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体量加以传统范式屋顶的尝试开始,我们从未停止探索中国传统建筑语汇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这种传承和再表达基于设计所处的环境,将其分类为“采撷”和“消融”。“采撷”是一种对传统的转译,是从“形”,“意”和“式”的方向上融入传统建筑和文化的符号,空间或精神;“消融”是一种正向的对环境的妥协,尊重原本的乡村或城市的肌理和风貌,以原本的形式和建造工艺为基础,辅以当代设计方法和技术,改善条件的同时,消隐其中。当代建筑是传统的未来,也是未来的传统,建筑师们不断用新的实践延长”经典“的生命。
采撷:传统转译
对传统建筑“形“的转译是一种很直接的传承方法。对传统进行归纳、概括和抽象化处理,解构和提取传统建筑的元素,空间形态,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结构和材料重构。而”意“更注重精神和氛围的创造,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重现。“式”并不局限于建筑,是从广泛的工艺种获取灵感,在结构上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演绎。
囍堂是⼭⾕中⼀座标志性的建筑 、供新⼈举办婚礼和公共活动的礼堂。其独特的流线造型来源于岭南传统建筑中典型的镬耳屋 。镬耳屋以中间凸起⽽两侧低下的⼭墙形式为标志。镬,是古代的⼀种铁锅, ⼭墙中央突起处如同铁锅的耳朵,由此得名。山墙在传统⺠居中用作挡⻛防火,同时也作为建筑主要承重结构存在。设计师抽象化了镬耳墙轮廓,应用在建筑东西两个立面上,中间以双曲面弧形屋面相连,打造了一个充满古典韵味和漂浮感的礼堂空间。
”意“:8 号石窟 / DnA
在这个项目中,采石被禁止后,废弃的采石区在手工开采后构成了一个随机的内部空间地形。石宕附近曾经是古代文人聚会雅集的地方。唐代诗人韩愈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相关的文化内涵也让 8 号石宕成为主要空间,建筑师在石窟内打造了高达12米的石阶,通过楼梯到达各层设置有书架和学习的平台,访客就像攀登知识的山峰一样,而后沉浸在石刻和书法的世界里。中国每一个学子都能意会的传统人文教育理想,被转译铭刻在这个空间的场景里。
基地所在的东区步行街的基本肌理是一、二层架构庭院式商业和三层坡屋顶民宿院落的叠合。设计延续了步行街区的上下叠合模式。一层选择将传统民居的双坡悬山屋顶复制连接成大空间,从连续山墙的几何要素中提取出分叉柱的结构形式,来支撑倒三角桁架梁。二层从西塘的灯笼工艺中提取了交叉互承的构造方式,以此工艺作为连接点的式样,外部的环状柱群由胶合木杆立体插接的X形斜柱构成支撑屋面,共同建构了一个木构下的无柱空间。
消融:尊重消隐
在很多乡村建设的新建和改造项目中,设计的重点更多的考虑如何延续和保存其自然环境和乡村发展的肌理,尊重当地建筑自有的建筑特色,不破坏原本的风貌。而相对于从前尝试过的仿造,设计者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这一命题,例如保留形式增加亮点,保留特色组合新的结构,用传统材料进行新的演绎等新的设计思路和当代的设计方法。
项目所在的桃源村相对闭塞,因此村落的原始格局和徽派建筑的风貌仍然保留完好。宀屋的目标是在一个占地60平方的两层废弃农舍里,建造一所兼顾日常性和礼仪性的茶楼。建筑师选择保留建筑中时间积累的印记,原封不动地保留老房子的四个立面,屋顶和墙体是彼此独立的承重体系,只对已经破损的木结构和屋顶进行重建。在二层承托屋顶的地方,木构以树冠的造型将屋顶向外悬挑,来覆盖和保护老墙。同时二层因屋顶抬高留出了缝隙,打通了内外的景观和视线交流,削弱了二层的空间围合感。旧屋换新顶,尊重地域风貌的同时,点亮了乡村生活。
锋厦地水田书店位于福建屏南厦地古村村落北侧,被一片水田环绕。建筑的前身是一座荒废已久的当地民居,在建筑师到来时仅保留着三面完整的夯土老墙和残破的院墙。建筑师基于对场地历史以及村落整体景观的尊重,将新建部分隐匿于老墙之内。在内部,两面折线形的混凝土墙成为新的结构主体,两层楼板由此向两翼悬挑展开,在角部与夯土墙衔接,给予老墙结构稳定,边缘处则与老墙脱开让光从天窗进入内部。新建筑以残破的老墙实现了巧妙的伪装,为当地居民带来新鲜的空间体验。
项目重新利用了老宅拆除的砖瓦材料,探讨三层框架建筑砖楼的改造策略,以及新建浮居、土屏、幽篁里和雨亭、瓦亭、坡亭,微改造建筑原墙,呈现八种样式的改造策略输出,乡建八式强调了对乡土改造策略的思辨。利用本地建材,高技与乡土从施工工艺上分时段结合施工的方法,有效的适配了乡土材料工艺的当代性。创造新的居住空间的同时,但在整体环境上完美融入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