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典型的住宅建筑很少会征求未来居民的意见。这些项目往往由房地产开发商根据预先定义的市场需求创建,很少为了居住舒适性进行优化。德国兴起的一种新型开发系统旨在改变这一现状,将居民置于新住宅开发的核心位置。Baugruppe 系统(德语意为“建筑小组”)提出了一种建造住房的替代方案,允许个人团体共同设计和建造他们的居住空间,绕过传统开发商,创造个性化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编辑精选
由居民,为居民:“共建式” Baugruppe 系统
Wiki World 共建式教育实践:“造房子,从娃娃抓起”
在建筑设计里浇入孩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会产出怎样意想不到的成果?建筑教育又能以怎样的形式"从娃娃抓起"?让小朋友参与设计和建造房屋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孩子们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虽然很多时候他们的设计可能不具备实际建造的可行性,然而正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够激发他们对建筑、艺术和空间规划的兴趣,而建筑设计也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
被选为 ArchDaily 2024 年最佳新实践之一的个个世界 WikiWorld,正引领儿童建筑教育与社区建设的新风尚。这家位于武汉的工作室专注于探索“普通人”的智慧与方法。WikiWorld 团队认为 —— 建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连接与理解自然的方式。
ArchDaily 本次对话穆威,了解穆威自身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经历见解、WikiWorld 开辟的“与家庭共创,带着小朋友造房子”的建造模式以及和这个模式相关的实践。在采访过程中,穆威和我们分享了 WikiWorld 团队在工作坊设计与组织流程上的方法,这些方法既基于他们的专业知识,也融合了年轻参与者带来的新颖视角。与此同时,穆威还探讨了关于自然与社区设计的观点如何塑造团队的工作、有效沟通的策略、以及整个团队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取得的成就。
探索阿里巴巴上海总部设计中遗传算法的影响:专访 Foster + Partners 工作室负责人 Luke Fox
SOM设计,正在为徐汇滨江带来全新的概念与视觉。
人人都爱上房,12个阶梯屋顶建筑
坡屋顶和阶梯式地形是虽然古老却仍然高度有效的分散及排走雨水的解决方案。虽然如今的大多数建筑仍然采用传统的坡屋顶或平屋顶,但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设计探索和布局变化的更大可能性。这促使了绿色屋顶、被动式隔热解决方案以及创新型屋顶设计的兴起。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楼梯式或阶梯式屋顶的出现,它们一方面能与所在场地很好地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也为项目提供了额外的功能空间。
美国如何解决办公空置率?
远程办公的趋势不知不觉已经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办公模式和办公环境,留下了许多用途未定的闲置空间。混合办公模式实施四年后,城市中心地区的办公室入住率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这表明人们对办公空间的需求正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办公楼的重塑潜力巨大且令人兴奋,从住宅到尖端研究设施,建筑师和开发商正在探索着将这些未充分利用的办公建筑改造成充满活力的新空间的多种可能性。
ArchDaily提出质疑,The Line设计总监详尽答复
2021 年初,沙特阿拉伯公布了名为“The Line”的线性城市,该城市长 170 公里,是 NEOM 项目的一部分。此后,NEOM 的规划提案不断扩展,包括计划在 2029 年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开放的滑雪胜地、八边形 (Oxagon) 的浮动港口城市以及莱亚 (Leyja) 的悬崖酒店。然而,由于其规模和前所未有的设计,“The Line” 依然是争议最大的提案之一。据官方公告称,该城市长 170 公里,宽 200 米,高 500 米,将成为世界上第 12 高的摩天大楼。在最终阶段,预计将有 900 万居民入住,与伦敦或纽约五个区的规模相近。
2023 年 10 月 23 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The Line”展览闭幕式上,ArchDaily 主编 Christele Harrouk 与 NEOM“The Line”设计执行总监 Tarek Qaddumi 进行了对话,就“The Line”项目的概念方面和技术细节提出了问题。在视频采访中,双方就可达性、交通和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深入讨论了认知城市和项目预期阶段的概念。
