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Daily
-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最新资讯
Courtesy of Studio Libeskind在一场国际竞赛之后,波兰裔美国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领导的事务所 Studio Libeskind 与 La Compagnie de Phalsbourg 合作,被选中设计 Léon Blum 区的地标性建筑,该区域紧邻未来大巴黎快线 15 号线车站。此次竞赛共有八支团队参与,包括 Snøhetta、Valode et Pistre、Stefano Boeri、藤本壮介和 Jean-Paul Viguier。最终获胜的方案是一座超过 20,000 平方米的混合用途建筑,其中包含绿色植物墙,并采用生物基材料。该项目是伊西莱穆利诺这一巴黎外缘地区整体城市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目前该区域正经历重大转型。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8202/studio-libeskind-ying-de-ba-li-yi-xi-lai-mu-li-nuo-che-zhan-qu-yu-gai-zao-jing-sai-jiang-da-zao-zuo-hun-he-yong-tu-jian-zhuAntonia Piñeiro
大运河无锡北塘大街段 / 上海大观+泽柏景观 © Jin Xiaohui为了提升城市中心的自然体验并吸引新的自然体验,一些城市空间的设计与规划、复兴工作与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持与当地景观相契合的自然联系的策略相一致。通过污水处理和雨水排放的技术解决方案、提高可达性、融入休闲活动、引入本土植被等更多措施,众多公园、广场和花园被融入到城乡结构中。这些努力旨在过滤污染、净化空气、解决社会问题,并促进能够加强自然、生物多样性和社会之间联系的体验。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8114/2024nian-gong-gong-kong-jian-chuang-xin-hua-yuan-yan-chang-yu-jing-guan-gong-yuanAgustina Iñiguez
Rocafort Garden Square / 08014 arquitectura © Pol Viladoms将城市空间再自然化的进程是一项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持续至今的全球性努力,它不断塑造着世界各地的城市。从将高速公路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公园,到恢复水道,再到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规划,这些项目反映了人们对可持续性、宜居性和恢复力的共同承诺。1978年,波特兰市创建的汤姆·麦考尔滨水公园(Tom McCall Waterfront Park)通过将高速公路替换为绿地,树立了先驱典范。几十年后,波士顿市紧随其后,创建了罗斯·肯尼迪绿道(Rose Kennedy Greenway),将高架的中央干道(Central Artery)下方的土地改造成绿地。




+ 3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8030/cong-gang-jin-hun-ning-tu-dao-lu-se-jing-guan-yi-zi-ran-she-ji-ji-huo-cheng-shi-huo-liMoises Carrasco
© Heatherwick StudioHeatherwick Studio 将把将路易斯维尔市中心历史悠久的高架河畔空间——贝尔维德勒,改造成美国一个焕然一新的公共公园。该项目旨在为这片场地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其与俄亥俄河的联系,并为居民和游客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795/heatherwick-studio-zhong-su-mei-guo-lu-yi-si-wei-er-de-bei-er-wei-de-leNour Fakharany
奥地利,维也纳 © trabantos via Shutterstock长久以来,追寻理想城市一直是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热议的话题。除了美学特色和文化遗产,每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或许是这一追寻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志。今年,The Economist 的姊妹公司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发布了 2024 年全球宜居指数,突出了在这场持续探索中表现卓越的城市。维也纳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哥本哈根、苏黎世和日内瓦等欧洲城市也名列前茅,这得益于它们较小的人口规模,有助于降低犯罪率和减少拥堵。与 2023 年的排名相比,北美和澳大利亚城市因持续的住房危机而排名下滑。
该评估对全球 173 个城市进行了排名。每个城市的得分基于 30 个定性和定量因素,这些因素分为五大类: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与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得分依据外部数据点、内部分析师和城市内贡献者的意见综合得出。在各类别中,稳定性类别的得分下降幅度最大,因为抗议活动和武装冲突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在排名垫底的城市中,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继续被评为调查中宜居性最差的城市,其次是利比亚的黎波里,这反映了这些地区的严重不稳定性。




