一标志性项目所采用的一些现代结构解决方案,进一步揭示竹子的真正潜力,并引领对可持续建筑与竹子工程的新视角。
意大利城市在这座有 900 年历史的教堂安装了玻璃屏障,以防洪水进入。这项决定是在 2022 年 12 月接近历史记录的洪水之后做出的,防止了 2019 年 11 月近乎灾难的重演。依据大教堂检察主管机构所说,这次悲剧使部分建筑“一天内老化了 20年”。该临建结构实行至保护意大利的威尼斯和威尼斯潟湖等城市免受洪灾的 MOSE 系统 2025 年末完整运行时。
建筑设计师可以有效组织建筑的元素、材料和色彩,引导居住者在不同空间里的活动。在一些创新建筑实践中,色彩有效提升了项目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建筑设计中色彩的使用可以影响使用者的情绪与行为。在选择具体的颜色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决策:要突出哪些建筑元素、如何使用色彩划分空间、塑造焦点、以及如何与情绪相关联等等。
文章以五个具体的项目为例,分析了如何将色彩作为一种设计策略,并分成了三个主题:结构的色彩、建筑元素和家具的色彩,以及划分空间的色彩。
“色彩在某些地方的应用具有极大的价值,它们使建筑的结构和形体看上去充满活力。”——安东尼奥·高迪
20世纪后期,由于土地狭小,地形极端的限制,香港市区逐渐成为地球上最密集,也是垂直程度最高的地方,高度超过500英尺的建筑物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多。与欧洲和西半球使用钢或铝结构作为脚手架不同,香港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多数摩天大楼都使用竹制的脚手架系统。
为了建造结构,施工队将高强度轻质材料与塑料绑带捆在一起,将其作为攀登建筑的阶梯结构。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工人可在仅仅一天之内搭建1000平方英尺竹脚手架。为了保护结构,有时会将尼龙纱挂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