透过 Marc Goodwin 的镜头看中国台湾的建筑事务所
摄影师 Marc Goodwin 以其 Archmospheres 系列作品闻名,该系列作品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建筑事务所。现在,他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摄影系列,开始探索中国台湾的建筑事务所。这些被纳入摄影作品中的办公室包括知名的事务所,如田中央事务所 Fieldoffice Architects,该事务所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一。此外,还有其他办公室,如姚仁喜 | 大元建筑工场 KRIS YAO | ARTECH、自然洋行建筑事务所 Divooe Zein Architects 和 hii architects。
为了创作这个系列,Marc Goodwin 与居住在台北的意大利建筑师、出版商、教师和策展人 Alessandro Martinelli 合作。在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台湾馆策展人王忠良先生的帮助下,选取了参与者。该系列将随着为每个工作室制作的比例模型的创作而不断发展,这些模型将与照片一起在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台湾馆展出。
香港适应性再利用项目:在具有殖民历史的地区开展的城市更新
随着大城市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重要建筑、遗址和文物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城市的飞速发展也给城市建设者提出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政治历史、建筑理论和文化意义。适应性再利用不仅限于建筑和空间设计;它还涉及城市和社区,需要从不同角度反思、重新评估和重新诠释城市的历史。然而,与书籍和文字不同,建筑本身可能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也无法作为它们所讲述的故事的第一手证据。我们应该如何决定哪些建筑应该保留,哪些应该拆除?社区又在历史建筑的修复或改造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北京工作|野城建筑:建筑师、室内/展陈设计师、媒体运营/策展助理、建筑/室内/展陈/视觉设计方向实习生
野城工作室2010年创立于巴黎,2015年在北京注册成立野城建筑事务所。这是一所创新性与实验性的跨界建筑事务所,研究与实践涵盖建筑、城市、景观、室内及展陈、艺术策展、事件策划、内容生产、科技艺术融合、元宇宙开发等诸多领域。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野城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赴法考入巴黎建筑专业学院(ESA),毕业作品获ESA年度大奖。他是首位获得法兰西学院(Institut de france)“青年艺术家奖”的中国人。野城留法十余年,同时具有科学和建筑艺术等跨专业跨文化背景,是中国颇具代表性的青年跨界融合专家。野城策划了五届“重构乌托邦”建筑艺术大展、中法建交60周年“城市互联”中法当代建筑展系列展、“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场展、2019首届南京青奥艺术灯会、清明上河图3.0香港数字艺术展、巴黎实验室展览馆“情感建筑”展等国内外大型展览。他的《浑天城》《空山水》《网城市》《超轴线》《生态坛城》《虫洞城市》等大型空间艺术作品将东方哲学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并对未来城市空间和社会形态提出“东方城市山水”的诗意构想。野城更独立制作科幻短片《星际折叠》,探索用电影语言阐述他的“星际大湾区”太空城市构想。2022年野城作为 “元邦”(Meta City)元宇宙城市的总规划师,与超媒体、百度一同开发实现了这款领先国际的元宇宙APP,并开创东西方哲学与城市理论相融合的“东方未来主义”元宇宙流派。
设计理念
野城建筑事务所一贯坚持“空间本体”的设计哲学。从精神到物质,从人到世界,从现实到虚拟,一切问题都离不开空间问题。一切从空间出发,立足当下,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重时空。空间不仅是容器,更是连接器。空间将人连接,空间将空间连接,空间将人和空间连接。空间在时间的一瞬,也在时间的永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建筑到艺术,从展览到写作,从观察到批评,野城建筑事务所的工作都是在空间问题上展开的,空间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我们的外在工作是在空间的有限性中探索空间、感知空间、想象空间、构造空间、消解空间、废除空间、再生空间。我们的内在工作是在空间的无限性中不断穿越空间的“间”,无限逼近空间的“空”, 也就是空间本体。
野城建筑事务所主张“设计就是解决问题”与“空间-内容-事件”三位一体的空间策略,对项目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将这套空间哲学观和方法论融入到创新设计之中。这也是野城事务所的多样性、多方向、多疆域的跨界综合体现。