+ 8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8070/2024-quan-qiu-yi-ju-cheng-shi-ming-dan-chu-luMaria-Cristina Florian
Ricardo Scofidio © Diller Scofidio + Renfro全球知名建筑公司 Diller Scofidio + Renfro(DS+R)宣布,DS+R 联合创始人 Ricardo Scofidio 于 2025 年 3 月 6 日在亲友的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 89 岁。1979 年,Scofidio 与 Diller 共同创立了 DS+R。1999 年,他们成为首批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备受瞩目的“天才”奖的建筑师。Scofidio 的建筑实践始终关注建筑可能是什么,这一理念牢牢植根于他为城市更新项目所做的设计中。




+ 2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787/ds-plus-rshi-qu-liao-s-gao-bie-ricardo-scofidioMaria-Cristina Florian
© Arch-Exist2025 年建筑界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刘家琨,来自中国成都。他将乌托邦与日常生活、历史与现代、集体主义与个体价值等看似对立的事物编织在一起,设计出了支持和彰显普通市民生活方式的建筑。1978 年至 1982 年他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更名为重庆大学),毕业后成为转型时期第一批肩负重建国家重任的高校毕业生。他于 1999 年成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至今仍在家乡生活和工作,通过自己的作品惠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他是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第 54 位获奖者,颁奖典礼将于今年春天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举行。
刘家琨的作品摆脱了各种美学或风格上的束缚,对新世界进行了想象和建构。他所首倡的是一项策略而非某种风格,从不依赖于重复的的方法,而是基于每个项目的具体特征和需求,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估。在人口稠密、开阔空间稀缺的城市里创造公共区域,在密度和空间开放性之间建立了积极关联。




+ 42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589/2025-nian-pu-li-zi-ke-jiang-de-zhu-liu-jia-kun-de-zuo-pin-jiHana Abdel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4017/lu-you-xiao-ying-zhong-su-cheng-shi-jing-guan-yu-ji-chu-she-shiOlivia Poston
© EAST Architecture Studio2025 年注定将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里程碑,预示着创造力与探索精神的蓬勃复兴。随着社会面临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和技术革新等挑战,建筑既是这些动态变化的镜像,也是指向可持续与包容未来的指南针。今年的建筑活动日程丰富多彩,为庆祝建筑学科的变革力量提供了诸多机会——从突破界限的节日到探索紧迫的文化与环境叙事、引人深思的展览。
从久负盛名的双年展到首次举办的盛会,包括 2025 年世界建筑节、Desert X Al Ula 艺术节和缔约方气候大会(COP Climate Conference)在内,2025 年的日程强调了可持续性、遗产保护和社区等主题。这些活动凸显了建筑在塑造更美好未来方面的独特能力,即在应对全球挑战的同时,尊重文化多样性和设计创意。




+ 14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165/jie-xiao-2025-nian-15-da-zui-ju-ying-xiang-li-de-jian-zhu-shi-jianDiogo Borges Ferreira
ARCHMA Studio 设计的 The Aebayah Roundabout项目. 图片 Mujassam Wattan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建筑、公共空间和艺术交织在一起,塑造着人们的体验。雕塑和地标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创造了文化联系,增强了功能性和美感。它们定义了城市的身份,同时促进了社区互动和公民自豪感。
在沙特阿拉伯的胡拜尔,公共艺术在重塑城市景观方面发挥了变革性作用,如 Alarda、Alkhobar Memory、Aebayah 环岛和 Albairaq 环岛等项目。这些项目中的许多都是在 Mujassam Wattan 竞赛(MW 奖)的推动下完成的,它们凸显了将艺术融入城市设计的深远影响。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5095/diao-su-he-di-biao-zai-cheng-shi-kong-jian-zhong-de-bian-ge-li-liang-yi-sha-te-a-la-bo-hu-bai-er-wei-liRene Submissions
宫下公园 / 竹中工务店 + 日建设计. 图片 © Nacasa & Partners Inc随着城市中心土地价值的不断攀升,公共空间从地面转移到屋顶或建筑之间的高架平台等位置的趋势日益显著。从开发角度来看,随着城市环境的扩展,最大化建筑面积已变得至关重要。地面空间因其战略性位置备受青睐,特别是在零售用途方面,它能够吸引大量人流和潜在消费者,从而推动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这种趋势使开发商更加倾向于将地面空间用于高收益的商业用途,而公共空间则被安置在较高的标高,为城市空间的多层次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这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考量,常常决定了城市中心建筑活动的方向,却与现代主义时期倡导的设计原则形成了矛盾。例如,现代主义提出的“释放地面”(Freeing the Ground)理念,旨在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户外空间。诸如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e)和马赛公寓(Unité d'Habitation) 等项目便是这一理念的实践典范。现代主义设计设想了一个建筑悬浮于地面的未来,从而为使用者恢复开放、可达的地面公共空间。然而,由于城市土地价值及收益优先的原因,许多当代项目则选择在建筑结构内部模拟公共地面的功能,将公共空间置于高架平台或屋顶层,试图在有限的开发条件下实现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与可达性。这种方式虽然适应了当代经济需求,却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现代主义对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广泛可达性的初衷。




