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1505399498&format=webp&width=640&height=580)
SO-IL 与 Ana Prvački 合作进行名为“L’air pour air”的表演,在第二届芝加哥建筑双年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亮相。今时今日在全球许多城市中,人们的生存环境已然遭到了影响。因此演出者将自己罩在滤网之中,通过表演,探究这一环境议题。“L’air pour air”的创作人形容这次的表演“既是装置艺术,也是音乐表演。”创作灵感来自大自然中的茂密生长的植物,引发有关‘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联’的思考。
SO-IL 与 Ana Prvački 合作进行名为“L’air pour air”的表演,在第二届芝加哥建筑双年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亮相。今时今日在全球许多城市中,人们的生存环境已然遭到了影响。因此演出者将自己罩在滤网之中,通过表演,探究这一环境议题。“L’air pour air”的创作人形容这次的表演“既是装置艺术,也是音乐表演。”创作灵感来自大自然中的茂密生长的植物,引发有关‘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联’的思考。
建筑师 Diébedo Francis Kéré 被授予2017克劳斯亲王奖,表彰其建筑的美观,可持续的文化价值和重要性。
Kéré“设计和建造美丽的建筑,满足人们的需要”;尊敬人类在文化传统和技术方面的自豪感 …创造性地将来自两个不同知识体系的相关因素结合起来,寻求全球相关性的实用解决方案,并在非洲和欧洲之间建立思想交流 …并且他具有道德责任感,创造鼓舞人心,改善生活条件和提升社区品质的建筑...”
“在欧洲建筑中你可以读到一定的传统、历史和延续性”——Spela Videcnik, OFIS 建筑事务所
欧洲作为无数历史背景交织而成的大陆,它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整个建筑世界,而这一点是其他大陆无法比拟的。这片大陆最近成为由密斯·凡德·罗基金会(the Fundació Mies van der Rohe)出品的影片主题,影片和欧盟现代建筑奖有关,片中采访了来自于16个欧洲城市的大奖提名建筑师们,并且向他们提问:在他们视野里,是什么将他们集合在一起?是什么让他们与众不同?
作为一名先前居住在欧洲两年的美国公民,我被影片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所困扰:“在建筑中有‘欧洲风’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什么是这个‘风格’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与Archdaily的英国主编 Rory Stott 坐下来从各个角度进行讨论。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生于1951年7月28日)是当今建筑界最有声望,也最有争议的建筑师之一,以敢于冒险的新未来雕塑建筑和全世界超过50座的桥而著称。受到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双重训练, 卡拉特拉瓦在其建筑生涯中,因其似乎违反物理定律,静止却透露出动感的作品而为人赞誉。
2011年对公众开放的索玛亚博物馆,是墨西哥城天际线上特别引人注目的文化标志之一。由FR-EE建筑事务所(Fernando Romero Enterprise)设计,该博物馆收藏了近七万件跨越十五至二十世纪中期的私人艺术作品,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奥古斯特·罗丹雕塑私人收藏作品。在这一系列摄影中,摄影师Laurian Ghinitoiu将他的镜头对准了一个包裹在16,000个六边形镜面钢板的扭转菱形外表皮之上。
1947年8月15日,在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前夕,一道殖民政府的指令改变了这片次大陆接下来60多年的命运。为了将小部分穆斯林人群从占大多数印度教人群中保护下来,即将离开的殖民政府领导人将印度西北部和东部部分领土划作穆斯林区。分布在各地的穆斯林信徒有近1亿的人口,他们被要求在73日之内迁移到被划分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共和国。被西里尔·拉德克利夫爵士(Sir Cyril Radcliffe)(一位在殖民政府中的英国人,因为无视印度本土历史与文化,并以此作为他办事不偏不倚的保障而出名)在当时在地图上画下现今这几个国家的边界线,班贾布区(Punjab)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线一分为二,而后者保有了区域首府拉合尔(Lahore)的统治权。因此,班贾布需要设立一个新首府:一个既可以满足区域内物流输送要求,也可以成为一个可以向世界宣布现代、繁荣、独立的新印度时期到来了的城市。[1]