《完美日子》:对东京公共厕所的颂歌
“卫生间是一个人人平等的地方——没有贫富之分,没有老少之别;每个人都是人类的一部分。”这是新德国电影运动代表人物、电影《完美日子》(2023)导演 Wim Wenders 在被问及他最新作品中引人注目的场景时分享的反思。Wenders选择了东京的公共厕所来构建一个关于孤独、简单和日常生活之美的深刻思考。
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人平山在东京作为公共厕所清洁工的生活。他的生活简单而规律,却充满了小乐趣和反思。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与他每天清洁的公共厕所的科技感、色彩缤纷和创新设计形成鲜明对比。
《城市景观作为“生存的艺术”》:海绵城市理念倡导者俞孔坚专访
全球新闻中频繁出现令人震惊的气候灾难案例。从上个月南巴西的洪水、引起特别关注的热浪和森林火灾,以及干旱和气旋。这场悲剧导致超过五十万人无家可归,这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的,包括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形成了对环境不负责任的城市。
在这种背景下,总部位于北京的土人设计的创始人——景观建筑师俞孔坚的工作获得了国际关注和认可,其中包括获得2023年康涅利亚·汉·奥伯兰德国际景观建筑奖( Cornelia Hahn Oberlander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ize, 简称 Oberlander Prize )。他的“海绵城市”理念旨在应对和预防面临加速气候变化的城市洪水,在2013年已被采纳为中国的国家政策。这种方法优先考虑大规模的自然基础设施,如湿地、绿道和公园。
重庆工作|未见筑:项目建筑师、建筑设计师、建筑实习生
未见筑(We Live Architects)是位于重庆的一家先锋设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原创性研究型事务所,未见筑拥有国际化的顶尖设计创意团队,主创人员均毕业于国内外顶尖设计学院,包括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金史密斯大学,诺丁汉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
事务所基于人文与科技的思维方式,立足于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以空间为载体,从形式、形态和理念三个维度切入设计工作,致力于为城市创造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
事务所业务范围覆盖存量更新,公共建筑,文旅规划,商业空间等多个方面,打造了如李子坝小黄楼、江小白一亩三分地、麓湖主理人街区、嘉陵桥东村等一系列高品质建筑设计和空间改造项目。
设计理念
未见筑是一个先锋又质朴设计事务所。以想象力为起点,坚持原创,为每个项目寻找独特的灵魂;以责任心为基石,全程把控,确保项目高品质落地。我们立足于所生长的生态环境和时代背景,游走在“合理与不被允许”之间,挑战“不好但有趣”的设计条件,坚持“也许不流行但真诚”的态度,关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重关系,以空间为载体,从形式,形态和理念三个维度切入设计工作,创造与众不同的行为和体验,鼓励人们拥抱新的思想和观念。
“我们的项目就像侦探小说”: 与 Eva Prats 和 Ricardo Flores 的对话
Eva Prats 和 Ricardo Flores 在 1998 年成立了位于巴塞罗那的事务所 Flores & Prats Arquitectes,在此之前他们都曾在 Enric Miralles 的办公室工作过。他们在那里有一年的重叠时间,从 1993 年到 1994 年。在与 Miralles 共度了九年的时光后,Eva 与一位朋友赢得了 EUROPAN III 国际住宅竞赛。这次成功引出了一个真正的委托,并将其建造,为他们的独立实践奠定了基础。此后不久,他们又赢得了另一场竞赛。Ricardo 在与 Miralles 工作了五年后加入了 Eva。当时他们已经交往了三年,并决定开始一起工作。如今,他们的工作室设在一间宽敞的公寓里,原本是 Eva 的独立工作室与其他几位年轻建筑师和设计师共同租用的一间房间。尽管现在办公室占据了整个空间,但建筑师告诉我,他们通常雇佣十人,不会超过十二人,他们保留了前任“居民”的痕迹和回忆。有趣的是,Eva 和 Ricardo 在他们的建筑项目中也采取了相同的策略。
复兴建筑艺术:审视法国的“1%用于艺术”政策
纵观各种历史文明和艺术运动,从古典希腊和罗马到文艺复兴和包豪斯,艺术与建筑之间的合作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表现形式。然而,20 世纪现代主义和大规模生产的理想导致了建筑艺术的衰落和几近消失。
为此,许多欧洲国家承担起了促进艺术与建筑合作的责任。他们制定了一些计划,规定新建公共建筑、场所或空间的总成本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用于艺术。这一立法通常被称为“艺术百分比”,起源于法国,多年来一直被艺术家和建筑师用于创造新的建筑体验。
