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BIG 商业首脑告诉你:成功运营事务所的八大必修课

本文作者为 BIG 的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 Sheela MainiSøgaard。最早见于在 DesignIntelligence 上发表的 “BIG Lessons: Eight Key Points That We Focus(ed) on in Our Growth Process.”一文。

2008年加入 BIG–Bjarke Ingels Group 时,我们只有一个办公室,一位合伙人,和45位设计师。 八年以后,我们在哥本哈根,纽约和伦敦三地,共拥有了12位合作伙伴以及400多名设计师。 随着我们持续地扩大业务覆盖面,项目数量及员工数量,我有幸回顾并提炼总结了是什么让我们如此不同反响。 以下即是我在过去八年中所积累获得的伴随BIG成功壮大的八大必修课。

第1课:设计品质与商务运营,携手推进

在 F1 赛车比赛中,我们的焦点很容易关注在赛车和赛车手上,这是我们在比赛过程中所直观看到的。 然而,对于一场比赛的胜利而言,赛车机组成员、设备和更多幕后配合团队的协调组合也同样重要。

建筑设计是我们组织架构里最为抢眼的核心,但是我们同时也专注于良性的商务运营。商务与设计并不是对立的。 一个良性管理组织的商务前环境将是确保设计成果顺利提交的前提。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对于组织架构的分析思维不仅是理性的,而更是必要的。 如果可以返回过去并改变一件事的话,我会更早的雇用更多的运营协调的成员。 他们中的每一位都为我们带回了几倍于其薪水的收益回报。 只有从运营组织的角度出发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组织架构,我们的设计师们才会更为专注设计的极致品质。

第2课:关注财务的良性循环

我被招募到BIG的时候,主要负责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公司都终将面临的财务挑战。鉴于本来自另一个行业领域,我首先深入解析了建筑行业。我发现传统的设计费架构侧重于按任务量计费。费用是依照在不同工作阶段(如施工图阶段)的工作时长计算的,而非工作内容所创造的价值重要性计算。这种计费模式对于方案设计师来讲很不公平,因为设计前期工作量往往巨大,而后期相对较少的工作量交给了其他施工图设计师完成。

反思传统收费方式的劣势,并为了获得我们为客户创造的价值的公平回报,我们开始专注于收集记录我们所创造价值的证明。我们因此能够向客户展示,因为我们的设计而为项目每平方英尺更多售出的经济价值,为场地增加的更多的功能,以及为使用者带来的更多收益。所有这些都更有助于我们确保实现更大份额的设计回报收益。

我们发现,从开始到结束的全周期之内,管理和把控每个项目以确保我们的设计费的全额收入,从而保证获取利润。我们使用专业软件以便为任何工作阶段划计划安排资源的配备。此外,我们定下制度在全年定期检查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使我们能够确保在没有我们的知晓和批准的前提下,不会有任何项目超出预算。此举目的并不是对于团队的惩罚(例如,这些评估结果并不会影响团队的奖金),而是通过项目的财务善和实践情况来与他们沟通,以便团队能够了解并针对性的去安排协调。我们的设计成员也不必再去好奇项目的花费,因为整个过程都是透明的。

我认为任何一位合伙人、设计负责人以及项目经理,都清楚的知道项目进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事实上,他们将其作为工作的一部分。

最后一条,为确保财务资金的良性运转,我们严格地要求付出与收入的正比。我们不会免费工作,并只合理交付合同范畴之内的工作成果。这一条可能看起来只是商务流程中的基本项,但在过往的经历中,我们一再要通过正式严肃的对话来与客户沟通,以便在合理的时间框架内向我们付款,并全额付款,而如此情况发生之频繁,是连我自己都为之惊讶的。过去我们必须经常与客户进行认真的讨论。无论如何,我们将坚持无条件地要求为全部的设计成果全额付款。

第3课: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数量带来质量

当我们以品牌的角度去建立与巩固 BIG 的定位的时候,我们更多专注于如何提高公司的影响力,以及讨论我们的方法。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申请了数百个比赛。随着 BIG 市场认可度的扩大,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委托项目,对于竞赛项目的依赖也越来越少。因而,若想在建筑领域中扩大知名度,竞赛还是不容忽视的。

展览和讲座也同样重要。我们每年进行七到十六场展览,申请一系列的奖项。 Bjarke本人和 BIG 的其他负责人在过去的八年中已经完成了近600场讲座。甚至于在最初,只要客户提供机票花销,无论哪里我们都会派出团队。我们原本的目标是去接触潜在的客户,却没料到,如此经历赋予我们物超所值。

该公司现已出版了16篇出版物。我们通过新闻传播部门有意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和宣传。