+ 10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3977/cheng-shi-xiang-shang-tan-tao-gao-jia-gong-gong-kong-jian-de-she-hui-ying-xiangJonathan Yeung
Rocafort 花园广场 / 08014 arquitectura. 图片 © Pol Viladoms什么是城市再自然化?如何在城市环境中重新融入自然?面对人们接触自然的机会日益减少,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威胁(如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资源匮乏和气候变化等),在城市中发展“再自然化”的空间被视为一种能够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有效工具。这些空间不仅为公共利益创造了交流、休憩和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在城市发展与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效益之间寻求平衡。在众多致力于这一理念的建筑事务所中,位于巴塞罗那的 08014 arquitectura 是其中的代表。他们通过 Rocafort 花园广场 和 Comte D'Ègara 林荫道等项目,专注于复兴某些城市区域,特别关注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 50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3916/zou-xiang-cheng-shi-kong-jian-de-zai-zi-ran-hua-08014-arquitectura-xiang-mu-ru-he-zhong-su-ba-sai-luo-na-de-jie-daoAgustina Iñiguez
Gak Chuncheon / Kengo Kuma + DMP © Naver随着人工智能热潮持续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2025 年似乎又将是技术进步征途中的关键一年。尽管有人担忧技术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但建筑师们已将注意力转向数字未来的基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设计挑战着设计师们,要求他们在技术功能与建筑卓越性原则之间找到平衡。随着对云计算、物联网生态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的依赖日益加深,数据中心架构愈发受到重视。随着数据消耗量的激增,数据中心的使用率也与之相匹配。这些建筑曾一度被安置在不起眼的工业区,如今却已成为城市和郊区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一些社区居民对数据中心入驻本地感到不满,但另一些人却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标志。




+ 4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4349/shu-ju-zhong-xin-she-ji-de-yan-bian-mo-kuai-hua-jian-zao-ke-chi-xu-jian-zhu-yu-rong-he-xing-shiAnkitha Gattupalli
Roofscapes / 气候学院. 图片 © Lionel Leduc随着欧洲城市经历前所未有的高温,人们逐渐意识到现有基础设施难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Roofscapes 这一初创公司应运而生。该公司成立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专注于通过创新方案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他们的策略重点在于对屋顶等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进行战略性改造,通过应对极端高温的直接挑战,展示了建筑创新如何为城市气候适应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凭借其在解决城市问题(包括住房可负担性、生物多样性缺失、城市温度升高及空间再利用)方面的开创性实践,Roofscapes 被评为 ArchDaily 2024 年度最佳新锐实践之一。