2024 ArchDaily 中国年度建筑大奖揭晓!
2024 ArchDaily 中国年度建筑大奖的评选成功落下帷幕!在决选评选的一周中,我们共收到了 8 万余次投票,感谢各地读者的付出,让我们的大奖更加公平和有意义。ArchDaily China 希望更多的中国建筑参与到全球交流的浪潮之中,向世界介绍中国建筑。我们坚守初衷,成为让大众获益的开放平台,让建筑行业变得更为具包容性也更加平等。
2024 ArchDaily 中国年度建筑大奖由 Dornbracht 赞助举办,这是一个全球领先的厨卫设计品牌,为您提供第一线产品。
2024 ArchDaily 中国年度建筑大奖,决选名单公布
随着过去两周的激烈角逐,ArchDaily 的读者们已经从超过 700 个项目中票选出年度中国建筑的前 10 名。在提名阶段,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个大奖竞选对建筑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些进入决选名单的建筑项目无疑是最能给我们的读者带去灵感,也同样反应出建筑社会的发展趋势。
今年的参赛项目类型众多,除了往届常见的从大型公共建筑到零售室内、景观构筑等类型外,还囊括了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项目和社会住房项目。在不同的项目中可以看到在地产行业与建筑行业趋向于转型的时期,不同事务所对城市与使用者需求的回应。以下是进入决赛的名单,投票阶段时间为 3 月 27 日至 4 月 3 日 23 时 59 分(北京时间)。最终的获胜者将会于 2023 年 4 月 4 日公布。点击看具体的章程及投票方式。
点击链接前往投票主页:https://boty.archdaily.cn/cn/2024
ArchDaily New Practices:20家青年建筑师的新路
建筑就是为人们生活的地方赋予形式。这一点再简单不过,也再复杂不过。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形式”、“场所”和“生活”。一想到这些词,人们就会立即明白,这些事情并不那么容易。—— Alejandro Aravena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在《ArchDaily 优秀建筑指南》的前言中用这句话反思了建筑的内在复杂性。建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随着我们的世界日益复杂,建筑也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因此,我们连续第四年开展全球调查,评估世界各地创新实践背后的工作、精神和使命。他们代表了正在重塑我们领域的多样性,在建筑的本质和模糊的边界之间工作,从工作室到活动家、初创企业和其他形式的生产、研究和思考。
来自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和中东的 20 家建筑事务所,有一半由女性领导,也有女性与男性共同领导的事务所。在他们的使命中,有一个明确的前瞻性议程,它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揭示了对我们这个世界所面临挑战的实用意识。
以下为 ArchDaily 评选出的 2024 年最佳新青年实践:
ArchDaily 2024 中国年度建筑大奖,提名开放!
今年年初,我们成功的发起举办了第 15 届 ArchDaily 年度建筑大奖,在此我们想要感谢我们的读者十年来作为我们社区的一部分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一同成长,一同为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努力,致力于创造更好的世界,我们很自豪的宣布将举办第 8 届中国年度建筑大奖,将由我们的读者选出值得此荣誉的中国项目。
作为相互连接的、公平公正的、分散各地的评委网络的一部分,您通过提名和投票,一直帮助我们在各种规模、功能和环境的建筑,以及各种类型的建筑师中选出最值得获奖者。在未来几周内,您将通过投票在 700 个中国项目中筛选出 10 个中国最佳项目。
2024 ArchDaily 中国年度建筑大奖由 Dornbracht 赞助举办,这是一个全球领先的厨卫设计品牌,为您提供第一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