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Daily
-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 最新资讯
混合宅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 Weiqi Jin庭院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要素,作为家庭生活组织的中心空间。这些空间在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包括调节室内温度、增强社交互动以及促进居民与自然的联系。




+ 26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0991/hu-wai-yu-jian-zhu-huan-jing-tan-suo-10-ge-jiang-chuan-tong-yu-xian-dai-rong-wei-ti-de-zhong-guo-ting-yuan-ju-zhu-kong-jianPaula Pintos
Sandstone jalis at the New Building for the Parliament of India were inspired by the country’s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crafts. Image © Kavin Kumar La Sa自然光、新鲜空气和恒定舒适的温度。这是我们室内空间所需的三个最基本要素。通过扩大和增加玻璃在现代建筑外墙中的使用,我们可以增加自然光。然而,要将这些满墙的玻璃表面与通风和温度控制结合起来,往往需要大功率的技术解决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将重点转向更高的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率,世界上最炎热(而且越来越炎热)环境中的许多现代项目正在发掘更多控制温度、光线和通风的传统方法,通过学习过去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 17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4024/yin-du-15-ge-shi-yong-chuan-tong-jali-wai-qiang-de-xiang-mu-kong-zhi-guang-xian-wen-du-he-tong-feng-de-jie-jue-fang-anJames Wormald
© Eric Staudenmaier“檐廊”并不像这个词所暗示的那样是一种复杂的建筑类型,它是“clear”和 “story”的简单组合--如果从词义上来说是松散的话。它指的是墙壁上有窗户或高于视平线的空洞的部分,该词通常被认为具有宗教背景。毕竟,历史上檐廊曾出现在罗马教堂、希伯来神庙和早期基督教建筑的上层。我们所能找到的有关这一特征的最早记载来自宗教典籍。
如今,宗教建筑的典型特征往往是高窗透光,无论是形象上还是字面意义上,光线都来自更高的来源。例如,在台湾的 CES礼拜堂,“光线透过玻璃帷幕,全天照亮了天顶”, JJP Architects & Planners 在谈到由自然光驱动的室内设计理念时解释道,“礼拜堂充满了灵性的气息,明亮的十字架投射到空间深处。”




+ 30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6790/shi-yao-shi-yan-chuang-ji-qi-zai-24-ge-xiang-mu-zhong-de-kong-jian-you-shiJames Wormald
大的开口作为建筑内部生活的视觉展示,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好奇心。 © MVRDVMVRDV 联合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武汉图书馆新馆建筑概念方案设计竞赛。这座总建筑面积约为 140,000 平方米的图书馆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方案融合了传统和非传统的功能,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人文互动、阅读和工作室空间。三个大型观景窗将建筑与周围环境在视觉上连接起来,透过窗口,图书馆内部的动态一览无余,从而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独特的三面流线型设计,彰显百湖之城在两江交汇处的独特地位,将成为武汉市令人瞩目的新地标。




+ 6
https://www.archdaily.cn/cn/994847/wu-yi-tu-shu-guan-xin-guan-mvrdv-plus-zhe-da-yuan-zhi-shi-xia-gu-fang-an-zhong-biaoMaria-Cristina Florian
Re-Defining of the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Historical District by AECOM . Image © Chill Shine城市绿化空间被认为是减轻城市环境日益升高的气温带来的影响的最合适和最可行的方式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城市面对更频繁、更极端的热浪,将城市居民置于危险。许多城市正在采用措施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当原始自然地面覆层被诸如人行道和建筑物等吸收和储存热量的表面所取代时,就会产生这种影响。这种效应会使该区域较于周边环境的温度升高几度。城市的“微环境”受到这种现象以及一系列经常被忽视的因素的影响。为了使得调整气候措施有效,需要考虑到所有的因素。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987121/zhan-lue-xing-lu-di-kong-jian-ru-he-chong-fen-li-yong-qi-leng-que-xiao-guoMaria-Cristina Florian
https://www.archdaily.cn/cn/975682/macaco-zhu-zhai-atelier-marko-brajovicValeria Silva
视频
© Roland Halbe自动化无处不在——我们的家、家具、办公室、汽车,甚至我们的衣服; 我们已经习惯了被自动化系统所包围,以至于甚至忘记了没有它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虽然自动化系统通过净化空气和温度控制等解决方案显著提高了室内空间的质量,但没有什么能与大自然母亲的自然凉风相比。
但是,就像建筑中的其他事物一样,没有一刀切的方法; 在坦桑尼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瑞士或哥伦比亚就行不通了。这是由于不同的风向、平均温度、空间需求和环境限制(或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所有形式的自然通风,以及建筑师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这种被动式解决方案的。




+ 26
https://www.archdaily.cn/cn/964417/hui-gui-ben-yuan-zi-ran-tong-feng-he-qi-zai-bu-tong-huan-jing-zhong-de-shi-yongDima Stouhi
Ateliê 142 / Atelier Wilda. Imagem: © David Foessel虽然某些程度上的舒适度和幸福感在室内环境中都外因有关,如自然采光和通风,但更多的还是与室内布置和建筑为居住在里面的人创造的感觉有关。
要想平衡在室内设计中可以提供更高舒适度的所有元素总是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在必须被充分利用的小型空间中,因为并不是总能建立朝外的大门,甚至不能由较大的开口,整个建筑都要以常规保守的方式进行。




+ 10
https://www.archdaily.cn/cn/959443/ru-he-zai-xia-xiao-kong-jian-zhong-ying-zao-shu-gua-gan-he-xing-fu-ganSusanna Moreira

在越南的河内、西贡等城市,沿街立面狭窄、却有三五层高的住宅随处可见。这些传统长屋空间狭小,仅依靠正立面窗户进行通风采光。根据文化考证,此类长屋随沿街立面宽度征收房产税的制度而出现,其真正目的在于优化土地利用效率。
这一建筑遗产正逐渐在越南建筑师群体的当代实践中重获新生。老旧的立面为拥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室内庭院、融入不同环境的绿色植物、分体式的功能布局模式所带来的高质量生活空间所取代。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一些住宅项目:
https://www.archdaily.cn/cn/956809/15ge-yue-nan-xia-feng-zhu-zhai-he-jiMatheus Pereira
Hospital Sarah Kubitschek Salvador / João Filgueiras Lima. Image © Nelson Kon为了试图改善我们建筑项目的热舒适度,没有什么事情比利用风这种自然、免费、可再生还清洁的能源更加理性了。对于资源有限性的认识以及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已经使得排除空调系统成为了任何项目的主流趋势。建筑师和工程师们正在转向这种更加被动式的改善热舒适度的方式。很明显,存在一些极端气候的地区仍无法摆脱人工系统的使用,但在大部分的地表区域,通过被动系统来在环境中营造舒适的气流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如果在项目阶段就将这些行动纳入考虑。
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主题,但是我们在这里收集了一些概念,可以通过相关的实际建造项目进行举例说明。一系列的通风系统都可以在项目中起作用:自然贯流通风(natural cross ventilation),自然引导通风(naturalinduced ventilation),烟囱效应(chimney effect)以及蒸发冷却(evaporative cooling),通过将这些概念与构造元素的正确使用相结合,可以有效改善热舒适度,减少能源消耗。
https://www.archdaily.cn/cn/888289/shi-yao-shi-guan-liu-tong-feng-shi-yao-shi-yan-cong-xiao-ying-shen-du-jie-da-zhong-duo-tong-feng-gai-nianMatheus Pere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