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Scarlett Miao

BROWSE ALL FROM THIS AUTHOR HERE

80后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实践,探索时代的印记

著有《梦的解析》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说过,“ 在一个人的创意作品中可以找到关于他/她有关于童年时期的深刻记忆,而童年时期的经验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在他/她成年后的作品中得以重现。”

中国传统模块化木构建筑的前世今生

随着中国城市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工匠们开始面临着在短时间内快速建造出经济住房这一难题。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在近几年开始风靡。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提前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其连接方式的多样性,给建筑本身在设计和后期维修上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从元朝保留至今的历史见证者,胡同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宝贵的传统建筑之一。“胡同”二字源于蒙古语,意为“水井”,具体指代元代时期居民区内,主要街道之间的狭小街道。当时的元朝皇帝为了更好的管理土地,将城市的街道设计成网格状,这样土地的分割相对规整,交通系统也更易于管理。

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 Image 1 of 4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 Image 2 of 4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 Image 3 of 4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 Image 4 of 4重新定义老城区中的狭小空间,北京胡同改造更新策略 - 更多图片+ 18

微生活在中国:微型住宅的创新设计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在2030年,全球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将居住在城市,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居住在至少人口达到五十万的城市”。在亚洲,预计在2018年和2030年之间,人口到达50万或者以上的城市数量将会增长23个百分点。中国,以$25.27万亿的GDP,作为全亚洲最大的经济综合体,无论在经济上还是人口上,都在经历着飞速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外来打工者开始大量涌入中国的大型城市,如何找到可负担的经济型住所成了打工者们心中的当务之急。有些人决定直接搬离市区,选择忍受每日漫长的通勤,也要住在郊区相对较便宜的地段。而有些人则选择在通过创新的设计改造,将他们的住宅转变成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微住宅。

微生活在中国:微型住宅的创新设计 - 主图微生活在中国:微型住宅的创新设计 - Image 8 of 4微生活在中国:微型住宅的创新设计 - Image 13 of 4微生活在中国:微型住宅的创新设计 - Image 14 of 4微生活在中国:微型住宅的创新设计 - 更多图片+ 13

“都市绅士化”下,中国城市空间激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自90年代开始,大量的中国城市都开始面临着都市更新。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城市飞速发展,一栋栋摩天大厦在主要城市中拔地而起,以吸引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从郊区搬来都市中定居。而这样的城市改造,无形中导致了原本生活在城市中的工薪阶级被迫搬迁甚至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在城市学中被称为“城市绅士化”。

当城市和社区被逐渐商业化,都市里的空间被赋予了更高的经济价值。沿街的商铺随着房价水涨船高。而城市中曾经随处可见的公共空间渐渐被商业侵蚀,都市中的人们在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活得行色匆匆。如何激活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剩余的街道空间,让忙碌的都市人群有一个能够歇脚和玩耍的场所,成了都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研讨话题。

“BEFORE/AFTER”: 北京胡同改造的摄影纪实

2019年,OPEN建筑事务所受邀以《BEFORE/AFTER》参展深圳坪山美术馆开馆展, “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BEFORE/AFTER》主要呈现了OPEN所处的北京方家胡同,在2017年的城市风貌整治前后所发生的物质和精神的转变。

“共享居住”:中国城市化进程下的新型居住模式

我们的城市在未来十年的时间里,将会面临急速的人口膨胀。根据联合国在2019年发布的世界人口数据展望报告,预计到达2030年,全球将拥有43个“巨型城市”。而这些拥有超过1000万人口的“巨型城市”,最有可能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尽管今天的全球城镇化进程还只是刚刚过半,但是预计到本世纪中期,全球人口的70%都将面临城镇化。而90%的城市化人口增长都会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传统材料,在中国乡建中的当代转译

受制于交通物流的不便和资源的匮乏,近年来建筑师们在乡建中开始广泛利用当地的材料,这样不仅解决了运输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当地的文化。本文将通过浅析一系列此类项目,来探讨当地材料在乡建项目中的运用,以及传统材料诸如瓦片,金属,石材,竹子,柴火棒,木材,夯土和砖是如何在乡建中发挥它们的二次生命的。

从业余工作室作品中,思考传统建造技艺的当代转译

随着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近代以来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中国的城镇开始急速膨胀和扩张。随处可见的老城区拆迁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工业垃圾,更将已经碎片化的文化传统永远埋藏在了光鲜亮丽的摩天大厦下。当老城在新城建设中被逐渐吞没合并时,城市的一部分脉搏也在消失的风景中停止了。王澍和陆文宇,作为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公民,在探索过去与当代的关系中,通过在建筑中运用可回收材料给了我们一个通达古今的解答。本文将从王澍和陆文宇的三个知名项目:宁波历史博物馆(2008),中国美院象山校区(2004),和宁波当代美术馆入手(2005),浅析这对建筑搭档在设计中的人文主义手法。

科技时代下,电脑制图与手绘表达的辩证看待

一直以来,在建筑学的教学中,手绘一直被看作基本功训练的一部分。传统建筑师习惯用手绘来达到快速有效表达设计理念的目的。然而,对于在建筑院校中所存在的那一部分手绘能力欠佳,或是不习惯手绘表达的学生,又该如果阐述自己的设计呢?一些学生因为手绘欠佳而对建筑学系产生了畏难情绪,而另一些则选择了将学习重点放在电脑制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