外滩金融中心位于上海的中心地段,其中这座多功能艺术及文化综合体是此开发项目的一部分,由伦敦的赫斯维克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 与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联合设计。该建筑物坐落旧城区和新金融区交界。新的空间融合了展览厅和动厅,还有一个表演场所。据建筑师所说:“受中国传统剧院所启发,为表演场所设计了开放式台阶。”而这座建筑最大的视觉亮点是以机械移动的“纱帘”,摄影师 Laurian Ghinitoiu 细心地捕捉了这些建筑特色。
博物馆位于东京墨田区, 艺术家‘墨田北斋’(葛饰北斋)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这座博物馆由2010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共同获得)设计,于2016年11月完工,是日本艺术的殿堂, 收藏有例如神奈川巨浪(The Great Wave off Kanagawa )和 红富士(Red Fuji. Sejima)等作品。该项目在展现北斋作品的同时,也被作为文化标志设计。以下的一系列摄影作品,摄影师 Laurian Ghinitoiu 将他的镜头对准了这个新的文化里程碑。
透过罗马尼亚摄影师 Laurian Ghinitoiu 的镜头一览由 Estudio Barozzi Veiga 设计的 Szczecin 交响乐演奏厅的风采,这座建筑曾获得2015年欧盟建筑大奖——密斯凡德罗奖。
随着2017米兰家具博览会(Salone del Mobile)的落幕,摄影师 Laurian Ghinitoiu 分享了一组米兰设计周的照片集 。从住宅原型到沉浸式“数字装置”,这个一年一度的设计盛宴——经常被冠以世界四大设计节的头衔——今年也吸引了大范围的从业者与设计公司。在米兰,不寻常的合作反成了设计周每天的秩序。
世界各地的城市正面临着一种以合理的环保的方式利用资源的房子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纽约的 SO-IL 公司与汽车制造商 MINI 合作,创造了MINI LIVING——Breathe,一个“以节能为前提思想,在紧凑区域内共享城市生活”。
目前在米兰 Salone del Mobile 2017展出了这一住宅的原型,由半透明的织物膜和模块化金属框架构成,这个构筑物在未被使用过的50平方米城市场地拔地而起。灵活的安排六个房间和一个屋顶花园,秉承了 MINI LIVING “创造性利用空间”和“最小占地面积”原则。
摄影师Laurian Ghinitoiu日前走访了Herzog&de Meuron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德国汉堡Elbphilharmonie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获得了ArchDaily年度建筑奖。这个文化中心和音乐厅有着令人惊艳轮廓,它在地面上的部分与其这里老式的砖建筑是相同的,经常被作为一个孤立的对象来拍照。在这张照片中,项目周围的港口通常是作为前景,而不寻常的景观为其标志性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Laurian Ghinitoiu这个独家的图片故事最初发表于LOBBY的第五期。本月晚些时候,伦敦杂志的最新一期与Bartlett 建筑学院合作,检视了信仰的主题为“狂热的驱动,危险的教义,美丽脆弱而持久的建设,毫无悔意的借口,绝望的渴求关注,和对建筑的责任及时的考虑。”
198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宣布了第一个德国获奖者。在伦敦金匠大厅的仪式演讲中,Gloucester 公爵说道奖项“或许不能保证道德”,推断建筑界最负盛名的奖项都会与紧凑、集中和持久的执行竞争,正如 Gottfried Böhm —“建筑师的儿子,孙子,丈夫,父亲。”
在著名摄影师Laurian Ghinitiou的最新摄影作品中,他把镜头对准了由JDS建筑事务所 设计的斯特凡·埃赛勒大楼。这是一座近期竣工的建筑,当时他们是在法国的里尔赢得了这座综合性大楼的设计大赛。该建筑包含一个可容纳70个床位的托儿所,一个拥有200张床位的青年宿舍,和一个社会经济创新办公室。
这个外表看起来既夸张又有趣味性建筑,在设计上响应了从出生,到青春年代以及最后到成年的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该建筑将其入口处抬高,创建一处公共空间,并让其成为整个城市的一处社区休闲空间,而在内部,那些嵌入式和具有软边装饰的家具形成了一个精雕细琢的空间场所,为学习和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丹麦建筑师Barke Ingels(生于1974年10月2日)通常作为当代最具灵感创意的建筑师之一,被大众所熟知。当众多建筑师才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的时候,Ingels已经赢得了多项竞赛并取得了一系列好评,在这个行业里能有这样的新人是件很罕见的事情。他的作品体现了一种非比寻常里的乐观,有趣,娱乐性,实用性和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