+ 6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4194/roofscapes-ba-li-shi-dian-xiang-mu-ru-he-cheng-wei-ou-zhou-qi-hou-gua-ying-xing-jian-zhu-de-xian-quAnkitha Gattupalli
"Beach Improvement and Redevelopment of the Harbour Edge" in Porto do Son, Spain / CREUSeCARRASCO and RVR Arquitectos © The European Prize for Public Urban Space2024年第12届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已揭晓获奖名单:在综合类奖项中,由 topoScape 和 Archigrest 工作室设计的波兰“华沙起义纪念碑公园”凭借其致敬场地历史意义的设计获得认可;而在海滨类奖项中,由 CREUSeCARRASCO 和 RVR Arquitectos 设计的西班牙索恩港“海滩改造与海港边缘再开发项目”因其巧妙融合自然与人为元素而获奖。这两个项目是从10个入围者中评选出来,它们因对当地记忆的敏锐回应以及对与城市生活相互作用的多种元素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而受到赞赏。




+ 12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3258/ou-zhou-cheng-shi-gong-gong-kong-jian-jiang-xuan-bu-2024-nian-huo-jiang-zhe-wei-hua-sha-gong-yuan-yu-bo-er-tu-suo-en-gang-hai-tanMaria-Cristina Florian
新加坡樟宜机场 / 萨夫迪建筑师事务所 © Freedomz via Shutterstock航空旅行为旅行体验开辟了多种途径。近年来,这些过渡空间本身已成为目的地,如香港国际机场和仁川国际机场,每年吸引着超过6000万名的游客。机场通常是城市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和离开城市前的最后印象的场所,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正认识到它们在讲述一个地方品牌故事方面的作用。作为旅行的中心,这些机场旨在将功能与文化参与融为一体,让乘客在离开航站楼之前就能体验到当地的特色。




+ 6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3510/ji-chang-zuo-wei-mu-de-di-da-zao-dong-ya-yu-dong-nan-ya-cheng-shi-de-pin-pai-xing-xiangAnkitha Gattupalli
Red Brick Public Toilet on Liuba Old Street. Image © Yuanrong Zhang历史上,公共卫生间和更衣设施的设计往往迎合了一种泛化的用户需求观念,经常过分简化了性别特定需求的复杂性,且未能满足女性的独特需求。这些需求不仅限于生理差异(如需要更多的隔间隐私、身高和体态差异等),还包括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卫生间使用方式和期望的文化因素。
例如,现代女性服装往往缺乏足够的口袋空间,导致即使携带手机、钱包等简单必需品也需要手提包。尽管最近的建筑设计已尝试解决这些差异,但生物性、文化和性别认同因素的复杂层次构成了一个多方面的挑战,难以用一刀切的方式解决。




+ 23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3657/cheng-shi-ji-chu-she-shi-de-kong-jian-gong-ping-xing-man-zu-nu-xing-xu-qiu-de-gong-gong-wei-sheng-jianJonathan Yeung
Ap Lei Chau MSB Urban Fabric © Jonathan Yeung在《疯狂的纽约》一书中,雷姆·库哈斯生动地讨论了市中心体育俱乐部,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展示了一个不起眼的建筑外观如何掩盖内部充满活力的多样化、自成体系的功能组合。在这座摩天大楼的统一外立面内,一个私人运动俱乐部提供了多种设施——拳击馆与生蚝酒吧相邻,游泳池下方则有室内高尔夫球场——这些设施虽然相互隔离,却极为便利。市中心体育俱乐部体现了当时纽约摩天大楼的活力,通过为特定人群提供选择性、内向聚焦的休闲和特权世界,展示了资本主义的刺激。这种“功能机器”独立于外部城市,作为一个孤立生态系统运作。然而,人们不禁要问:是否可以设计一个类似的公共空间模型,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生机勃勃的社区和邻里体验?这将激活建筑内部,而不仅仅是服务于特定的精英,并影响和改变周围的城市结构和形态。在香港有着与库哈斯书中的体育俱乐部类似的公共空间——这些公共资金建设的空间通过将多种功能整合到一个庞大的建筑体内,服务于社区。




+ 15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3015/fu-wu-da-zhong-de-cheng-shi-sheng-huo-yin-qing-xiang-gang-de-shi-zheng-fu-wu-jian-zhuJonathan Yeung