只要我们继续从我们真正的设计方式创造故事,我们的营销将是有机地衍生而不是设计的。一旦你在沟通中拥有原创性和完整性,这只是找到合适的工具和渠道的一个问题。

第4课:坚韧,坚韧,坚韧

在所有成员所必需的素质中, 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领导者们,坚韧才是向前进取的关键。 天赋和领导力是重要的,但是一个有韧性的团队才会创造奇迹。 Bjarke 本人即是坚韧的代名词,BIG 的第一批合伙人们身上所体现的也正是如此的品质。 无论何等要求,他们齐心协心即必将完成。

我们在2015年新加入了四位合伙人。他们都在BIG工作过相当一段时间,而他们每位都拥有同样的品质,即不完成任务不罢休。

BIG里的每一位都期待表现出色。虽然并不是每一位都能从始至终的做到最好,至少他们都有所期待。与他们及时分享现状,直截了当地与他们沟通挑战,将促使他们更加努力,更为专注,同时促进他们成长。

第5课:精=多(聚焦)

以事务所的角度,项目之多并不代表精。 三年前,我们已经在欧、北美和亚洲设有办事处,并计划每两年增加至少一处。 然而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在有限的办公地点完成世界各地的项目,同时兼顾团队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时候,我们的计划就改变了。

我们将更为关注我们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 时常安排 Bjarke 本人或者其它负责人到项目现场配合。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如若不能全时投入,我们将无法顺利经营一间办事处。较之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机场,你就会发现驻扎本部是不错的选择。

第6课:企业文化当先

作为一名员工,我关心我在哪里工作,为谁工作,以及工作环境的质量。而作为一位工作领域与人力资源密不可分的领导者,我认为企业文化是 BIG 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我们努力创造我们自己每天乐于工作的公司。这意味着我们并不谈论我们的工作有多么有趣:我们创造趣味。我们和人们对话,就像我们希望他们与我们沟通一样。我们尊敬每一个位设计师,因为他或她,就可能是下一个Bjarke Ingels。

最初我们的办公空间是开放的,这也是当时所仅能负担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工作空间不仅体现了我们设计的敏锐直觉,更体现了我们 Scandinavian 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透明度,开放性和平等。我们的合伙人直接与团队共同工作,就坐于开敞的工作空间之内。任何员工都可以随时找到他们,这对合伙人来说或许是有挑战性的,但是对于团队来说却是受益匪浅的。

降低对层级的设置有助于促进精英竞争制度。每个人都必须设计和创作,包括领导层。在我们公司,头衔或职位不代表你有权力压制其他任何设计师的想法。整个团队共同出席与客户或 Bjarke 的汇报,这使我们能够快速地发展人才。才加入BIG几年的设计师就可以了解 Bjarke 和其他设计合伙人的想法,进而领导项目设计。

我们从不畏惧冲突,因为它是达成一致的命脉。我们寻求冲突并投入其中。有时,达成一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最终值得付出。

灵活性和适应性是最终的关键。规则终究只是规则,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他们不再有所价值。没有什么不可改变,只要改变带来更好的成果。

第7课:没有稳定的成长曲线

成长 ——无论公司是何等成熟,抑或收入与员工的扩张,总还是无法预测的。 它总是越进式的。

我们的成长是由项目推动的。 首先是 8 House 项目,也是当时丹麦最大的住宅项目。 它促使我们从一家设计事务所转型会为成熟的建筑公司。2010年,VIA on West 57th Street 项目把我们带到了美国,这也是我们在欧洲以外建立的第一个办公室。 我们最近一次的飞跃来自高层建筑设计项目,包括 2 World Trade Center 项目——也是我们的第一个超高层设计。 它开启了我们的新视野:新的员工,新的项目类型,以及全新方式的工作思考。

第8课:没有绝对

每当有人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时,好像都有一个固定的开始和结局,却从来没有在 BIG 发生过。

回顾我们的历史,从来没有一往无前的发展。 我们时常不知道我们要去向哪里,直到我们到达终点。 我们拥有的是所必需的想法,然后我们倾听,收集愿景,以及协作直到达到的地。 有时,我们不断尝试,总有一个未知到达到彼岸。

在我们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也意识到没有人洞悉一切。 我们顺势而为,因为但凡尝试在出发前准备好一切,你将可能永远不会去出发这一场旅程。有些事,只有在路上才会明白。

Sheela MainiSøgaard 是 BIG - Bjarke Ingels Group 的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 在2008年加入 BIG 之前,她在食品和医疗器械领域担任过管理职务,同时她也是麦肯锡公司的顾问。

编辑:韩爽     翻译:齐欢

The Business of Design Success: How did BIG Get So... Big?

Read a previous interview with Sheela Maini Søgaard here.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Søgaard, Sheela. "BIG 商业首脑告诉你:成功运营事务所的八大必修课" [8 Lessons On Succeeding as a Firm, From the Business Mind Behind BIG] 28 4月 2017. ArchDaily. (Trans. 韩爽)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870035/cong-bigde-shang-ye-tou-nao-shuo-qi-kan-gong-si-cheng-gong-yun-ying-de-ba-da-bi-xiu-ke>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